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促進班級和諧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新課程下的班級管理管理要“以人為本,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依靠人的情感交流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促進班級和諧發展,使學生得到最完善的發展。下面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構建和諧的班主任和學生關系
和諧班級的生存與發展,學生是根本。班主任首先要以和諧的理念和方法激勵學生主動發展。
?。?)班主任師要善于傾聽學生心聲,采用一些合理性建議。為每個學生的智慧和才能的發揮創造機會和條件。
?。?)堅持剛性制度約束與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諧統一。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進行人性化管理。學生心情愉悅,主人翁意識增強,就會自覺地把自己和班級的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多為存在實際困難的學生考慮,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用一些獎勵制度來代替處罰制度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以教師為本,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人文環境、創建文明班級的中心環節。中學生的思想比較單純,處于世界觀形成時期,因此在處理師生間問題上,教師應處于主導地位。如老師能把握師生關系的尺度,師生間的隔閡就會減少或消失。所以教師應努力做到以幾個方面:
?。?)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改進教學方法上下功夫。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因此,運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要從思想上去重視學生,從行動上去研究學生。
(2)建立亦師亦友的新穎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熱愛自己的學生,視學生為自己的朋友,經常跟學生交換自己的看法,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教師不僅是傳道者,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
?。?)經常表揚與鼓勵學生。老師的表揚或批評往往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在學生的內心起著重要的作用,也許直接左右著師生的感情。因此,學生在各方面稍有進步時,就要及時地、公開地給予表揚,讓他感到成功的喜悅,讓他們樹立一種成功的心理定勢,使他感覺到老師在關心著他,從而融洽師生關系,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建立師生間平等的人格關系。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雙向活動,也是師生之間通過活動進行情感、興趣、能力的心理交流。愛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橋梁,只有師生關系處在關愛,平等的和諧氛圍之中,學生才能直言面對教師,大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去體驗、去完成教學任務。所謂“尊人者,人尊之”,師生間平等的人格關系的建立必將推動著師生關系的發展,徹底消除師生間的隔閡,從而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三、以學生為本,構建和諧的生生關系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和諧的生生關系是順利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是營造校園和諧人文環境的重要環節。能否構建和諧的生生關系,直接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效果和預期目標的實現程度。為此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建設和諧班集體。學生干部要采取學生自主競選的方式產生,實行任期輪換制,激發其競爭意識和民主參與意識。通過設立文明監督崗,開展“一幫一”、“值日班長”等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的行為置于學校和班級同學的監督下,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認識自我,在管理中調節自我,在學習生活中完善自我,養成寬容、謙和地對待他人,和諧地對待自然和社會的人格素養,形成友愛誠信、和諧奮進的班集體,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把思想培育放在第一位。面對新的社會形勢,我們必須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對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思想品德教育,將德育融入到教育的各個環節。并不斷優化育人環境,抓學風,廣泛開展創文明班級活動。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
?。?)創建安全、健康發展的環境。樹立“以生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各種安全隱患,杜絕校園暴力,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對“問題學生”耐心幫教,針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加強心理疏導,讓學生以平和的心態學習和生活。同時,教師要優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勵學生,與學生平等、友好地相處,化解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矛盾與摩擦,創建安全穩定、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堅強意志和健康人格,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