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高年級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高年級留守學生的心理、生理變化和形成自我觀念,從而產生了競爭意識,形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本文闡述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的,促進整個班集體的健康發展。談談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建議
一、問題現狀
(1)城鄉結合部留守兒童現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使得很多家長雙雙長年外出打工,不得不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到了祖父母身上。這種隔代教育存在著以下弊端:一是極端溺愛遷就孩子,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產生,遏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展;二是祖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很少接觸新事物,影響了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孩子良好個性品質的建立;三是管不了孩子,對孩子放任自流,任由孩子整天看電視、進網吧、游戲廳或到外野逛。
?。?)學生的自主意識現狀。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雖然很稚嫩,但是他們已有了一定的心理成熟度,他們渴望得到公平的待遇,并且有自己做事標準和想法;他們渴望表現自己自主獨立的一面,并且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他們開始發展自己的朋友圈,樂意與更多的伙伴交往,他們不喜歡和家長溝通,喜歡把自己的小秘密分享給好朋友。在這種狀態下,他們希望得到尊重,并且和家長平等的交流和溝通。因此他們常常會質疑教師和家長的指導,并且提出自己的獨立看法,出現了頂撞家長和教師的行為,為班級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1)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個性。人到老年格外疼愛孩子,并且容易陷入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之中。同時面對的是第三代獨生子女,老人心理上會有一些顧忌,怕出差錯遭兒女責怪。于是老人們總讓孩子處于說一不二的核心位置,事事依著孩子,處處圍著孩子。孩子有了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也常會無原則地得到滿足。
(2)祖輩深受傳統思想的束縛,接受新生事物較慢,影響孩子創新個性的形成。在與孩子相處時,不善于運用科學的、創造性的方式引導孩子,對于孩子出現的諸如破壞行為、嘗試行為等一切具有冒險和創新性的探究行為,總是急著加以阻止。
(3)教育意識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當使孩子錯失了形成諸如愛勞動、謙讓等優秀品質的良機。父母在教孩子知識、滿足孩子要求時,往往考慮這樣做對孩子的個性成長是否有益,能否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當孩子與同伴交往出現糾紛時,祖輩總是從自己孩子的“利益”出發,想方設法為孩子討回“公道”。
三、幾點建議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揮其教育優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孩子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促進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加強與代管家長、學生監護人溝通聯系。。加強與代管家長、學生監護人溝通聯系,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給留守學生多一份關愛,每周至少與留守學生交談一次或者通過書信方式傳達學生的心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家長定期通一次電話,督促家長及時了解學生近期的學習生活情況;注意對留守學生隱性、顯性的心理問題品行習慣給予正確的引導;有意識地讓其走出自己的內心,走向同學、走進集體、走近親人。
通過家長會、家訪、校訪等代管家長進行培訓、指導,向代管家長詳細說明了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項,引導他們正確地教育留守學生提高代管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一是對看電視、電子產品的控制。讓他們看一些關于大自然探險方面的、介紹各種科普知識的節目,科幻類的節目,但每天不宜超過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訂看電視的規則。大家共同遵守,不能違反,如果孩子違反了,就要受到懲罰。二是督促學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讓孩子多接觸書,成為書的朋友而不是強迫去讀,讓他們感受到讀書的快樂。三是要把握好小孩的消費,應該從家庭的承受能力,對孩子的實際用途等綜合考慮,而不要想當然的一味滿足他們的需求,滋長攀比。
?。?)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一是關心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日常教學和生活中可以通過巧妙的贊美和表揚方式跟他們教育和溝通;這樣可以讓他們找到學習和生活的自信。平時對他們的錯誤需要巧妙的處理,讓他們既認識到錯誤,又開心的改正。當學生犯錯誤時盡量避免傷到孩子的自尊心。對于性格不同的留守學生,需要應用針對性的、符合學生特點的學習生活方式。
二是做思想工作要讓事實說話。高年級留守學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時要注意藝術性,既要擺事實又要講道理。反之,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學生會容易接受,使他們從生活中的迷茫中擺脫出來,這有利于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
?。?)建立競爭機制,創造競爭氣氛。開展競選班干部和學習、紀律、衛生、體育等項目的競賽活動,能激發學生高漲的積極性,把學生的時間精力吸引到校園、班級學習、思想的競爭中,減少他們與社會不法分子混在一起的機會。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理協調能力,在有條件情況下,應當給每位學生輪流擔任班干部,讓他們都有擔當意識、具備統籌協調能力、知道如何換位思考等。
總之,做好留守學生教育需要留守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力量三方共同配合,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班級管理效率,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的,促進整個班集體的健康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1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