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當立足素質教育的思想,積極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構建現代化的美術教學課堂。
小學美術 審美能力 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G 62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5-0116-01
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重要課程,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小學階段是學生美術學習的啟蒙階段,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應當立足美術課程美育教育的基本功能,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然而,在實際的美術教育中,由于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導致很多小學美術課程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美術教育處于被邊緣化的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術教育的改革,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培養。本文立足小學美術教學,探索現代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1.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
(1)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新課程改革強調:現代教育應當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然而,如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呢?應試化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是不行的,唯有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方能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目標。立足素質教育的觀點: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的人,方是素質教育對現代人才的基本要求。而“美”作為現代人才綜合素質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小學美術課程作為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的重要課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同時還能造就學生一雙發現美、欣賞美的眼睛,讓學生有較高的藝術修養,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2)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活之美,無處不在,很多時候我們所缺乏的就是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小學生天生好動、好奇心強,而美術課程則是塑造學生性格,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發現美、觀察美的重要課程。如果學生在美術的學習中懂得如何發現美、創造美,這種成就感和自豪感,能夠很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最終取得好的美術教育效果。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美術課程中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能夠讓學生在欣賞美的過程中有足夠的動力和積極性去探索生活之美,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和創造興趣,夯實學生美術學習的基礎。
(3)促進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
現代教育不再是應試教育,而是要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因此,基于素質教育的思想,現代小學美術教師應當重視美術課程,強化美術課程審美的建構與創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試教育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美術課程依然處于被邊緣化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師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能夠轉變教師的美術教育理念,促使教師重視美術教育;另一方面,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了美術課程的美育教育功能,有利于改變應試化的美術教育形式,實現促進小學美術教學改革的目標。
2.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對策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師應當立足新課改的三維教育目標,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懂得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營造美術教育情境,培養審美意識
在美術教育中,審美能力又叫藝術鑒賞能力,是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悟、體會以及評價能力,同時也是學生創造美的必備技能。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營造美術教育的情境,讓學生在美育的情境下形成審美意識,懂得用美的視角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為促使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筆者在執教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會結合教學的內容,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依托,立足一些優雅的、古典的音樂創設教學情境,讓“音”之美與美術之美有機融合起來,促使整個教學課堂充滿著藝術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提升學生審美能力。例如,在教學“學畫山水畫”的相關內容時,筆者通過一些古典的音樂如鋼琴曲、琵琶曲等作為背景音樂進行通感教學,在音樂的感染下,學生對作品的感悟能力將會得到有效提升,同時,既定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快速地進入角色,緊隨教師的步伐欣賞美和創造美,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立足生活之美,增加審美體驗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生活之美,無處不在。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應當立足生活之美,增加學生的審美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如何增加學生的審美體驗呢?筆者認為:教師的美術教育,應當適時開展校外寫生,改變學生長期被禁錮于教師的學習現狀,方能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和創造美。例如,現在正值春天,學校里、山坡上,繁花似錦,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行寫生,讓學生在陽光明媚的早晨或者夕陽西下的午后,感受春天之美,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美的意境中增加審美體驗,促使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以美術鑒賞為基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小學生如同一張白紙,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時地點撥、培養和雕琢,方能成器。因此,要想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美術鑒賞課的開展,借助優秀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發現美術作品之美所在,讓學生形成審美的意識。同時,在美術創造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創造,這也是促使學生審美能力提升的一個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師應當立足新課改的三維教育目標,重視美術課程,改變小學美術課程長期被處于邊緣化地位的現狀,并在美術課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促進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麗.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