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動手能力作為小學生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對于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只有注重對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才能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小學美術作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對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針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應的培養策略,旨在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成為廣大教育者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這就要求教師除了要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以外,還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鑒于此,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從而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創造良好的條件。那么,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呢?這是本文重點研究的內容。
  一、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小學美術作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有效手段,也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關注。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小學美術的優勢,為學生提供欣賞和創作的機會,以便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1]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美術學科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同時應不斷創新優化美術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小學美術的有效性。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解讀,能夠在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快地認知、了解美術創作,但是如果長時間對學生進行理論化的教學,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實踐創作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僅能夠充分開發學生的藝術想象力,而且還能夠強化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這對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是十分有利的。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策略
  1、創設有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動手興趣
  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有必要為學生創設真實、有效的教學情境,以便為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動手興趣。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只有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學生自主動手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2]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活動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比如角色扮演、游戲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能夠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在激發學生創作興趣的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最終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的根本目標。例如,在學習“森林王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森林的圖片和相關視頻,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森林的神秘和壯觀。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讓學生對森林的色彩和線條進行聯想。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將自己想象的畫面通過筆和紙表現出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勾畫出大概輪廓,然后進行填充,最終使美術作品變得更加豐滿。
  2、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強化學生動手效率
  引導學生參與實訓是一個特殊的教學環節,需要教師采用靈活的訓導模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地變換教學策略,豐富課堂的形式與內涵,讓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實質性的提升。[3]在以往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方式千篇一律,只符合教學規劃,而不會考慮學生能否真正參與其中,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實踐活動的教學作用。為了保障實踐活動有效開展,切實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與動手能力,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多加斟酌,選擇合適的內容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活動。例如,教師在進行人物肖像畫的教學時,可以“我最可愛的朋友”為題,引導學生探討自己有哪些可愛的朋友并利用畫筆將自己的朋友畫出來。這個過程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學生的動手能力就能在多次的訓練中得到較好的提升。
  3、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動手質量
  目前,許多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仍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動手能力的發揮,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4]鑒于此,廣大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動手興趣,以便提升學生的動手質量,從而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教師在講解水彩顏料、勾線粉筆以及折紙剪紙等內容時,應當結合實踐教學,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掌握豐富的美術知識,促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強化自身的記憶和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法或者游戲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美術知識的豐富多彩,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進一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4、開設手工制作課程,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有必要開設一些手工制作課程,為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和空間,從而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實效性。[5]手工制作課程較理論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多樣性,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手工制作課程的優勢,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制作任務,明確制作目標,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和鼓勵,從而提高學生動手制作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風鈴叮當”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風鈴的制作。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比如易拉罐、瓶蓋等;然后讓學生進行樣式設計,在紙上畫出風鈴的大致樣子;最后,根據“設計圖”進行制作,利用彩線將制作材料進行串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裝飾和美化,從而提高學生動手創作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正處在培養綜合能力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學科教育的重要目標,以此提高學科教育的有效性。而美術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廣大教師要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功能和優勢,為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和空間,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以此為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更好的實現小學美術教學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朱秀菲.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04).
  [2]馮海東.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芻議[J].美術教育研究,2017(08).
  [3]安麗艷.小學美術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5(18).
  [4]劉利利.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
  [5]劉保蘭.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3(10).
 ?。▋让晒懦喾迨屑t山區第四小學  內蒙古赤峰  024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9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