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莫讓“催化劑”變成“腐蝕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學校體育教學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發行階段。體育教學已經從單純的生物觀逐漸向注重對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質,智力和能力,態度和完善人格等培養的全面教育觀轉化。
  體育教育 競賽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1-0137-01
  1.案例背景:
  比賽是良好的“催化劑”。孩子們大多天生爭強好勝,他們渴望勝利的心情無時不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比賽”形式進行組織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誘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智能與非智能因素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進入到一種比較好的學習狀態。
  體育課一般安排兩個教材內容,課的教材搭配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技術的學習和掌握。現在,很多教師在教材的搭配上講求連續性,以一個教材貫穿于整節體育課,并再此基礎上衍生出一些競賽。這樣設計的初衷是鞏固教學重點,減少場地的大幅度調動和器材使用,提高教學效果。事實上很多教師在注意教材搭配“連續性”的同時,卻忽視了技能教學的實質,一些競賽活動的安排,非但沒有起到“催化劑”的效果,甚至使教學目標的達成功虧一簣,變成了一劑“腐蝕劑”。
  案例描述:
  案例一:一年級的立定跳遠教學。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雙腳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躍起,上下肢協調配合。教學流程如下:
 ?。?)跳躍:立定跳遠。一是教師講解示范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并出示口訣;二是組織學生按“1—2—跳”的口令進行練習;三是組織學生自主練習,老師及時評價;四是組織學生按“預備—跳”的口令練習;五是組織體育骨干示范表演,師生共同評價;六是組織學生針對自己的不足作改進性練習;七是學生集中,教師點評;
 ?。?)游戲:立定跳遠接力。一是教師講解立定跳遠接力比賽的方法;二是組織學生熟悉立定跳遠接力比賽;三是組織學生進行立定跳遠接力比賽。
  案例二:三年級的前滾翻教學。
 ?。?)技巧:前滾翻。一是教師提出問題:正方體和球體滾動區別? 怎樣從胯下看到天上的小鳥和藍藍的天空? 學生觀察談自己的想法,結合上課開始提出的問題導入新課《前滾翻》;二是教師出示掛圖帶領學生認識前滾翻,講解動作要領并指導學生示范“一蹲二撐三低頭團身滾動”;三是兩人一組互相保護,邊練習邊念兒歌;四是學生演示比誰做的最好;五是組織學生自己練習。六是教師巡視,針對學生出現的情況進行指導,實行分層教學,七是各組匯報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2)游戲:前滾翻接力。一是教師講解前滾翻接力游戲的方法;二是組織學生嘗試性練習;三是將學生分成四組進行前滾翻接力游戲的競賽。
  上述兩個教學案例,在新課的教學階段,教師對技術動作從整體、分解動作、運用示范講解等多種教學方法,抽絲剝繭,教的很細膩,學生學的很認真,大多數同學的動作已經像模像樣了,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但是,接下來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原先的設想可能是想利用該內容對剛才所學的技能動作進行鞏固,但是,沒有想到一些不規范的動作都卷土重來,對正確動作的形成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形成了很大的沖擊。
  課堂上利用一些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是一劑“催化劑”,但是上述案例反映出“催化劑”沒有發揮相應作用,反倒變成了“腐蝕劑”。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發現很多諸如此類的現象:在投擲教學中的教學重點為出手角度,學生剛剛有一點心得,教師安排了一個擲遠的考核,大家為了純遠度,一些不規范動作又重新出現了;在蹲踞式跳遠教學中,重點解決騰空步問題,學生的大腿剛剛頂起來,教師安排了個小比賽,結果為了成績,把騰空步又給丟了……
  2.案例反思:
 ?。?)從學生的心理感受進行反思。小學生爭強好勝之心人人有之。他們在學習動作的時候,對照教師示范,力求做到最好;他們在進行比賽的時候,也力求比別人跑的更快、跳的更高、投的更遠。但是,作為一名小學生,他們的很多動作還不夠規范,他們也沒有意識到正確的動作對提高運動成績的影響。所以,他們在比賽中為了追求比賽的勝利,往往采用他們認為自己當前最“好”的動作,雖然可能在比賽中取得了勝利,但是,對他以后正確動作的形成卻留下了隱患,對他今后真正提高運動成績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從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行反思。杜威說:“教學是買賣,只有有人買了,買賣才成功?!痹隗w育教學中,教師真正的賣點是技術技能。上述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教師拼命吆喝的“賣”,而學生慷慨解囊的“買”,但是學生真正“買到”應該“買”的東西了嗎?教學的實效真正達成教學目標了嗎?
 ?。?)從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進行反思:體育教學中技能動作的形成一般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一是認知定向階段(泛化階段):初步掌握、體驗技術動作,動作學習以分解模仿、徒手學習為主;二是聯系形成階段(分化階段):深入理解肌肉活動感覺,不斷改進技術動作,動作規范,基本上建立動作定型;三是自動化熟練階段(自動化階段):形成牢固動力定型做動作熟練、省力、自如。
  而小學生才剛剛接觸到運動項目的技能學習,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還處在發散狀態,動作學習還處于泛化階段,這時候安排諸如立定跳遠、前滾翻接力的游戲是不合適的,它使剛剛建立的技術動作受到沖擊,造成動作的變形。同時也會造成立定跳遠從小學一直教到初中還有很多不規范動作,蹲踞式跳躍從小學教到大學起跳腿都沒有蹬直過等等諸如此類的現象。
  綜上所述,對于技能要求比較高的項目在動作學習的初級階段安排游戲競賽容易造成動作的變形,是不合理的。比賽法是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只有合理運用,才能夠使比賽真正成為教學的“催化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1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