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利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進行故事教學,通過優化教學設計、優化故事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思維活動的空間和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分析了多媒體與網絡技術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多媒體互聯網技術進行小學語文故事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通訊;智能技術
  小學生語言思維的培養有其自身規律。研究發現,3-10歲是學習語言最佳時期,因此小學的中、低年級語文學習對學生掌握語文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隨著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甚至人工智能技術,利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進行故事教學來培養小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成為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方式。
  小學階段的語文故事含有圖片與文字,利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進行故事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故事內容,同時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更重要地是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升。
  一、多媒體與網絡技術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1.有助于教案準備與教學設計
  筆者在教案準備與教學設計時可以利用網絡來搜索教學素材。通過網絡的連接,優秀教師可以將優秀的教學設計在網上共享給大家,通過無償或有償的方式來進行下載,為教師教學提供教學素材。同時,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更好傳播優質教學資源,在網絡上,有大量的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播錄慕課、微課堂,將課堂時間縮短至20分鐘以內。筆者將它應用于課堂,教學質量不打折扣,受到了家長、學生、社會的好評。如,在教學每篇課文知識,常結合電子白板中的“快易典”智能教學系統上課,里面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了課文主要知識點和重難點知識、背景材料、知識鏈接、習題訓練和寫作指導等。它豐富了師生視野,讓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在故事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與網絡技術所營造的舒適教學環境中既享受了情節的樂趣,知曉了豐富的自然、歷史、地理等學科的知識,同時也在視聽化的故事語境中分析、判斷、推理、聯想,有效地培養發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創造能力等思維能力。
  2.有助于教學情境的創設
  小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有其局限性,比如思維上偏具體形象的事物或描述。一、二年級學生可以采用中文繪本教學,通過精美插畫,繪本讓學生根據繪本中的人物關系,事件發展來進行描述,完整地敘述出繪本內容。通過繪本教學的優勢在于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看圖說話能力。
  利用網絡技術增設視聽環境,通過擬聲、音樂、投影等科技教學工具可以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繼而為故事的學習提供有利的契機,為語文故事教學注入了無限的活力。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學生不會把學習當作枯燥的任務,而是會主動探索、求知,由傳統教學中被動學習轉變為一種主動參與的過程,它完全適合小學生活潑好動,并愿意展現自我。
  二、小學語文教學利用多媒體互聯網技術進行故事教學分析
  1. 角色扮演,增強學生表現力
  故事主要由角色、主題、結構組成,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其已經具備了表達和書寫的能力,那么根據故事元素自主編故事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培養其獨立創作的能力。利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在教學設計中適當增加一些續編或創編故事的任務,這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講授S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31課《西門豹》,筆者在開篇時先讓學生們觀看《西門豹》的視頻,讓學生感知戰國時代的氛圍。結合學生課前預習情況講解西門豹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揭穿巫婆和官吏騙錢害人的把戲。同時根據教材內容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營造相關條件,比如視頻、音樂、相關道具,指導學生如何進入角色。每學期各年級都進行二至四個劇本進行排練,從中推選參加學校舉辦的課本劇表演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 課文擴展,增強學生創造性思維
  課文擴展是指不滿足于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通過課外讀物來進行補充學習,對于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指定范圍讓他們進行自學,增添學習的趣味性。它可以使學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除了課本學習內容外,網絡學習資源豐富、易學。充分利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引發學生觀看圖片、視頻,傾聽聲音等參與角色體驗過程中推測和聯想,驅動學生對已知信息進行深度思維加工。
  比如,利用好語文百花園中的拓展與交流和閱讀平臺板塊,教會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學會與同學交流。在閱讀平臺教學中先收集有關小視頻或錄音材料,讓學生模擬情境跟讀,然后選擇幾個學生進行角色表演,這樣教學具有趣味和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既鍛煉了學生觀察想象能力,也提升了語言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語言規律,更有助于語言運用。
  3.提供故事素材,增強學生表達能力
  利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結合故事內容展開想象并進行對話續編,不僅能有效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和印象,為學生搭建語言實踐的平臺,同時也對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大有裨益。
  比如,在教學S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5課《尼爾斯騎鵝歷險記》,利用動畫影片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讓學生聽、觀看后嘗試講故事。在課后布置假如我有一只尼爾斯的鵝,將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在學生自主編寫故事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寫自己所能感悟到的情境故事,故事編寫完后和同伴進行互相分享。
  故事素材和其載體是豐富多樣的,除了故事元素以外,利用外部設備比如投影、立體音響來制造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角色中。不僅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也能加強學生的專注力。通過符合小學生注意力、觀察力以及認知能力的科學制定課程時長、教學方法、教學設計來完成教學任務。
  多媒體與網絡技術豐富的表現力和課件資源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學服務,故事教學對于小學學生來說更具備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興趣的要素,這對培養小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具有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田群慧.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研究[C].十三五規劃科研,2018.
  [2]裴健.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0):109.
  [3]丁書林.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教師應具備的教學設計能力[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7(01):27-30.
  [4]毛蕾.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應用探究——評《數字媒體技術與教育應用(基礎篇)》[J].中國教育學刊, 2018 (06):1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8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