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多樣教學法在武術訓練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武術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改革,其訓練方式也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在武術訓練當中,教師通過合理運用多樣教學法,不僅會有效提高武術訓練效果,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武術能力和水平。為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等,以武術的基本特征和多樣化教學在武術訓練中的作用為切入點,對多樣化教學在武術訓練中的具體方法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多樣  教學法  武術訓練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a)-0032-02
  武術是在古代戰爭中逐漸傳承下來的一種技術,既可以讓人們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也可以讓人們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進行一定的自我防御和保護,武術的學習也是對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種傳承和發揚。武術這項運動使用的年齡段跨度較大,一些動作的技術性較強,沒有示范學起來會比較困難,所以在現階段的武術訓練中,教師應該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對動作的接受能力調整訓練方式,應采用多樣化教學法,來充分發揮出武術訓練的作用。
  1  武術的主要特征
  1.1 技術性較強
  武術動作中不僅包括搏斗運動,還有形式多樣的套路動作,技術性相對較強。雖然當前武術訓練也是較為常見的體育運動訓練的一種,但是武術訓練與一些普通的體育運動訓練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點,如武術與跑步、羽毛球等體育訓練相比,武術訓練會對練習者的技術要求較高,每一個武術動作都有詳細的分解和特有的技術支持,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武術技術知識,在訓練當中就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進而達不到提升身體素質的效果。
  1.2 適應性廣泛
  武術訓練的內容和形式是多樣的,包括不同的拳種和套路動作,針對不同年齡段的練習者有不同的動作結構,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身體狀況選擇相應的武術動作訓練,比如:老年人可以選擇太極等節奏相對緩慢的拳種,而身體素質較好的年輕人可以選擇一些運動量大的武術動作,也正是因為武術動作的種類繁多,使得武術的適用范圍相對比較廣泛。
  1.3 傳播民族精神
  武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體育運動,能夠展現中華力量,弘揚民族精神,通過吸引越來越多的練習者能夠進一步傳播中華民族的武術文化,《少林寺》《霍元甲》等電影的播出也讓很多人產生了對練習武術的興趣。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大國之間的友好交流次數增多,武術也就作為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部分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2  多樣化教學在武術訓練中的作用
  2.1 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武術的表現形式比較多樣,在訓練當中其技術動作相對復雜,所以在一開始接觸武術訓練時,很多練習者對武術訓練失去興趣,不能投入全部的精力在武術訓練上,這樣十分不利于武術文化的發揚和傳播。多樣化教學方法能夠對武術訓練的技術動作進行一定的分解練習,通過教師示范和多媒體資源的生動展示,來激發學生對學習武術的興趣,此外學生還能夠在課下進行相關技術動作的練習,通過練習進行動作的鞏固,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2.2 對技術動作有深刻的理解
  武術訓練對練習者的技術性要求較高,很多技術動作的難度較大,所以僅僅通過表面的示范和練習,學生是無法深刻體會到武術運動的精髓的,這樣不利于學生對武術動作的熟練掌握。而多樣化教學采用,教師可以通過對技術的拆解教學,讓學生能夠對武術訓練技術動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對技術動作進行聯系,通過視頻教學使學生更加熟悉技術動作。
  2.3 營造和諧輕松的訓練氛圍
  對于武術這種技術要求較高的運動,在練習過程中相對于普通的體育運動會更加困難,這需要學生首先能夠順利完成整套技術動作,然后再根據教師的示范對動作進行記憶,課下還需要對一些難度較高或沒有記憶點的動作進行反復練習,這樣容易使學生感覺枯燥,而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為學生營造出和諧輕松的訓練氛圍,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
  2.4 適當創新教師訓練方式
  多樣化教學在武術訓練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動作記憶困難,僅僅依靠教師在課堂的動作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很少有教師會在課堂上為練習者留下消化課堂內容的時間,在課后學生又得不到專業的指導,導致很多技術動作并不標準,而多樣化教學能夠適當創新武術訓練的方式,不再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而是讓動作記憶的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具體,大大提高了訓練效果。
  3  多樣化教學在武術訓練中的具體方法
  3.1 分解教學法
  一般來說,教師過于注重動作的整體效果,忽略細節動作的展示,所以在多樣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整套動作進行劃分,在教學之前做好詳細的計劃,盡量保證實際教學過程是按照計劃進度進行的,此外,教師還應該將一些復雜且困難的動作進行分解,讓學生更多地注意到動作的細節部分,以便更多的學生能夠掌握動作的練習要點,有利于整套動作的練習。
  3.2 生動講解法
  在傳統的武術教學模式中,教師十分注重課堂的實踐過程,很少會有教師給學生講解動作的來源或者一些較難動作的細節之處,不利于學生對動作進行深度理解,針對這種教學現狀,教師應該采用生動教學法,通過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資源將動作直觀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明白哪個動作需要哪部分肌肉群發力,從而更快掌握動作要點。
  3.3 教師示范法
  在武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示范也是一個相對重要的因素,學生最初對整套動作的印象就是通過教師的示范而來的,所以教師應該合理利用示范法進行教學,示范法共有兩大類,分別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教師示范法包括整體和分解動作的示范,首先讓學生大體了解整套動作,接著再對細節之處進行展示,而學生示范法能夠讓學生及時意識到自己的動作存在的問題,大大提高武術訓練的效率。
  3.4 自主練習法
  教師在武術教學中大部分起到引導作用,學生通過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并加以練習才是教學過程的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足夠的練習時間,在課堂上能夠得到教師的專業指導,學生能夠及時發現自己動作的不規范之處,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加以改正,這樣的練習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動作的記憶,以便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4  結語
  武術是我國國粹,中華武術作為我中華民族特有的一項運動,人們對它的學習不僅在提升身體素質方面有比較重要的應用,還能夠使訓練者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在武術訓練當中,教師應該通過對武術技術動作進行分解教學和詳細示范,并對一些重要知識進行生動的講解,采用多樣教學法盡量調節武術訓練的氣氛,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武術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一些難度較高的技術動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不斷推進武術訓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克昌.高校學生武術訓練中運動損傷的成因與對策研究[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3(1):123-126.
  [2] 崔建國.互聯網視域下大學武術教學改革研究[J].運動,2018(14):93-94.
  [3] 龐博.尚武精神下的高校武術教學課堂重建[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5):69,89.
  [4] 李佳靜.文化傳承視域下高校武術教學的反思[J].運動,2017(9):95-96.
  [5] 陳紅梅.武術精神的內涵及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聯性分析[J].運動,2017(4):137-1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3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