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語文的審美教學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課程通過優秀的文化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并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基本能力,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審美教學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以來,審美鑒賞與創造就成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基本結構的組成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必須緊隨時代的發展,重視語文的審美教學,挖掘語文審美教學的途徑,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落實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使學生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涵養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掌握文化知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一、發現語文課程之美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教師幫助學生發現語文課程之美是進行審美教學的前提。
 ?。ㄒ唬┪淖种?
  文字是承載語言的符號,蘊含一定意義與審美價值。魯迅先生曾說過漢字有“三美”,即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漢字通過聲、韻、調的和諧組合創造出音律美,比如陰平平緩穩重、陽平歡快輕揚、上聲婉曲上舉、去聲低沉利落,四聲的循環往復使文章仿佛名家彈奏的變奏曲。
   漢字中許多對稱結構的字形,反映出中國文化獨特的審美思維,如“林”,雙木為林;“從”,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隨謂之從;“炎”,一火之謂火、火多謂之炎。這些由兩個完全相同的字符組合而成的字體,產生一種新的意思,給人帶來審美的愉悅。同時,漢字以線條為基本組成部分,橫豎撇捺折點,不同的線條,不同的結合,使靈活之中顯得穩重,對稱之中表現和諧,漢字線條的這種獨有的特征使漢字有一種讓人賞心悅目的美。
  一個漢字也傳遞著一首詩的意境之美。例如“春”字,甲骨文字形,從艸(木),草木春時生長;中間是“屯”字,似草木逐日破土而出,春季萬木生長。一個“春”字,將旭日東升,綠草萌發,大地回春之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每一個漢字都散發著生命的氣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為學生傳授漢字美學知識,從而使學生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發現文字之美。
  (二)語言之美
  文學是借助語言來雕塑描寫的藝術。語言是美的核心,一篇好的文章總有一些言簡意賅的語言,要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體味、琢磨語言,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語言之形象美。所謂形象美,是說美借助抽象的、概括的語言喚起讀者的聯想和想象,從而顯現為生動、具體,為人的感官所接受和感知。形象美往往借助多種形象化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更好地表情達意,給人以形象生動的美感。如莫懷戚的《散步》中:“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薄拔液湍赣H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些語句,句式整齊,富有對稱之美,兩句相互映襯,很有情趣。
   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語言之色彩美。語文教材中有大量體現語言色彩之美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中:“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從色彩的角度,作者將桃花、杏花、梨花描繪得多姿多彩,鮮艷奪目,充滿生命的芬芳,也使整幅春景圖的色彩更為豐富、潤澤。
 ?。ㄈ﹥r值觀之美
  語文課程致力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語文教材的編寫也緊密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文質兼美的選文中發現中華傳統文化之美、發現文章的價值觀之美。
   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大國,有著燦爛的傳統文化。同時,中華文化是最富有價值觀教育功能的文化。比如傳統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頑強抗爭精神;“力行近于仁”“行重知輕”的知行合一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追求真理、勇于奉獻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愛幼倫理規范等,對現代人價值觀的塑造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發現革命傳統之美。部編語文教材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既有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領導人的作品,也有反映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如狼牙山五壯士、江姐、黃繼光的事跡等。初中教材中有《紀念白求恩》《回憶我的母親》等革命題材的選文30多篇。戰火紛飛的年代雖然遠逝,但革命戰爭年代的優良傳統是全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應該被生活在和平時期的學生去發現、去繼承、去發揚。
  二、欣賞語文課程之美
  學生發現了語文課程之美,知道了語文美在何處,教師還應該教會學生欣賞語文課程之美,教學生用欣賞的方法把發現的語文之美表述出來。
 ?。ㄒ唬┤宋锩鑼懼?
  語文課文中那些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是通過恰當的方法塑造出來的。例如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這些描寫方法刻畫了人物的性格,使作品中的人物鮮活了起來。作者對人物容貌、姿態、服飾的描寫可以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如個性化的動作描寫展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個性化的語言描寫表達了人物情感,深入剖析人物的內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爭等,更能挖掘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了這些人物的描寫方法,語言在學生的眼前就靈動了起來,學生的欣賞品位也就有了提高。
 ?。ǘ┚拔锩鑼懼?
  朱自清的《春》使人嗅到花的香,聽到鳥的鳴,觸到風的柔,感到草的軟,看到盎然春意;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使人感受著北方冬天溫晴的韻味;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使人在美麗的景色中感受著愛國的激情。這一切美景都是文字,或通過修辭調動你的想象,或通過感官使你身臨其境,或通過整句散句多樣變化,或動靜結合,或虛實相生,富于表現力的語言使多彩多姿的自然景物在美麗的方塊漢字間展現。這些不僅使教師和學生共同領略著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奇偉風景,更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   三、創造語文課程之美
  這里的創造主要是指創作,多指撰寫文章或創作文學類作品。從這點來說,語文教學也應該完成培養學生創造美的任務,達到語文審美教學的最終目的,即學生能夠自主地寫作、表達。
 ?。ㄒ唬懽髦?
  新課標指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展書面語言運用能力?!笨梢?,新課標明確了寫作的兩個特征。
   第一,真情實感之美,即寫作要表達的是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而不是別人的。內容真實,寫自己的見聞經歷;感受真實,寫自己對生活的所思所想,不“克隆”他人的好作文;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流露的是發自內心的感情,而不是為了寫作虛擬的情感。當然,表達真情實感并不是原始情感的實錄,它和適當的選擇加工并不矛盾,因為寫作之美需要的是健康的、積極的情感。
  第二,語言運用之美,即恰當地選擇表達方式,合理地安排先后順序,清楚地表達意思,豐富地表達內容,巧用聯想和想象,力求表達有新意。用美的語言寫美的生活,讓美的生活在生命中留下印記,用語言創造更美的生活,這也許是語文學習的真諦。
  (二)口語交際之美
  交際,即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通常指兩人及兩人以上通過語言、行為等表達方式進行交流意見、情感、信息的過程。新課標指出:“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睘榇?,教師要創設口語交際訓練的活動,如師生問答、生生討論、演講展示、活動籌劃等,這都會給學生提供口語表達的平臺。學生逐漸懂得:美的交際是文明得體地交流,美的交際是耐心專注地傾聽,美的交際是突出要點地講述,美的交際是自信負責地表達。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理念的背景下,在目標的設計著眼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的要求下,教師要提高對語文學科審美教學的了解,把握初中語文審美教學的主要內容。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學會感知、鑒賞和評價美,并掌握美的創造方法,促使學生創造力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鐘歡倫.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語文的審美教育研究[J].教師博,2016(11).
  [2]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盛夏.論漢字的造型與審美[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6).
   [4]俞英.以想象為基點提升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現代交際,2018(12).
   [5]沈艷.初中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的有效融合[J].教書育人,2018(11).
   [6]馮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中小說的審美教學探微[J].中國校外教育,2018(1).
   [7]柳明杰.探究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策略[J].漢字文化,2018(10).
  (責任編輯:孫麗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1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