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就成為主要問題,人與人之間只有和諧共處,才能共同發展。在小學教學中,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也是對小學生影響較大的人,其與學生的關系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小學生在班級中的成長成才。因此,小學班主任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與學生構建和諧的關系,促進和諧班級和校園的形成,讓學生在和諧校園中快樂成長。鑒于此,文章主要針對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進行論述,并且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構建策略全面滿足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和諧關系;構建對策
  引言
  在小學階段構建與班主任的和諧關系是主要問題,班主任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拉近距離,才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小學生正處于心智發育的初級階段,班主任對于小學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大多數人的人生觀都在小學期間建立起來的,一位優秀的班主任能夠為成長中的孩子提供優秀的人生觀,能夠帶領孩子更好的認識社會和世界。小學生班主任是一個孩子在漫長求學路上對于孩子做人影響最大的老師,因此正確處理小學生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一、根據學生性格特點,重視良好的溝通技巧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小學生非常注重感官感受,對于印象深刻的事情會牢記心中,所以優秀的班主任形象會對小學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從事教師這種“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教育工作,需要有積極進步樂觀的思想,認真的工作態度,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教育小學生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嚴于律己,其次才能要求小學生,要在各方各面給小學生塑造優秀的榜樣[1]。大部分小學生都對新鮮事物十分感興趣,比如集齊各種卡片、收集動畫片人物形象的貼紙等。小學班主任能夠依據小學生所具有的這種特點,在和其進行溝通的時候,能夠提某些這方面的話題,如“卡片收集還差多少?”“我也正在收集,可以送一張給你?!钡?,通過這些話題吸引學生注意,將學生對和班主任進行溝通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此外,該類溝通方式也可以讓小學生放開自己說出自己想說的,拉近學生以及班主任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可以真正地把班主任當做他們能夠訴說各種事情的對象。小學班主任也能夠在學生進行課外游戲的時候主動參與其中,和小學生一起玩樂,從而增進班主任和班上學生之間的感情。班主任能夠依據小學生出現的實際問題,開展針對性的指導工作,防止小學生因為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誤入歧途,將小學班主任所具有的價值以及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發展方向。
  二、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努力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小學班主任在師生關系的建設中是處于比較主導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班主任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工作方法決定了師生間關系構建的良好與否。小學班主任首先要建立一種師生間平等、尊重和友愛的關系理念,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及班級氛圍,這種關系理念有助于促進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良好師生關系的建構。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體會學生的內心感受,而這種同理心會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們能夠感受并回應班主任的內心情感需要,與班主任形成親密的關系,進而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管理,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養成各種學習和生活上的好習慣,使身心都能夠得到健康的成長發展[2]。同時,小學班主任還要注意溝通方式,因為小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溝通方式和大人都有所不同,班主任要結合小學生的性格和思想觀念,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采取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其進行溝通,例如班主任可以采取與小學生共同游戲的方式,真正打開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溝通的欲望,提升溝通的效果的同時促進班主任與學生的新型和諧關系的發展。
  三、以心換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地位非常重要,其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都會深深的影響到學生,因此在這個階段的班級管理中,雖然學生都是年紀尚小的小學生,但是班主任也要本著人性化的原則,以一顆真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心與學生溝通。這樣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和管理的工作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不再感覺到自己只是一個“被管理者”,而是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要讓學生能夠在班級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主體意識,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參與各種各樣的班級活動,這樣學生的性格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并且在班級生活中感受教師對于他們的關懷和愛護,也只有學生敞開心扉,才能夠做到與教師心靈上的溝通[3]。例如成績差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于教師的教導也往往不適很配合,而還有一些學生性格上比較孤僻固執,對于教師的管理也往往不甚理睬,這時作為班主任要給予這些“問題學生”以充分的耐心,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未來祖國的棟梁之才,只是需要精心的雕刻才能夠真正成才,這樣不僅能夠體現作為班主任對于學生的關懷和愛護,同時也是一名合格班主任責任心的體現。而對于這些學生班主任應該從學生內在品質的塑造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明白教師對于其的良苦用心,自覺的進行自我提升和自我改變。
  四、了解學生個性化特征,努力成為學生朋友
  班主任是與小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要與學生成為朋友,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發展。傳統教學管理中,班主任與學生的交流是通過問答的形式,這拉遠了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因此不利于班主任與學生新型和諧關系的發展。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朋友,首先要與學生進行親切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和生活實際情況,然后開展有針對地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讓學生的思想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4]。在具體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走進學生內心,通過與學生交流的形式,積極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個性化特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和對社會的看法等,以實現管理和教育的針對性。此外,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等形式,多方面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進而了解學生在生活中實際情況,發現學生的實際問題,促進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發揮。
  結束語:
  小學生處于心智成長的最關鍵時期,班主任與學生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日常的教學及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都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塑造良好的班辦任形象,深入了解學生的性格,才能改變現狀,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只要樹立新形勢下教書育人的崇高教育理念,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蘇健.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體會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125-126.
  [2]王桃英.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18(01):113-114.
  [3]徐艷.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文理導航:下旬,2017(23):145-146.
  [4]高瑞芹.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對策[J].中華少年,2017(53):126-1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