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生英語課程的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一定的語感并規范發音標準?,F在推崇的自然拼讀法,是從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人教版教材特點出發,根據26個字母以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直接拼出單詞的一種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自然拼讀法,便于教師運用多元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音形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使師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寓教于樂,教學相長。
【關鍵詞】自然拼讀法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 實踐研究
【課題】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GS[2018]GHB3631)。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01-02
詞匯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材特點,改變傳統的、反復單調的操練模式,設計出多方位、多角度(注重聽、說訓練)、多形式(音形對應游戲教學;單詞拼讀大比拼;音素拆分拼單詞)等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自然拼讀模式,使學生能夠根據字母的發音,快速地將單詞的音和形結合起來,靈活掌握英語單詞的發音規律。那么,教學中,如何運用自然拼讀法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呢?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趣味字母教學,培養音形意識
低年級是學生接觸英語的初級階段,更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字母學習作為英語學習的敲門磚,一定要在前期發揮它的趣味作用。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注重把字母名稱和字母發音結合起來,把字母學習與語音意識結合起來,逐步培養學生的音形意識。教學中,教師可設計一些有趣的TPR、肢體語言、簡單的簡筆畫、剪紙、歌謠、歌曲等活動,讓學生通過聽音,模仿、練習,來鞏固字母的名稱音。
二、探究拼讀規律,提高拼讀能力
中高年級的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語音滲透,對拼讀已經有了一定基礎。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注重遵循音、形、義相結合的拼讀原則,引導學生探究拼讀規律。
1.遷移漢語拼音,掌握輔音字母發音。英語字母中輔音字母的發音與漢語拼音的聲母幾乎接近,教師可通過漢語拼音的正遷移法讓學生快速掌握輔音字母發音。但是,學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通過發音,讓學生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例如:漢語拼音聲母有一個延長音(如:bo),而英語字母的發音只是一個音素,干凈利落(如:b)。
2.總結歸納元音音素的發音規律,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單音節單詞是由一個元音與單個或多個輔音字母組合而成的,元音是單音節單詞的核心。
而雙音節是由兩個元音與單個或多個輔音字母組合而成的,前面的元音字母發字母本身的音,末尾的e不發音。通過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力爭做到舉一反三。
3.認識特殊單詞,強化單獨記憶。英語單詞中有80%的單詞符合自然拼讀規律,還有20%的單詞不符合拼讀規律,如:give、have、some、put等。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認識讀音規律的同時應記住一些特例單詞。
三、強化拼讀規律,體驗拼寫樂趣
拼寫,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它必須建立在會聽、會說、會讀的基礎上,當學生掌握了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后,教師便可以指導學生將音轉換成形,快速寫出單詞。
1.聽音、辨音。運用自然拼讀寫出單詞的前提是聽音。只有準確的聽清各個部分的發音,并將自然拼讀中所學的發音規則轉化到字母及字母組合的識別中,才能寫出單詞。練習中,教師可以慢慢讀出一個單詞,讓學生聽清單詞中所含的音素,再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辨別單詞中含有的音素。如:farmer這個單詞,有幾個音素?分別是什么?
2.聽音、寫詞。當學生能準確說出單詞中所含的音素后,便可以把聽到的音轉換成形,寫出來。從簡單的單音節過渡到多音節單詞的拼寫、這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一旦學生掌握了這個方法,記憶單詞的能力就會大大地提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拼寫樂趣,規范學生的語音意識。
通過實踐研究,發現運用自然拼讀法教學詞匯,難度低,效率高,便于教師運用多元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音形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不完善。希望在今后的實踐與研究中,不斷完善,探索出適合本校發展的、科學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自然拼讀教學模式,將自然拼讀法普遍且靈活的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讓枯燥乏味的單詞變得簡單,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師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寓教于樂,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叢全榮.修訂版PEP三年級上冊Letters and sounds板塊教學建議,2014
[2]高付琳.淺談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思路,中學生英語,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6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