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園校合作提升幼兒園教師觀察能力的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學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提升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的途徑日益增多。其中,構建以幼兒園與高校合作為平臺,形成專業學習共同體,已經成為國際領域積極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趨勢。針對目前園所教師觀察興趣涌現但能力不足、觀察水平初顯但觀察方略不明、外部支持不足、能力提升受限等一系列問題,T幼兒園與B高校通過建立“園校一體”的觀察能力提升機制,創新“園?;ヂ摗钡挠^察能力提升模式,實施“可視可測”的觀察能力提升評價的策略,以期共同探索構建園校合作的新模式。
  關鍵詞:園校合作;觀察能力;幼兒教師;策略
  為全面提升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幼兒園教師隊伍,教育部于2012年相繼頒布了《幼兒教師專業標準》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其中對幼兒教師必備的教育技能,明確強調了幼兒教師要具有觀察了解幼兒、掌握不同階段幼兒身心發展的特征和個體差異的能力,全面、客觀了解和評價幼兒。因此,提升幼兒教師的觀察能力成為完善教師核心素養的重要目標。
  一、當前幼兒園教師觀察能力提升面臨的主要問題
  幼兒教師觀察能力是指“教師確定觀察目標,運用觀察方法,篩選并記錄有效信息,分析評價幼兒的能力?!辈呗?,指計策;謀略。T園青年幼兒教師占比較多,在實際工作中存在部分教師教學經驗及科研能力不足的狀況。經統計,教師的觀察情況如下:
  園所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專業的在職培訓和指導,有效萌發了觀察意識和行動,但在具體的記錄和解讀中,仍存在著教師的觀察興趣涌現但能力不足、觀察水平初顯但觀察方略不明、外部支持不足、能力提升受限等問題。T幼兒園毗鄰B高校,雙方具有地理優勢及人文基礎,因而雙方構建合作關系共同制定促進教師觀察能力發展的目標成為了合作共贏的契機。
  二、基于園校合作提升幼兒園教師觀察能力的策略
 ?。ㄒ唬┙ⅰ皥@校一體”的觀察能力提升機制
  高校和幼兒園要充分運用有效的機制優勢,保障“園校合作”持續發展。園校合作既是學術交往的深度融和,更是教育情懷的體現。通過園校雙方人員的不斷努力與磨合,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機制。
  1. 平等聯合,主動作為
  在園校合作中如何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以新型的管理機制激勵教師,調動起教師園校雙方合作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目標,合理平等的合作制度,是保障效果的基礎。為做好園校合作,雙方明確了合作的責任,確保合作中的協調性和紀律性。在提升教師素質的過程中,幼兒園可以運用高校的師資和專業優勢,切實提升專業素質;幼兒園可以幫助高校教師及時了解學前教育的現狀,實現理論落地的實踐經驗,充實高校專家的教學實例驗證。通過園校合作,突出學術引領實踐的作用,深化教研合作,見微知著,以點帶面。
  2.科研興園,合作無間
  為深化雙方合作領域,保證合作的持續性和實效性,園校雙方建立了專家進園所的育才計劃,積極引進高校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加入到幼兒教育隊伍中,幫助幼兒園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觀念。[5]如:B校的C博士和P講師作為園校課題組第二、三負責人,在課題研究的各個階段,多次到幼兒園和教師們做實地交流,緊緊圍繞教師們在觀察能力發展的幾個階段給予及時的分析和指導。雙方積極為合作搭建平臺,保障經費來源,積極做好合作工作的后勤保障。同時,我們鼓勵小組成員申報課題。在園校合作的啟發下,T幼兒園骨干教師自2017年9月以來,在區教育局及省教育學會共申報和立項四個課題,形成你追我趕的科研氛圍。
  3.搭建橋梁,拓展視野
  園校合作的優勢在于資源共享。為更好地進行園校合作,我們從以下兩個路徑搭建橋梁:一是實習平臺,園所的骨干教師作為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導師,在各方面工作上給予指導,為學生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工作室平臺,園所以區級幼兒園工作室為平臺,專家指導幼兒教師從分析量表、建構游戲中的觀察、幼兒思維圖式與學習方式等角度,聚焦觀察目標,輻射帶動同區園所,共同收獲豐富的教研資源。
 ?。ǘ﹦撔隆皥@?;ヂ摗钡挠^察能力提升模式
  1.初探階段——苗圃小組
  面向興趣濃厚但找不到觀察方向和目標的教師,園校成立了苗圃小組。通過支持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內在需求,讓教師保持對觀察的興趣,著力構建挖掘教師潛能的園校合作框架。通過與高校共同探索,發現能力初顯的教師對于觀察活動容易出現“熱情澎湃”但“后勁不足”的情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因為教師對于觀察理念的理解不透徹,存在著主觀臆斷的情況,園校通過園?;ピL、專家授課的形式,幫助青年教師樹立新理念,提升工作能力。完善基礎知識。
  2.迅猛階段——青藍小組
  對于觀察與記錄能力較強的骨干老師,要幫助提升其優勢,探究以構建園校合作為核心的新型研究環境,增加提升觀察能力的實效性。園校成立了青藍小組,為實踐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搭建平臺,通過互動培訓,教師主動學習,積極交流,實踐驗證,有效地提升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創造力。比如:大班的R老師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分析,制作了5S親子手冊; L老師通過觀察建構區活動中游戲糾紛行為的發生及過程,提煉出處理游戲糾紛的策略,共同為教師打造突出個性優勢的培訓方略。
 ?。ㄈ嵤翱梢暱蓽y”的觀察能力提升評價
  園校合作的效果如何,調查研究中見分曉。通過園校雙方的通力協作,對比前測與后測,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關注評價,讓指導效果可視
  在園校合作的過程中,雙方關注了評價主體的專一性,通過自評、互評與他評相結合,有利于收集到豐富完整的信息;評價維度縱向,強調教師自身的縱向比較,重視教師個體的發展。通過園校合作,教師隊伍獲得被重視與關注的積極情感,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6]
  2.關注需求,讓指導結果可測
  園校雙方在指導教師觀察素養提升的同時,關注階段性的不同需求。如,引導教師學習使用觀察工具,指導教師學習白描及細致觀察的文字描述和觀察角度等等。通過園校合作實踐,讓教師在有觀察、會觀察、細觀察三個方面切實突破了原有的認知,效果顯著,為今后的深入探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啟示與思考
  1.合作中的啟發
  通過園校合作的實踐,雙方更加明確了教師觀察能力培養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通過構建高校與幼兒園在教師觀察素養與觀察能力培養的培育鏈,夯實了園所在課程、人力資源、評價方式等多方面的理論基礎及專業認同。豐富了高校在系統教學中的實例驗證,為高校與園所的良好合作提供了實例。
  2.合作帶來的思考
  一是對高校資源的引入,必須堅持“適切性”的目的,真正讓園校合作在文化和交流方面更為融合。二是政府對園校合作的關注與投入,需加大合作的力度與廣度,有利于促進園校合作模式的長期規劃與實踐。三是拓寬合作的廣度和維度,讓教師走進校園,讓專家走近孩子和一線教師,為雙方的合作提供寶貴的資訊,共享課題研究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幼兒教師專業標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S].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2001.
  [2]江艷.幼兒教師觀察能力和指導策略的特點及關系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院,2017.
  [3]吳銘 顧曉東.聚焦核心任務讓“策略”落地生根——六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磨課手記[J].小學教學設計,2018.
  [4]吳亞英:幼兒教師觀察能力現狀調查及問題分析基于江蘇省常州市的調查[N].中國教育學刊,2014.
  [5]邵華云.園校合作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4.
  [6]陳婷.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觀察行為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11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