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活動·探究”單元教學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出現不少亮點,“活動·探究”單元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初中語文教材全新的一種單元組織形式,無論在教學方式上,還是學習方式上,“活動·探究”單元都帶來了巨大的轉變。筆者以“演講”和“新聞”這兩個“活動·探究”單元為例,探索“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活動·探究’單元教學”這一問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 活動·探究 部編本 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41-01
“部編本”的出現,宣告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成為改革的熱點?!安烤幈尽背踔姓Z文教材正好在語文核心素養背景下誕生。
正如“部編本”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所說:“這套教材重新確定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落實那些體現語文核心素養的知識點、能力點。”“‘部編本’語文教材就已經在努力建構適合中小學的語文核心素養體系。但這是‘隱在’的,不是‘顯在’的。”[1]語文核心素養在“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哪些隱性的存在呢?“活動·探究”單元就是之一。
“部編本”在八上冊設置“學習新聞”、下冊設置“演講”兩個活動探究單元,九年級上冊設置“現代詩”、 下冊設置“戲劇”兩個活動探究單元。這四個單元是全新的單元組織形式,這種形式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一、以任務為引領,學生自主閱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盵2] “活動·探究”單元體現新課標的精神,主張學生自主學習,在每個單元前都設置了自主學習的“活動任務單”。每個“活動任務單”列出三個任務,如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活動·探究”列出任務單:任務一:學習演講詞;任務二:撰寫演講稿;任務三:舉辦演講比賽。無論哪個任務,自主是“活動·探究”的本質。
學生在這些任務為引領,自主閱讀課文,并借鑒課文構建知識。如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活動·探究”新聞單元,學生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閱讀《消息兩則》、《首屆諾貝爾獎頒發》、《“飛天”凌空》、《一著驚海天》,掌握消息、新聞特寫和通訊的特點,領悟新聞寫作的“六要素”和“倒金塔式”的結構,鍛煉捕捉新聞線索,抓住新聞熱點的能力,提高策劃組織,分工合作,交流溝通的能力。學生通過這四篇課文范文的學習,掌握新聞寫作的方法,自主構建新聞知識體系。
學生在“活動·探究”單元的學習過程中,以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為主,用這種學習方式建構知識體系。新課標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盵2] “活動·探究”單元的設置促成教師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與傳統教學方式形成互補;促成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改變被動學習的方式。
二、以活動為主體,學生自主實踐
新課標指出:“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善于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盵2]活動是“活動·探究”單元最主要的特征。“活動·探究”單元通過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習語文,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
“活動·探究”所選擇的新聞、演講、現代詩、戲劇等內容,相對傳統單元難度不大。學生利用任務說明、旁批、補白、技法點撥等即可基本理解相關知識點。
“活動·探究”單元以活動為主體,學生自主實踐。如新聞單元中任務二:新聞采訪。新聞采訪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整合讀寫聽說等語文能力。筆者組織學生先學習任務說明,按照任務指引分組自主實踐。即學生事先熟悉采訪的一般方法和步驟之后,分組確定采訪對象,制定采訪計劃和簡要的采訪提綱。小組分工協作,對人物進行采訪。
三、以探究為內核,學生自主寫作
“活動·探究”這一名稱中,除活動外,還有“探究”這兩個字。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除了綜合性學習外,“活動·探究”單元是學生探究學習的陣地。
如“活動·探究”新聞中,學生自主完成前面兩任務后,結合技法點撥:怎樣寫消息,自主探究寫消息的寫法,并進行自主寫作實踐。如筆者要求每個學生寫作一則校園消息。
總之,“活動·探究”單元以任務為引領,學生自主閱讀;以活動為主體,學生自主實踐;以探究為內核,學生自主寫作?!盎顒印ぬ骄俊眴卧鳛椤安烤幈尽毙旅婵?,成為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主要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3-11.
[2]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J].語文建設,2012(5):67-9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