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由于部分班主任受傳統管理理念根深蒂固的影響,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仍采取傳統的管理手段,從而導致師生關系長期處于一種緊張狀態,不僅極大地降低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同時也給學生的整體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鑒于此,本文主要闡述了師生和諧關系的基本內容,并針對當前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師生和諧關系;存在問題;優化建議
一、小學班主任師生和諧關系的基本概述
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響,與此同時,也直接決定了學生未來身心健康的發展程度。因此,為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的構建是當前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方向。簡單來講,所謂的“師生和諧關系”其實指的是在當前素質教育時代背景下,師生雙方共同努力而形成成熟、完滿的師生關系,其主要包含相互尊重、相互關愛以及共同促進的關系,是以班主任與學生心理相容屬性為中心的一種現代化課堂發展目標,而從某方面來講,和諧關系的構建不僅需要老師的積極引導以及教育,同時還要學生的主動配合以及互動。
二、現階段小學師生關系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
1.小學班主任對自身崗位的認可度較低,被動心理較為嚴重
經大量科研數據分析可知,在當前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下,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其自身管理技能和綜合素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對班級管理工作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具有直接影響,而從目前來看在當前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過程中,一方面由于班主任的工作量較大、事物較為繁瑣、學生缺乏自我認知和自我判斷等因素的存在,班主任往往充當著多重角色。長此以往,班主任對自身本職工作崗位的認可度逐漸降低,甚至會導致其厭惡情緒的產生,從而在影響他們工作態度的同時,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也愈演愈烈,進而對其和諧關系的形成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而另一方面與其它普通崗位教師相比,小學班主任的工作量與薪資待遇之間存在嚴重的不平衡性,勢必會導致班主任不滿情緒的產生,致使其各項工作處于一種被動狀態,進而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2.小學班主任思想較為片面,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完善和推進,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取代傳統應試教育,成為當下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基層教育部門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任務和教育目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實際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人員,班主任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固化教學理念根深蒂固的影響,對于學生以及班級的關注度往往集中于學生的課程成績,忽視了對學生身心的關注,不僅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此外還會擴大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師生關系緊張,甚至僵化局面的形成,屢見不鮮。
三、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策略
1.正面榜樣形象的樹立,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其自身管理技能和綜合素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對班級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為從根本上提高班級管理效率,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當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發展方向。從目前來看,小學階段由于學生正處于心理、生理成長和發展的初始階段,不僅對于外界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且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為有效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需以身作則,在行為上做好學生的典范,即倘若要求學生不遲到,班主任也需嚴格遵守時間,若想要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班主任在進行作業批改時也要提高批改質量和效率。除此之外,由于老師自身具有主體性和示范性,其日常的行為以及處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會給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為構造一個素質高、能力強的榜樣形象是目前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正所謂“親其師、聽其言、效其行”,裝扮上大方得體,語言上談吐文雅,這樣才能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良好高大的形象。例如,青島市某小學班主任張老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他要求自己班級的學生不遲到、不早退,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遲到現象并未有所改善,后來,由于周一學校召開的班級研討會,因為散會時間晚,張老師上課遲到了,他進入教室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彎腰給學生道歉,說自己浪費了大家的時間,而這件事情以后,班級的遲到現象有了不小的改善,學生也都不再遲到。
2.懂得欣賞學生,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從某方面來講,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并非每個人都具有學習的天賦和毅力,當教育工作者未放棄他們時,他們自己放棄了自己,上課打鬧、講話、違法違紀等行為屢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難度的同時也對班級良好風氣的形成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為從根本上規避上訴問題的產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將閃光點放大以激起學生的內心的自我認同感,從而再給予其一定贊美和肯定的同時,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也奠定了良好基礎,進而極大地提高了班級管理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例如,在濟南市某小學二年級中,李老師的班級中有一位出了名的后進生,不僅上課嬉戲打鬧,且無論怎樣對其進行管教都沒有任何起色。直到一次偶然機會,在班級衛生大掃除中,班級的某些臟活很多同學都不愿意去做,而此時這名學生卻毛遂自薦去進行清掃。于是,李老師對其進行了現場表揚,而經過這件事之后,這名學生上課期間再也不違法亂紀,且課下也經常主動與李老師打招呼。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師生關系的和諧性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對班級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具有直接影響。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班主任必須把學生當成是交往中的主體,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個體差異,為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何玉花.試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學周刊,2016(32).
[2]劉紅娟.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
[3]楊維靖.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
[4]白淑粉.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探究[J].學周刊,2014(21).
[5]王慧君.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