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以學生傳統文化社團為切入的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高校學生社團組織對大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通過高校社團在大學生群體中弘揚民族文化,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目前部分高校傳統文化社團的發展現狀的調查,深入分析目前高校傳統文化社團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可行性建議,以期傳統文化教育工作能夠依托高校社團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社團  高校  傳統文化  教育
  【課題】該論文系2016年度山東省藝術教育專項課題《以學生傳統文化社團為切入的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研究》結題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22-02
  目前國內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載體是課堂,依托相關教師開設通選、通識課程加以普及,作為接受主體的學生相對被動。此外,由于開展的范圍、規模和參與人數的限制,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校園活動處于“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學生社團是指學生為了實現會員的共同意愿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需求、自愿組成的、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是我國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和中國高校第二課堂的引領者。以學生社團為切入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的主動性,提升活動的學習效果和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其與傳統課堂的區別是學生成為了活動的組織主體,其主動性的發揮成為該項工作的創新點。
  一、高校傳統文化社團的發展現狀
 ?。ㄒ唬┥鐖F數量較少,影響力不足
  國內高校所開設的傳統文化類技藝和理論社團的數量普遍較少,尤其是理論類社團,部分學校甚至未開設該類社團。此外,根據調查數據可知,目前有70.97%的學生表示自己更傾向于通過參觀傳統文化館、基地和參加有關傳統文化類活動和講座來了解傳統文化,并且有90.83%的學生表示愿意在學校參與傳統文化類教育活動,這些教育活動都需要以學生社團組織為依托才能更好地開展,而目前高校中的傳統文化類社團的發展規模較小、影響力有限,難以滿足廣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參與傳統文化活動的迫切需求,因此就需要高校不斷為其創造良好的條件,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其快速發展。
  (二)活動覆蓋面小,專業性不強
  由調查數據可知,仍有30.2%的學生對所在學校對于傳統文化宣傳力度的滿意程度一般,并且有5.99%的學生不滿意,并且有41.45%的學生表示其不想在學校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原因是“學校開展的傳統文化類活動乏味枯燥,缺乏吸引力”。目前,已有超過90%的高校已經開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選修課,且其課程的教學內容大多涉及到了傳統文學藝術、傳統哲學、傳統禮儀制度、傳統倫理道德和傳統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但學生仍覺得學校沒有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主要是因為傳統文化教育體系的不健全,尤其是傳統文化類社團的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相比于高校開設的相關選修課程來說,高校傳統文化類社團的教育覆蓋面和專業程度就低得多了。
  二、學生傳統文化社團參與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問題
 ?。ㄒ唬W生主動性優勢不足
  “以學生為主體”是我國依托學生社團開展高校傳統文化教育這一路徑的主要維度之一。實踐中的學生社團往往只發揮了“配合者”和“宣傳者”的作用,具備傳統文化教育這一職能和責任的學生社團,也更多地變成了一種實現上行下效、上傳下達的工具。學生們基于興趣愛好主動地加入社團,又因為社團單一化的職能與形象喪失了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主動性。
 ?。ǘ┥鐖F管理不規范
  大部分高校對于學生社團的管理采取的都是教師管理、學生管理雙管齊下的辦法,但是這兩個維度目前都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因為人員流動快且規模大,學生社團的學生管理缺乏持久的意見領袖來協調活動開展、提升活動質量,配合傳統文化教育的學生社團活動也因此而很難保證持久性與高質量。另外,老師在學生社團中應該扮演著督導者與輔助管理的角色。但是目前,高校的學生社團指導教師的指導工作一般是義務性的,對于學生社團工作負責的主要是例行督導、總結等議程性工作。學生與教師的兩個維度綜合作用,使得目前高校傳統文化類學生社團面臨管理失范的問題。
  (三)社團職能單一化
  學生社團不僅是傳統文化教育的新陣地,更是其在未來創新式發展的強大動力。然而,現階段高校的傳統文化類學生社團依然僅將自己的職能定義在“利用學生自發成立社團這一特點,充分調動學生通過傳統文化社團參與傳統文化教育的主動性”,這一局限性限制了傳統文化類社團的進一步發展,致使其固步自封,缺乏創新性。
  三、以傳統文化社團切入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對策建議
 ?。ㄒ唬┮詫W生需要為中心,加強傳統文化社團群眾性
  首先,高校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社團文化建設,考查學生需求與熱點話題,積極豐富第二課堂教育,完善社團活動建設的規章制度,并且講傳統文化教育形成科學的管理體系。其次,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經常調研學生的思想動態與輿論導向。第三,傳統文化教育活動要緊跟時代步伐,要主動的創新以謀求更好的發展,以提升傳統文化教育的層次,引導學生在傳統文化教育與社團活動中培養與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
 ?。ǘ┮詧F隊建設為重點,加強傳統文化社團規范性
  高校的傳統文化教育團隊建設可以從兩個部分入手:第一,是高校的教師隊伍,優秀的傳統文化社團的指導教師是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的掌舵者與引路人,教師應該為傳統文化社團的發展方向以指引,為社團活動把關,為思想指引以指導。第二,是傳統文化社團學生干部,優秀的學生干部應該是社團的中心與骨干,直接影響著社團的發展與推進。
 ?。ㄈ┮运枷虢ㄔO為指導,加強傳統文化社團多元化
  學生社團在高校的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學生社團的多元化發展過程中,首先,要以黨的領導為中心,圍繞學生社團的思想政治引領與價值引領作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功與學生社團建設、學生思想引領相融合。第二,高校應該在社團建設過程中堅持“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思路,在“一心雙環”團學組織的格局下,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社團的組織建設,讓傳統文化社團的職能從單一的傳統文化宣傳拓展至學生的黨性修養引領。
  四、結語
  高校傳統文化社團建設在高校的傳統文化教育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高校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可以嘗試社團建設這種發展路徑,在此過程中以“一心雙環”為指引,規避社團發展過程中的學生主動性優勢不足、社團管理不規范、職能單一化等問題。以學生需要為中心,加強傳統文化社團群眾性、以團隊建設為重點,加強傳統文化社團規范性、以思想建設為指導,加強傳統文化社團多元化,以更好的完成高校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
  參考文獻:
  [1]郭平,錢琛.高職院校傳統文化類社團現狀調查分析 ——以揚州地區為例[J].銅仁學院學報,2017(02):118-122
  作者簡介:
  王磊(1980-),男,講師,碩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7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