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主要是為了使學生具備更好的閱讀能力,教會其閱讀方法。縱觀初中語文教學目前的狀況,閱讀教學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將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學習也有一定影響。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必須按照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對初中語文教學做相應調整,確保初中語文閱讀達到更高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新課改;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13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18
   想要順利開展語文教學,必須重視閱讀教學這一環節。閱讀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使其獲取更多的信息,學到更多的知識。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按照新課改提出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使語文閱讀教學充分體現其有效性。
   一、理解性閱讀的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僵化
   初中語文課程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同時也要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這就需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然而,仍有教師依舊采用填鴨式教學,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或者直接采用提問答題的方式。部分教師在對古詩歌進行講解時,只是將詞句意思分析給學生聽,要求學生將其牢牢記住,學生只能強行背誦重要的知識點。這種閱讀教學模式僵化死板,學生很難通過閱讀對詩句感興趣,自然也達不到想要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主體地位缺失
   閱讀教學活動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學必須將學生當成主體,教師只能起輔助作用。然而,閱讀教學更多傾向于教師,忽略了學生的重要性。教師引導學生尋找文章的中心句,向學生解釋重要名詞,這相當于代勞式教學。這樣不利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學生容易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結合課本閱讀
   語文閱讀教學更多依靠的是課本內容。教師利用課堂時間指導學生如何快速閱讀,然而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學生想要提高閱讀速度,必須掌握相應的閱讀方法。教學方法多種多樣,重要的是必須讓學生從閱讀學習中感受到樂趣。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同時教師融入到學生中,不僅能使課堂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同時還能強化學生合作意識。
   初中語文閱讀經常出現大量的生字、詞語,需要教師詳細講解這些新的字詞,或者要求學生相互檢查,默寫生字并糾正出現的錯別字。學生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取知識,理解詞語的深層含義,對詞語做出準確判斷。例如,找出意思相近的詞語,區分它們的不同點。教師應適當調整學習難度,同時培養學生自主性,使其具備良好的閱讀素養。
   語文閱讀教學包含了朗讀這一重要部分,朗讀可以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充分激發他們的潛能,同時還能提升其綜合素質。為了使學生對朗讀感興趣,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旋律優美的音頻片段,或者借助多媒體,為學生配上動人的鋼琴曲。朗讀可帶領學生走入另一個情境,使閱讀的魅力得到充分體現。
   (二)指導科學靈活的閱讀學習方法
   1.朗讀+概述
   一篇文章讀上幾遍,自然就能體會其中含義,反復朗讀則會被作者的思想所感染,這就是語言的最大魅力。閱讀教學主要采用的是讀和寫這兩種形式,其中包括誦讀、默讀、跟讀、范讀、齊讀和跳讀等,也可采用自由讀的形式。教學目的不同,讀的形式也不一樣,讀后再進行概述,這樣學生便可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
   2.讀寫結合
   將閱讀與寫作結合,閱讀教學可采用仿寫、擴寫、續寫等方式,將讀與寫結合在一起,這樣學生就能快速理解語句,同時還能提高其寫作水平。對學生的優秀作品,教師可在班內展示,同時給予該生相應的獎勵,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語篇教學
   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帶領學生將文章通讀一遍,根據文章可大致揣測出文中生字詞的含義,基本理解句子的意思,這樣才能逐漸明確文章的主旨。同時,學生在學習詞句的過程中,也必須對文意有大概了解,體會了作者的意圖,再結合自身的情感,才能對全篇有全面的、進一步的認知。一般來說,教師統常會采用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梳理文章大意。此外,教師還必須分析一些關鍵詞句,包括抒情句、議論句等,采用以點帶面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化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也不可忽視,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的寫作背景,了解作者當時的寫作背景有助于分析其寫作意圖。
   4.調整教學方法,適應學生差異性
   教師應該經常與學生交流,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對教學方法做適當調整,把控好教學進度,這樣語文閱讀教學才能體現其趣味性。只有學生真正愛上語文閱讀,才會自覺投入到閱讀當中。如此一來,學生不僅提高了語文知識水平,自身素養也得到提升。
   三、結語
   語文閱讀教學目前還不能發揮較高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確保教學進度的合理性。同時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使學生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只有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水平,才能培育出更多的優秀學生。
  參考文獻:
  [1]張銀芳.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教學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1(31).
  [2]王莉.如何提高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課外語文,2016(6).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吳炳艷(1973.4— ),女,漢族,四川廣元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與教研。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3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