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術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要重視起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將學生培養成為滿足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需求的綜合性人才,為學生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提供助力。信息技術是信息化背景下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是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融入信息素養的培養目標,提升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下面,我將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經驗,對此展開一番敘述。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信息素養;教學
文化素養、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是信息素養的三個主要板塊。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要改變傳統的一味讓學生進行模仿、重復練習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尊重學生對信息技術以及信息的需求,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使用滿足高中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良好信息素養的發展,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的發展與培養,落實新課改精神。
一、重視信息文化背景的引入
很多時候,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教師會重視學生對“技術”的獲得,卻忽視了“信息”的背景輸入,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會進行操作,卻不清楚一些重要的關于信息技術的背景信息。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意義在于奠定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基本使用能力,發展學生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算法與編程”這一節內容時,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在為學生講解基本的利用算法解決問題的知識外,我們還可以向學生普及更多的計算機語言知識,如計算機編程語言的發展歷程,讓學生基本熟悉C語言、C++、JAVA等,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展示現如今各種不同匯編語言的使用狀況,如在全球范圍內各種語言的使用排行,等等。這樣通過豐富的信息文化文化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寬學生的視野,對學生文化素養和信息意識素養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二、積極開展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
傳統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傾向于讓學生進行按部就班的學習,學生只需要按照教師給出的步驟一步步地完成任務即可,這種教學方式雖然有助于鞏固學生的基礎,卻限制了學生信息素養的全面發展。結合時代的特色,我們有必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度,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中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比如,在學習了“網頁的設計與制作”這一節內容后,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展開“網頁設計大賽”,學生可以自己為一組,也可以和他人一起組成小組,然后通過意見的采集以及資料的調查,選擇一個合適的主題,制作成網頁,在活動總結階段向班上的同學展示自己的成果。這樣的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愛好,如動漫、歌曲、電視劇、戲曲等展開作品制作,學生的參與欲望更加濃厚,有助于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能素養。
三、增強多學科的交互融合
信息技術是一種手段,最終的教學目的是用來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我們要鼓勵多學科融合式的教學,展示出信息技術課程的綜合性特征。
比如,在學習“信息的來源與獲取”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在課堂導入環節,我首先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最近在其它課程的學習中有遇到什么困難嗎?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這個問題很容易地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學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困難,有的說“歷史上的知識點太多了,記不住”,有的說“高中數學太難學了”…接下來,我就將學生提出的問題記錄了下來,并現場利用網絡展開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的調查,并讓學生進行思考與表達,在網上查到的這些信息有助于你的問題解決嗎?如此,就將其它其它學科的內容帶入到了信息技術課程里,并引起了學生的深思,有助于深化學生的信息素養。
四、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高中階段是最容易出現學生知識與技能分層的一個教學階段,需要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針對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能力與素養上表現出的不同層次,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允許學生在教學中表達出不同的意見以及出現的問題,樹立學生積極參與信息技術學習的信心與勇氣,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另外,教師還要積極展開差異教學,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采用不同難度的教學計劃,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教學中獲得滿足,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效益。只有教師關注了學生表現出的差異性,我們才能正確地展開教學,更好地落實信息素養的教學目標。
本文針對高中信息技術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策略展開了一番敘述。信息素養的培養是新時期下社會發展對教學的需求,是落實新課改理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轉變好教學思想觀念,落實好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基礎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發展需求,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效益。
參考文獻:
[1]肖廣德,黃榮懷.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與新課標的考量[J].中國電化教育,2016(12).
[2]郭志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