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讓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筆者試圖從評價的重要性、如何評價、激勵孩子等方面談一談對“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一觀點的看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自信;多元化;激勵
在語文教學中,有的老師不能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對學生有焦躁情緒,尤其是習作教學,經常是生搬硬套,習作評價單一、呆板,功利思想較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寫出的習作千篇一律,缺乏活力。作為小學語文老師,要痛定思痛,先從教學評價入手,要看到學生發展的一面,對學生的評價要表揚多于批評,讓學生產生學習上的自信心。
一、建構高架橋式評價,呵護學生心靈
不再僅僅用考卷、作業來簡單地評判孩子的習作水平,而是注重多方面、多渠道的評價。
我不把評價的眼光局限于習作教學上,只要能促進學生習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方式、活動,我都會給予正面引導和評價。我給每個學生建立了學習成長記錄袋,只要是記錄、見證自己學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的物品,都可以放進去,其實這些也可以作為作文素材的一個積累。有的學生把自己最得意的試卷放進去,有的是自己心愛的畫作,有的是自己的優秀書法習作,內容是自己抄寫的古詩、詩歌或名人名言、優美句子,有的是默寫生詞或課文滿分的默寫紙,有的是老師親手制作的獎品——寫有老師祝福的書簽,有的是自己得到的表揚信、獎狀,有的是被老師范讀的日記或作文的打印稿……記錄袋里有一張記錄表格,上面記錄著每一份物品放進去的時間、原因及收獲,沉甸甸的袋子里盛滿了學生的自信和成功,更飽含了老師的鼓勵。
除了記錄袋評價,我還給學生的學習習慣評星,一般學習習慣好的孩子習作能力也較強,我制定了表格獎勵,從文明、衛生、聽講、守紀等方面評價,每天評一次,一周總結一次,評選出優秀隊員,被評到的學生可以滿足自己一個愿望,如可以優先當班主任小助理或值日班長,有幫同學批改作業的機會,得到一本課外書等不同獎勵。獲獎的學生會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包括課外閱讀、習作等方面都會給其他學生起到標桿作用。綜合性評價側重課內、課外并重,課上、課間并重,語文課、其他課并重,學生的努力程度和考試成績并重……
學生看到老師看待他們的眼光不再是一成不變,而是充滿期望和靈動的,他們的心靈也開始慢慢放飛。
二、評價主體多元,激發學習熱情
平時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來自老師的評價。我深感一個人的精力和力量是有限的,無論我怎么賣力地工作,許多學生似乎都不為所動,依然我行我素,學習態度不端正、認真。有的學生天天不完成語文家庭作業,有的學生作業本上的字跡十分潦草,不堪入目。發火、吼叫、拍案而起,成了我的家常便飯,如此只能徒增自己的煩惱,對學生行為的改變并不能起到威懾和促進作用。以往都是家長簽個名字就完事,這次,我讓家長針對孩子每天完成作業的態度、方法、效果進行小結,用評語的形式寫在學生抄寫的家庭作業記錄后面,寫完再簽名。
剛開始,有些家長不配合,不肯寫,但我堅持給有家長評語的家校聯系本寫我的評語,有時是:您寫出了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殷殷期望!有時是: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督促孩子認真完成作業,向您學習!有時是:在您的鼓勵下,孩子的作業已明顯好轉。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寫更多的文字,我就畫星,寫得特別好的評語,我就畫五顆,寫得很好的就畫三顆,寫得一般的就畫一顆。漸漸地,一些對此做法持反對意見的家長,也陸續加入了為自己孩子寫評語的行列中來。他們的評語書寫或瀟灑或娟秀,或工整或潦草,內容或激昂或淳樸,或理性或感性,不管寫得好與否,一段段話語無不透露著一位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最真實的心聲。從他們的評語中,我讀到了許多學生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愛心、耐心和恒心,也品出了他們的眼界、理念和智慧。
除了讓家長參與教育教學管理,為學生寫評語,我還挖掘家長資源,強化學生的習作指導。正是有了家長的正面評價、引導以及無私的付出,許多孩子的行為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平時調皮不好好寫作業的孩子開始變得積極向上了,上課更專心了,作業書寫更認真了。平時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在校表現得更出類拔萃了,也更有勁頭了。怕寫作文,每次習作練習都亂寫一氣的孩子也開始規規矩矩地寫作文了??梢哉f,在家長的督促和鼓勵下,他們各方面的進步是可圈可點的,許多孩子還愛上了作文。
我還鼓動同學之間互相評價,他們形成互助合作小組,一起討論、學習,每次學習環節結束后,我都要讓孩子互評一下,了解孩子的學習現狀。同學們之間可以互相在日記本、作文本上留下自己的評價。我發現,同伴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在學習伙伴的影響、帶動下,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學得知識,習得能力,尤其是后進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其學習自主性更強了。
三、常用正面激勵,學生有自信
我深知,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對于學習水平暫時落后的孩子,不能以分數論英雄。對學生評價要由甄別功能向激勵功能轉變。不能用老眼光看學生,而要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如在備戰區整班習作過關比賽的過程中,我努力捕捉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并創造性地運用激勵性評價。小熙是那學期剛轉來的孩子,單親家庭,表現和學習都很不盡如人意,當時,我對他的習作能力最揪心,我擔心他無法過關。那段日子,我每天把他留下來單獨輔導,先把主題和提綱說一說,再一句一句地教他說和寫,不會寫的字手把手地教他寫,或者給他寫范字,讓他照著寫。為了激發他習作的興趣和進取心,我努力激勵他:“嗯!你看,這個字寫得很好!”“這句話寫得比以前有進步了!”“寫作文并不難,老師相信你一定會給學校、班級添光彩的!”……除了語言激勵,我還獎勵他鋼筆、橡皮、課外書等。全班學生都感覺到了他驚人的變化。令人欣慰的是,那次作文過關測試,我班取得了很大進步,全部順利過關,還有部分孩子達到了優秀水平。我一顆懸著的心也終于落了地。
總之,科學的教學評價可以通過反饋對教學活動實施監控,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從而實現導向、診斷、預測、激勵、交流的功能,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3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