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籃球教學中運動技術技能運用的和諧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根據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論以及《課程標準》的精神,需要對籃球教學進行重新審視。以《籃球體前換手變向運球》一課為例,對無助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夠,導致技術動作教學落實不夠。那么,如何提高籃球運動技能水平和運用能力呢?筆者認為應該從“技術、組合、運用”為體育課堂的導向,結合體能,融入運球,過人技術運用,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籃球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技術  技能  組合  運用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a)-0140-02
  1  技術、技能、運用三者之間相輔相成
  動作技術指完成體育動作的方法,是運動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運動技能又稱“動作技能”指人體運動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專門動作的一種能力。運動技能包括運動技術和運動戰術。運動戰術包括戰術形式、戰術行動、戰術運用,根據以上可以理解為,運動技能是基本技戰術學習和技戰術教學運用的實施過程。
  2  如何讓技術、技能、運用三者有效地整合
  2.1 注重教材與學情的分析
  從動作技術層面來分析,要求教師要對技術深入研究,選擇教學內容為技術準備。體前換手變向運球技術是籃球運動中運用較為廣泛而且常見的一種突破技術,從在比賽的實用性講,具有動作敏捷、隱蔽突然,容易與其它籃球動作銜接的特點對學生的運球突破能力、控球能力和手腳協調配合能力要求較高,這是在比賽中運用最為廣泛的運球突破技術。同時,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也有很大的幫助,比如靈敏度、協調度、柔韌度。也能通過這一技術的學習,在擺脫防守方時獲得成就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及團結協作精神,從而形成終生體育鍛煉的意識。
  本節課學習的籃球體前換手變向運球技術主要通過轉體、探肩、跨步、換手及加速擺脫的動作從而擺脫防守,具有較高的練習價值。從學的角度來分析,要充分了解學情,來確定教學難度和適合學情需要的動作技術教學。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選項班的學生,對籃球的熱愛是強烈的,具有一定的求知欲和模仿能力。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在技術、技能上允許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進行分層教學。學生前面已學過無人防守時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時手按拍球的部位及方向,大部分學生能夠完成無人防守下的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2.2 基于教材,突出重點
  技術教學的開展要依托教材,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準確把握重、難點,從本課的體前人球反向改變的教學中發現,多數學生出現手腕帶著球做蹬跨同步練習,而不是瞬間按拍反彈方向,可見,建立學生改變球和人的方向變化和控制球的能力水平,是學習該項技術的關鍵。
  2.3 籃球組合技術的重要性
  組合技術是指在運用技術動作過程中,按照一定的形式和要求,將兩個以上的技術動作組合運用,形成完整的技術動作整體。本節課在組合內容上選擇了,運球過障礙物結合投籃、運球結合跳投。但在上課中,缺乏目標性,在掌握“一蹬、二跨、三轉體”的基礎上,通過“鉆”模型和“貼拳擊柱”,達不到技術教學效果,技術關鍵在于當球反彈瞬間手腕稍外翻按球拍右側變向,同時蹬地、跨步、轉體、探肩換手加速。在學生已不滿足消極防守和繼續過障礙物練習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嘗試急停急起和體前換手變向運球等組合練習突破積極防守隊員。體前換手變向運球技術很少涉及到單個動作使用,實戰中運用比較多的是組合。讓學生嘗試將組合動作運用于比賽中,比如三打三比賽中,防守隊員消極防守,比賽時規定運用假動作結合體前換手變向運球突破、急停急起結合體前變向運球突破等,突破之后根據臨場狀況可以急停投籃、運球上籃或傳球。使單個的技術向組合技術轉化。
  3  出現易犯錯誤如何來糾正
  筆者認為體前變向換手運球,雖然十分實用,但對學生的運球突破能力、控球能力和手腳協調配合能力要求很高?,F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以運球隊員右手運球向對手右側突破為例,針對初學者易犯的技術,做一些概述。
  3.1 掌握好預備姿勢和距離,這是運球突破的條件
  正確的姿勢是略屈膝,挺胸抬頭,做好護球動作,以便隨時做出反應,即傳球(單手)、運球和投籃“三威脅”姿勢,持球時,隨時隨地讓自己的姿勢保持在可以切、投、傳的狀態,持球隊員與防守者的距離應保持在一米左右。若離太遠,下一步進攻受阻;若離太近,變向時,易被斷球。
  易犯錯誤:(1)運球時低頭彎腰,重心高,左臂也不屈肘保護球。(2)與防守者的距離掌握不好。
  3.2 利用假動作迷惑對手,這是運球突破的前提
  只有做到“假動作逼真,真動作迅速”,當觀察對方重心改變時是你最好的突破時機,才能在瞬間完成真假動作的轉換。
  易犯錯誤:(1)做假動作時,身體重心沒有落在右腳上。(2)不能靈活運用變向突破或順步突破。
  3.3 變向時球的運行路線,這是運球突破的保障
  球的理想運行是在身體前劃出一道弧線,體側運球—球下墜到一定高度—運用手腕爆發力把球運向另一側—另一只手接球。易犯錯誤:(1)拍球的部位不正確,球的落點掌握不好。(2)球變向后,左手不主動迎球和不往身體左側拉球。
  3.4 上步、側身探肩保護好球,這是運球突破的重要環節
  上步,即跨出的右腳放在對方右腳的外側,隨之重心迅速前移,搶占有利位置,便于超越對手。左腳的膝關節要保持彎曲,以便第二步的蹬地加速。第一步過人時要記得壓肩,讓自己的肩膀與防守者的肩膀平行,并且把重心壓低。側身探肩,隨著右腳的跨出,突破隊員上體要前傾,同時轉體探肩、緊貼防守者,及時搶占有利的空間位置,利用跨出的右腿、前伸的右臂和上體的轉體探肩來保護球。
  易犯錯誤:(1)變向時身體重心高,右腳上步慢。(2)換手后沒有及時跨步側身保護球,被搶斷。
  3.5 推放球加速,這是運球突破成功的關鍵環節
  在突破蹬跨、轉體探肩的同時,左手迅速將球向左前下方推放,球的落點應在右腳左側稍前方。加速瞬間右臂前伸、擺臂(但不準用手拉人),超越對手。易犯錯誤:(1)球的落點沒有放在右腳左側稍前方。(2)加速慢。
  4  結語
  通過上述案例的分析,筆者認為學生只有通過反復練習、熟練掌握后再應用到實戰中,才能真正體驗到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攻擊性和實用性。但是在比賽中,還需要與其它技術相結合。如突破成功后,若對方補防或協防時,應果斷選擇投籃或分球。學生要做到這一點,不但要有熟練的支配球的能力,而且還要有良好的籃球意識??傊?,要讓學生在練習中學好技能再教戰術,再在比賽中運用,真正體驗籃球的樂趣,從而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林思超.運用互動教學提高高中籃球教學實效[J].黑河教育,2015(12):20-21.
  [2] 王成.基于運動技能“會能度”視角下的技、戰術教學關系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1(10):93.
  [3] 徐惠春,錢南陽.“先教好技術再教戰術”教學思路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1(10):9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3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