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順應世界教育的潮流,適應我國教育改革,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必須充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目前,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僅體現在基本素質上,而且包含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高中階段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分以下幾個方面:發展與提升思維、運用與構建語言、創造與鑒賞審美、理解與傳承文化等等。
【關鍵詞】高中語文 核心素養 培育路徑 實質內涵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33-02
在全球教育面臨著挑戰的背景下,核心素養被提出,它對傳統的教育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進而產生新的觀念。它崇尚“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引導未來的教育朝著正確、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背景以及教育情境下,學生核心素養被提出,它重點關注學生的獨特性,傳授具有普遍性和關鍵性的素養,培養什么樣的人是其實質的內涵。
1.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知道高中階段語言的核心素養包含思維發展與提升、語言建構與應用、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大方面,它們也是實現立德樹人總目標的四大重要因素,是高中語文教材制定的重要依據。
語言建構與應用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最基本的組成要素,高中語文是一門以語言為主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的根本區別就是語言的構建與應用。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語言是學生交流和溝通最主要的手段,只有充分落實和發展語言,才會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在高一時期學習《六國論》,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人們不會使用文言文,通過學習《六國論》中的文言文,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和學習,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和語言功底的提高。
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思維發展和提升是其重要的目標,高中生與初中生、小學生不同,他們看待事物,認知發展多元化,不需要使用具體的事物進行思維支撐。隨著高中生抽象思維和邏輯的發展,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也發生相應的變化,他們具有用辯證的眼光和觀點看待事物的基本素質[1]。因此,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教師要多多開展與教學相關的實踐活動,不斷訓練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審美鑒賞與創造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人人都喜歡美的事物,但是“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也可以認為缺少發現美的能力。其實很多事物在本質上是美的,但是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卻不能理解、不能欣賞、不能觀察到他們的美。高中語文是一種包含美的重要載體,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其中的美,感受到其中的美,而不是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死記硬背,側重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文化傳承與理解是組成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要素之一。新課改以后,語文課程進行了深刻的變革,語文是高中學科中的母語學科,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它是重要的文化存在。高中生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接班人,他們受到不同國家,不同途徑文化的影響,因此,高中語文教育者需要對文化進行有效轉換,在引導學生傳承文化的前提下,深刻理解多元文化,繁衍出新的、健康的文化,對文化進行“增值”。
2.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
2.1通過閱讀教學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養
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重點提升學生的素養,積極發展學生的思維。充分應用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深入理解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點,通過閱讀語文課文學生可以進一步發散思維,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2]。高中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盡可能做到讓學生充分理解和吸收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用自己獨特的眼光去理解和看待傳統文化,增強學生自覺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站在當代的、正確的角度去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進一步促進傳統文化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例如,在學習《拿來主義》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自身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去思考“拿來主義”這一話題,然后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去評價和批判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在閱讀語文課文,首先教師應該要求學生總結出什么是“拿來主義”,它的本質特點和具體運用方法是什么。學生可以運用自我獨特的思維對傳統文化進行總結和歸納,分析出應該被批判的傳統文化和應該被繼承和吸收的傳統文化。教師應分析在當代社會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方法,結合現實,立足語文教材,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
2.2通過寫作教學提升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高中語文教師通過寫作教學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構建與應用語言、創造與鑒賞審美的素養。通過組織語言,學生將自身的情感充分體現在寫作作品中,表現出具有自身風格和特點的精神風貌[3]。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構建和應用語言的素養,高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特有的語言環境,并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一定的寫作背景,使學生自由的使用自身的語言,根據自身的理解以及表達方式去進行作文創作。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鑒賞和創造的素養,高中語文教師要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充分結合,選擇特定的課文和文字資料供學生閱讀,要求學生將自己閱讀后的感想使用藝術性的語言寫出來。這樣學生可以在閱讀課本的基礎上感受到課文的美感,從而有效的進行審美表達。這種寫作教學中,情感表達是重要的突破口,教師要注重學生寫作中的情感地位,鼓勵學生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創作的作品當中,從而提升學生語言構建與應用,審美鑒賞與創造的素養。
2.3改變教學評價體系,豐富能力評價指標
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僅僅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考核學生的標準,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導致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只重視學習技巧的學習,忽略了學習語文的本質[4]。所以,學校和教師要盡快改變這種評價體系,豐富能力評價指標,從學生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考核,鼓勵學生樹立學習目標,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的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課程的學習中,對于學生的學習成果,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及時進行點評。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相應的獎勵,對于表現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并且給予相應的鼓勵。這樣學生可以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從而進一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3.結語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有效培養,充分理解高中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尋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正確渠道,發展學生人文精神。
參考文獻:
[1]曾建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育路徑探賾[J].成才之路,2018(28):74.
[2]李丙鋒.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養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49-50.
[3]王雁飛.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J].好家長,2018(68):138.
[4]夏青.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思考[J].課外語文,2018(15):164.
作者簡介:
郭綠環(1972-),女,福建南靖人,一級教師,主要從事語言文學教育學士合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