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少教多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少教多學”是素質教育下新型的教學體系,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吧俳潭鄬W”應用到初中教學中,使教學主體更加凸顯,并提升主體的主動性與學習效率。本文就當下出發,針對“少教多學”模式的教學思想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掌握該教學模式提升初中生的學習質量進行了相關探究。
初中語文 少教多學模式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3-0104-01
1.實施“少教多學”的教學意義闡述
(1)教和學緊密相融,密切聯系?!吧俳潭鄬W”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相比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事實上教和學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兩者缺一不可。少教并不代表著教師不對學生教學又或者是很少的教學,它其實是指教師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在日常的教學中真正的將教與學統一起來。
(2)少教多學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在語文課堂實施“少教多學”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它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促進作用。少教多學可以便于教師將語文閱讀中要向學生講解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價值觀進行有機的結合,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便于學生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3)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觀能動性。在“少教多學”的模式下,教師能夠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準確把控授課時間,少講多練,把學習的主動性教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不斷發散自身的邏輯思維,盡力開發自身的潛能,進而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
2.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施“少教多學”模式的策略
?。?)明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實行“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對當下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的培養,摒棄傳統的教學思路,切實的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來開展教學活動,轉變傳統觀點,凸顯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提升教學品質,另外要對學生的個性特點等優良品質進行重點關注與培養,實現教學的高效性。如《故宮博物院》此節的教學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故宮博物院”的一些影像資料播放出來,讓學生們通過多媒體更直觀的進行欣賞與感受,同時制作與文章知識點相符的教學課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讓去過北京旅游且參觀過故宮的學生站起來用語言為大家介紹故宮的壯麗,在學生講述時教師采取配合的方式播放學生所講述的圖像或者視頻,讓沒有去過的學生同樣產生身臨其境的直觀感覺,實現了“少教多學”的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氣氛得以增加,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2)啟迪性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上采取“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這一教學主體變得更加主動積極的去參與教學活動,增強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階段,教師要采取引導式教學,讓學升積極的去參與,去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問題逐漸解決的過程中掌握語文閱讀的技巧。當學生對閱讀技巧充分掌握后,教師還要以訓練摸索的方式幫助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唯一閱讀方法,如此才可以讓學生在語文閱讀中有所收獲,實現教學成效。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文章教學時,教師首先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在閱讀文章中搜索答案,答不上來的要上臺進行表演;在學生閱讀前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讓學生閱讀更加具有目的性,效率更加突出。當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并回答出教師授課開始時的問題后,教師將問題進一步深入,“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本文的中心思想”;此時教師應對學生采取分組討論的教學活動模式,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去響應,并參與討論活動,學生在討論環節遇到瓶頸時,教師要適當的進行引導;學生在討論結束后,教師讓每組學生選出一名成員進行結果敘述;當所有小組結果都匯報完成后,教師開始進行總結,對于討論積極的小組給予肯定與表揚,同時對所有小組進行鼓勵,讓學生都充滿自信。在教學中采取啟發式的引導教學,能夠讓學生思維緊跟教學積極響應教師提出的問題,并通過問題讓學生深入對文章的了解,進而實現教學的“少教多學”,讓學生學會自我探究能力的鍛煉。
(3)優化教學方法,把握重點難點
“少教多學”的理念教學中,教師應不再局限于單調的教學方法,要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趣味性,為此分層、情境、合作教學都可以很好的發揮在每一階段的教學中,并將教學整體進行重新規劃,實現教學的高效性,使學生通過多種嶄新的教學模式獲取更多的知識積累,掌握知識的核心內容,提升學習成效。如在講解《最后一課》的教學內容時,教師首先運用多媒體開展情境教學,教師應在課前收集一些普法戰爭的資料與視頻文件,再在課堂上將紀錄片進行播放,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當時社會環境的動蕩,與形式的危機,隨后畫面一轉變成教師講課的畫面,此刻視頻暫停;學生初步的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畫面,教師繼續對其進行引入,并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形式去對課本內容進行閱讀,直觀的感受印象在大腦中再通過閱讀使情境教學更加逼真,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到當時的緊張氣氛。同時教師為了能夠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并尊重個體的差異性,采取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演繹中自學知識內容,同時增強學生的組織、合作能力的鍛煉。同過多種教學模式的緊密銜接,實現教學的“少教多學”思路,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課本內容,吃透課本難點、重點,徹底將《最后一課》內的知識進行掌握,并開拓了學生視野,提升教學的整體成效。
參考文獻
[1]郭艷菊. 再探“少教多學”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2015(14)
[2]孔雷.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路分析[J].課外語文,2013,(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