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下,很多高中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表現較不理想,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課堂學習中注意力很難集中,且高中生的整體信息素養并不高。因此,怎樣提高高中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已經成為目前信息技術老師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不僅需要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能力,而且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教學方法,以此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高中生 信息技術 教學
引言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而言,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關鍵所在。然而,應該如何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呢?通過筆者多年的實踐教育經驗發現:很多學生對于分組合作學習十分感興趣,學生能夠通過小組間的合作來探究知識,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怎樣在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1]
一、注重教學的過程
教師如果要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分組教學法,那么教師首先應當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合理地劃分組別,在整個分組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絕不能歧視任何一位學生,更不能丟棄任何一位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信息技術學習較為優秀的學生,應當對他們進行拔高訓練,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相對落后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幫助學困生分析落后的原因,然后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教學方法應當適應學生的認知規律,以此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比如,當教師在教學如何使用Word來編輯某一首古詩詞時,教師首先需要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分類、整理,然后根據知識點的分類情況來劃分學生的學習小組,并且分配給每個小組適當的學習任務,比如,教師可以讓一個小組的成員來設計古詩詞的標題樣式,然后另一組設計古詩詞內容的排版等,通過分組教學法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2]
二、布置開放性的問題
在日常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布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發散思維。學生在尋找開放性問題答案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主動性,并且由于開放性的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因此學生的回答沒有對錯之分,只要你闡述足夠合理就是正確的,這就大幅度地減弱了學生膽怯的心理,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首先應當對即將要講解的教學內容進行認真鉆研,根據學生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師只有在對教學內容十分熟悉的基礎上,才能夠根據教學目的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融入一些情景教學和趣味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當將開放性問題布置給小組,并且向每個學習小組強調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學生可以發散思維。同時,教師可以讓小組間進行互相測評,然后給對方小組完成問題的情況打出客觀的分數,以此不僅能夠增加學生間以及師生間的互動,而且能夠促使學生理解信息技術只是層面更輕松,無形之中就能夠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3]
三、借用信息技術的優勢
近幾年,我國正在逐步邁向信息化時代,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技術融入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它們不斷豐富我們的生活,提高我們生活的質量和工作效率,在這樣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牢固掌握信息技術能夠提高自我的競爭優勢。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多媒體技術也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動力。在日常的信息技術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動手操作機會,比如,讓每個學習小組針對“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個話題來設計一個宣傳網頁,學生開始設計之前,首先讓每個小組交出一份每個組員在完成本次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需要負責的內容,以此促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小組學習中,然后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我的想象力來設計網頁。以此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技術實際操作技能,即是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信息素養。[4]
四、采用綜合評價法
對于每個小組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進行評價時,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綜合評價方法,這也能夠加強學生對教師所分配的學習任務的重視。例如,教師讓每個學習小組圍繞“環境保護,人人有責”這個主題設計網頁時,每個小組的組員都應該積極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和其他小組的學生共同為這個小組中每位組員進行打分,最后將所以組員的得分匯總在一起便是這個小組的最終得分。采用綜合評價方法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對完成任務的重視,促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并且綜合評價法也有利于信息技術教學老師達到自己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目的。[5]
五、提高教師教學素質
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授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該節知識吸收的程度好壞,如果教師能夠把信息技術學科講的生動有趣,那么學生就會更樂于聽完每一個知識點,反之則是會讓學生感到厭煩。而學生聽課的狀態直接關系到他們本身信息素養的養成,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層面上,要盡可能的提高信息技術教師教學的素質,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快的形成信息素養的品質。
六、結束語
以上的這點觀點和想法都是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而且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以上方法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筆者會在此方法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極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歡億.新課標下基于網絡的高中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探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5):56-57.
[2]郭志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34)
[3]姚中奎.探究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實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
[4]金云,高中信息技術救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淺析[J].內蒙古教育.2017(3):94-95.
[5].陳合平,探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J].讀寫算,2015.
作者簡介
肖景麗(1982.9—),女,漢族,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亳州第二完全中學,研究方向,信息技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