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課程標準難以適應現階段教學的需要,做好新課程標準的改革非常關鍵。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本文從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著手,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新課程改革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更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能力。《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建議是發揮師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初中的語文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正確的閱讀習慣,需要語文老師運用一定的閱讀教學策略。
  一、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作出調整和革新,以緩解其中存在的教學模式問題、教學與學生生活聯系不夠問題、以及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不夠問題。
  1.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問題
  現階段,很多語文老師的閱讀課堂忽視讀者和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二元”閱讀教學模式下,語文老師講解文章的時間占據絕大多數,學生們則被動地接受文章和理解文章,個人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傳統閱讀課堂教學模式的糟粕影響著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2.閱讀教學和學生生活脫離
  在閱讀教學中,語文老師往往將教材視為唯一的素材,而忽視和時事熱點問題、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閱讀課堂需要結合社會和生活,一味地講解教材會讓閱讀課堂失去活力,學生對熱點問題的分析能力欠缺并不符合現代人才需求的結構。
  3.學生閱讀的時間不多
  不可否認,初中語文老師對學生語文成績的重視程度總是高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初中生們的大部分時間被用來練習題目,真正用于閱讀的時間極少。很多人都明白“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真正讓學生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好語文老師卻少之又少。
  二、新課程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將語文閱讀教學和新課程相適應對于學生和老師都有重要意義,只有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閱讀教學才能提升教學的質量。
  1.轉變語文老師傳統的閱讀教學觀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章之間進行交流的過程。語文老師要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思維方式。不同學生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驗的差異導致了其閱讀理解能力的差異,在閱讀教學中語文老師不能以所謂的“標準答案”衡量學生們的閱讀能力。語文學科和數學學科不同,并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存在。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一文時,老師提問學生老舍先生為何喜歡濟南的冬天,不同的學生答案也會有所不同,但并不意味著學生們的答案就是錯誤的。閱讀教學實踐中,語文老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己只需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為學生提供閱讀和交流的空間,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觀念的轉變對語文教師而言極難又不難,重點是語文老師能否正確地認識新課程下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
  2.選擇與閱讀學習具體規律相適應的教學策略
  正如前文中所提及的,閱讀教學本質上就是學生、教師、文章三者之間的交流過程,語文老師的閱讀教學不能僅靠個人教學的經驗開展,而是要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閱讀教學的規律,確定真正適合班級學生的教學策略。年級不同,學生們的理解力不同,適用的教學策略也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老師在因材施教的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營建積極發問型課堂,倡導個性化閱讀
  讓學生學會發問比讓學生學會解問更加困難,因為會發問意味著學生了解了文章內容和深層次含義。語文老師不能用個人的占有欲控制課堂,而是要給予學生空間讓學生提問。老師一味地提問只會導致學生情緒疲憊,而反過來讓學生適當地發問能夠開發學生的心智,挖掘他們的潛力,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就會更認真。例如,在學習《老王》一課時,有些學生感觸最深的是老王這一角色,而有些學生感觸最深的是楊絳先生。不同學生對人物的感知力不同,但可貴的是學生內心深處都獲得了觸動,迸發出個性閱讀的火花。誠然,倡導個性化的閱讀并不意味著拋棄共性。共性也好個性也罷,能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引導學生了解文本,深入感知文本就是閱讀課堂的成功。
  4.嘗試體驗式閱讀
  體驗式閱讀強調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理解能力。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側重點局限于理解內容或學習語言兩方面。在教學方式上,大部分語文老師迫不得已采取了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對學生的啟發作用并不明顯。在封閉的閱讀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外界之間的溝通較少,讀書成為了一種機械式的活動。體驗式的閱讀,意味著學生從生活中獲得經驗,在學以致用的驅使下閱讀文章。例如,在學習《紀念白求恩》一文時,通過文章對白求恩繪聲繪色的描寫,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校內校外那些無私奉獻的角色并加以描述,實現學生和自我生活緊密關聯的閱讀教學。失去了體驗的語文閱讀教學是沒有靈魂的,和生活相結合才能打破課堂和教材的界限,真正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5.豐富閱讀的渠道和方式
  拓展閱讀意味著學生的閱讀要實現課內外的結合,讓學生在交流和溝通中閱讀多種類型的文體。課內的文章縱然是精心挑選的精華,但覆蓋面還是比較窄,拓展閱讀能夠以學生的興趣為前提感受名家制作,閱讀的領域和渠道大大拓寬。在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能有足夠的舞臺和平臺展示自己的閱讀能力,能在生生交流中獲得閱讀的快樂,產生繼續閱讀的動力從而提升閱讀的興趣。在堅持不懈的閱讀中,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廣,對于文章也能形成獨特的看法,總體閱讀能力大大提升。
  總而言之,新課程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作出重大突破,真正從能力的提升領域發揮語文老師的角色價值。剛剛踏入初中階段的七年級學生需要在閱讀中豐富情感,獲得深層次體驗,而語文老師也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體驗式閱讀中聯結學生生活和閱讀,在發問型的課堂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轉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思想,真正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何年娣.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2014.
  [2]李燕娟.淺析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9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