學會用寬容去溝通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學生和老師看似一對矛盾體,其實并不是這樣,師生間需要心靈的溝通,教育需要情意,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寬容是一種博大的心懷,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能使人生躍上新的臺階。
寬容是一種關愛,是一種信任。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尊嚴,寬容能夠激勵學生自省、自律、自強。寬容是對學生獨立人格和創新能力的尊重,是教師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強大的內驅力,使學生實現更快更高的發展。
作為青年教師,和十六、七歲的大孩子溝通比較容易。有人認為,老師能抓住學生的缺點,這才是了解學生。我既指出學生的缺點,又緊抓優點不放,讓學生看重優點而去發揚,促使他向好的方向發展。實施寬容教育時,我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尊重、信任和理解學生是前提,也是培育創新人才的前提。隨著社會變革的加劇,中學生在觀念形態、思維方式、行為特點等方面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其中較為突出的表現就是更加渴望得到“權威”的理解和尊重。因此,教師只有熱愛和尊重學生,形成師生雙方心靈上的共鳴,才能使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成長,自由地伸展個性,從而達到我們預期的教育效果。根據學生的素質差異,尊重學生個性,信任學生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鼓起希望的風帆。我們班的一名同學因為星期天去保定看媽媽,晚上沒回來,星期一早晨為了上學,四五點就起床往回趕,結果還是晚了一點,遲到了。他跟我說明原因,確實努力爭取時間返校。我相信他所說的是實話,表示理解他著急的心情說 :“你自己吸取教訓,我就不懲罰你了,下不為例。”他很意外,第二天,他早晨七點就來到學校。我相信每位學生都不想犯錯誤,犯了錯誤都想去彌補,有這份心就要鼓勵。
其次,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寬容教育的內核,也是創新教育發展的情感保障。在傳統教育理念中,教師高高在上,無視學生的個性和自尊,在嚴苛的訓誡下,學生出現兩個極端,有的被“打磨”成沒有棱角的鵝卵石,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個性;有的學生則處處有棱角,像個刺猬,隨時反抗,老師說什么,也聽不進去,和老師產生抵觸情緒,做工作很困難。而現代先進的教育理念更強調平等與互惠,教師應盡可能地以朋友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學生的每一個想法,盡可能讓學生的思想迸射出靈感的火花,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在教育學生時,我時刻注意糾正自己的位置,用學生的想法和角度去考慮問題,盡量做到我理解學生,也讓學生理解我,使學生自己認識到不足,改正、改進。
再次,倡導個性差異是實施寬容教育最直接的手段,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長期以來,傳統教育只強調發展學生的求同思維,而忽視學生求異思維的訓練。教師把學生置于一個共同的標準之下,用自己認同的一種價值觀來要求、評判學生,結果學生的個性被抹殺,還容易使學生口服心不服,不但沒有起到教育作用,還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很多學生在我的寬容教育下減少了犯錯次數,而且開始慢慢變好,大家的心也漸漸和我靠攏,師生間的距離越來越小。
寬容,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體現,是教師素養的體現,是教育學生的一種策略和方法,有利于師生關系和諧發展,有利于學生個性健康自然發展,但寬容絕不是對學生姑息遷就或放低要求,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嚴格。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寬容、尊重、激勵每一位學生。
寬容使學生和老師減少矛盾,使學生和老師縮短距離,使學生和老師有了心靈的溝通。我喜歡寬容,它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用心良苦,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深切期望,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只要寬與嚴運用得當,我想學生是愿意接受老師嚴格管理的。學生期待新型的師生關系,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ㄗ髡邌挝唬菏仪f市學前教育中等專業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7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