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寫作不再無“私”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作文似乎是學生們永恒的痛處,每當上作文課時,學生們常常面露怨色,咬筆頭、皺眉頭等窘態足以說明他們的無可奈何。然而,在一次和學生交流的時候,我偶然看到一篇學生的日記,日記寫得很平實,行文非常流暢,全無平日作文的故作扭捏。這讓我沉思久久!
  作文來源于生活。充滿情趣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篇優美的文章,所以寫作必定涉及“私事”,只有肯說“私語”的文章才會有活生生的內容。但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往往過于注重寫作技巧的指導,“一順二真三美”,這些要求很容易讓學生陷入困境,他們往往擠破腦袋在想如何口頭,如何過渡,如何結尾等。這樣,我們怎能期待學生們寫好作文呢?
  一、生搬硬套,不如吐露“私心”
  積累好詞好句是我們在教學中經常要求學生做的一項作業,為的是他們自己在下筆時能用得上,好給文章添彩;但效果卻差強人意。
  有一次我讓學生積累比喻句,其中有這樣一句話:“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苯Y果在一次描寫春天的作文中,幾乎毫無例外,所以的學生都寫到:“春天到了,花兒開了。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逼鋵嵜鑼懘禾斓恼Z句很多,只是教師強制要求記憶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在他們的意識中,老師給的就是最好的,所以用在作文中準沒錯。
  寫作要的是激情,要的是學生真心的流露,只有發自內心的才是最美的。李白有詩道:“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边@首詩提醒我們寫作不能沿襲前人,要有自己的創新。我曾經試著讓學生自己隨便寫,想到什么寫什么,雖然文章不出色,可其中的語句卻頗有意境:“讓擁抱陸地的海洋,不要遺忘藍色的夢想;讓裝點大地的森林,不要脫下綠色的衣裳?!薄梢姾⒆觽儾皇菦]有文采,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開啟其內心的密鑰。
  二、故作方正,不如扯點“私事”
  作文不是生活的再現,而是升華,這就意味著作文必須有理性的成分,要讓學生從其獨特的視角作出思考。因此,許多教師便給作文扣上了“崇高”的帽子,讓學生志存高遠。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學生選擇題材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思考,就有價值。“生活中哪件事有意義,值得我一寫?”這個問題就已經讓他認識到自己的生活是有意思的,雖然這種有意思從人的角度去看,似乎毫無價值,但正是這種“毫無價值”的東西,給學生以快樂,以美的享受,想一想,還有什么比讓人快樂更有價值呢?
  何況我們的學生生活范圍畢竟有限,讓他聽聽英雄故事,學學雷鋒行動或許還可以,讓他寫出那種感人肺腑的文章,他就只能說大話了。合情才能合理,強逼著學生漠視人的復雜性和生活的豐富多彩去塑造高大的形象,只會窒息學生的藝術細胞。所以,與其讓學生去無中生有、胡編亂造,還不如談談他生活中的平淡小事、瑣碎經歷,說說自己的私人見解。就如同《一個難忘的人》不一定非得是舍己救人的張思德,那些生活在身邊的小人物也同樣有可寫之處,只有是來自生活,只有發自內心,都是值得贊賞的。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可作為,我們可以適度地、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有價值的東西,但不能以自己的價值取向刻意為之,應該為學生構建一個交流的平臺,讓他們抒發個人“私見”,在交流互動中碰撞,從而得到有益的啟發。
  三、精雕細琢,不如盡情“私聊”
  許多老師常說:“好的開頭奪人耳目,好的結尾發人深省,好的高潮引人入勝?!币髮W生在作文時要用與眾不同的開篇、含蓄深沉的結尾,所以許多孩子便在這方面下大工夫。
  學生的筆記本上常常見過類似這樣的話:“以聲音開頭較活潑,以景致開頭較優美,以描寫開頭較醒目……”小小的本子上列舉了十余種開頭結尾的方法,以致他們每次寫作文之前,都會仔細地在十余種類型中找很久。這樣的文章就像一個精美的模型,雖然精致卻毫無新意。作文的快樂首先來自精神的愉悅,精神的愉悅來自于無拘無束的灑脫,任何苦思冥想都意味著傷腦筋,意味著心靈的束縛與疲憊,這些都是扼殺學生思維的利器。
  心隨我動,文由情發。讓文思緣著自己的真情吐露而出,閑談私事也許散亂,但未必不是一篇好作文。太講究布局會讓謀篇所束,結果也許出現的不過是生澀之文而已。寫作從“私”處著手,說不定我們的作文教學能從這兒解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17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