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新時代學生的信息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時代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新時代初中學生信息素養釋義進行分析研究,隨后就構建新時代學生信息素養的策略提出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新時代;初中學生;計算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77-01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時代對人才素養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信息素養作為人才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今后社會人才所需要全面掌握的一項技能,必須得到重視和加強,以便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此初中計算機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則和學識基礎,依據教材內容,強化學生信息素養的構建,為學生繼續深造、乃至走向社會都具備選擇和獲得信息的能力,進而為處理信息奠定基礎。下面筆者結合初中計算機教學就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談以下觀點。供參考。
一、新時代初中學生信息素養釋義
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準確的說是信息文化,其本質就是新時代全球信息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式下,人們工作生活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所以說是是一種基本能力,同時因為信息素養涉及各方面的知識,包括了解、搜集、評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識結構等,所以又是綜合能力。具體是:
1.信息獲得能力。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依靠自身的學習需求,從教師、網絡、圖書等獲取信息,這種能力會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2.信息分析能力。
就是學生獲取信息后,借助計算機等設備、進行思維活動分析,分類處理。就只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3.信息加工能力。
對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后,進行整理儲存,然后進行計算機縱向、橫向聯合而得出新的信息。
4.信息利用能力,就是學生能夠從獲取信息開始,進行思維活動,對加工而形成的信息進行綜合利用,解決不同的現實問題。比如學生獲取考勤信息后,可以借助于計算機的Excel表進行分析出勤率等,最后確定學生的學期考核情況,然后再依據考核情況進行評先樹優等等。
二、構建新時代學生信息素養的策略
1.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某事去感興趣了,學習的激情就來了,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究學習。一是初中學生大多在家接觸過計算機,并能夠上網看視頻和進行簡單的操作,為此在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要遵循這一特點,同時要把學生好奇的心理“吊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這樣教師可以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分析學生喜歡玩游戲的特點,在練習打字母時組織學生打“動漫字母”游戲,并不時給予“OK”或“NO”,這樣的教學符合學生喜歡動漫、喜愛游戲的個性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夠讓學生積極“玩樂”中愉快學習,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新時代全球經濟一體化,這就意味著全球經濟、知識技術都在更新,高科技發展也如日中天的發展,全球經濟也在次推動下隨之增長。為此教師在計算機教學時,要告知這一情況,最好拿事例進行說明,以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塑造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為此教師在教學時要遵循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和諧有序地的環境里進行操作,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只有相對自主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夠發揮自身的創造力,感受創新樂趣。講解“復制”這一節課時,教師要給學生留有充足時間,讓他們預先動手操作并思考復制有哪些作用。通過認真思考,同學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比如:利用復制功能可以輕易地畫出汽車四個大小一樣的輪子;可以畫小動物兩只完全一樣的眼睛;可以畫許多美麗的花朵等等。最后教師告訴學生時至今日3D打印、5D打印已經出現,到學生們進入社會后,肯定或有更高檔的“復制”出現。
3.與其他學科聯合教學。
學生的學習一向要求各學科的齊頭并進,嚴防缺科拉科,以便學生能夠掌握新的信息,并且及其他學科之力來處理信息。為此教師要與其他學科進行聯合教學。發揮各學科的優勢,讓學生的素質的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如運用多媒體開展其他學科的教學,能夠將學生認為抽象難懂的問題形象具體化,這就是信息技術課程和其他科目合作的最好例證。在學習計算機課開始之初,筆者就試著采用“計算機與語文識字教學整合”的方式,運用多媒體識字軟件,教師組織學生觀察生字的筆畫、筆順、部首、間架結構、正確讀音和漢字編碼,然后穿插教學軟件加強聽說讀寫操作幾方面的鍛煉,加強人機結合操作,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檢測、回顧和提升。
4.創設信息應用情境。
信息技術教學要設置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提升信息素養。當然這需要較適合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一是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需要教師的指導,同時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學生的配合將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研究教材,積極對接前沿的信息技術知識,提高自己獲取、加工、處理、傳輸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同時要為學生提供配備齊全的計算機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此和諧有序的教學環境中獲取信息、理解信息、處理信息、表達信息等,進而經過學生的思維活動加工成為自己的知識,以此提高學生這方面的信息獲取能力。
5.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
當前科技迅猛發展,人們高估了高科技信息技術帶來的利益價值,忽視了由此產生的副作用,特別是青少年正處于學習成長夾斷,對某些事物的認識正處于懵懂階段,手游不慎便會托青少年“下水”。比如互聯網的黃賭毒,雖然政府一直在打擊,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對于“黃賭毒”無孔不入的現狀,還是需要教師整形正面引導,確保學生利用網絡除了能夠幫助學生搜集掌握很多的知識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強化學生的優秀的健康和信息倫理道德意識。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再加上素質教育教學的日新月異,實現教育信息化只是時間問題。為此要求教師按照素質教育和新課標要求,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則和學識基礎,依據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以此來對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最終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