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院校英語EGP+ESP教學模式可行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與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英語是進行國際交流中的常用語言之一,我國也加大了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都非常強的專業,因此高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需要把英語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以及實踐結合起來,加大對EGP與ESP兩種教學模式的運用。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 英語EGP+ESP教學模式 可行性研究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2018年安徽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互聯網+”視域下商務英語寫作多模態設計與動態評價機制研究,項目編號(SK2018A0944)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116-02
現階段我國高職高專開展英語教學大多重視英語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教育,忽略了對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各高職高專院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可以將EGP與ESP兩種教學模式進行結合運用,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本文針對高職高專院校英語EGP+ESP教學模式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進一步提高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教學水平。
一、EGP和ESP教學模式的含義
EGP和ESP是現階段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EGP的英語全稱是English for general propose,意思是通用英語,也可以把它叫作公共英語或者是普通英語。這種英語專業的教學課程內容主要包含語音、單詞、詞匯、語法等,把這些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并根據這些內容來具體設置教學課程。EGP英語教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教學生英語讀、寫、說、翻譯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可以讓學生通過必要的英語考試并簡單的進行英語日常交流。根據我國小學、初中以及高中的英語課程來看,我國的小學到高中的英語課程大多是屬于EGP的教學范圍。
ESP的英語全稱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ropose,翻譯過來就是具有專門用途的英語,這種說法主要是在1960年前后提出來的,主要是指一些專業的學科、特殊學科的應用型的英語課程,這種英語課程具有專業化和技能化的特點,是供一些專業人員來進行學習和使用的。通常情況下ESP英語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科技英語、社會英語以及商業英語這三大類型。
二、EGP與ESP二者之間的關系分析
EGP與ESP雖然都是屬于英語教學領域中的類型但是二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別,產生這些差別主要是因為使用這兩種類型英語的人員的具體需求和思維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EGP與ESP不僅僅是在使用人群方面存在差別,在英語學習內容,例如詞匯、語法以及修辭手法等各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別,都具有各自的獨特的特點。
其中ESP不管是在語法結構還是詞匯特點以及文章框架方面和語言的表達方面都會因為專業的不同、領域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使用效率。例如單詞“visibility”,這個單詞在商業英語中一般被翻譯為知名度,但是在普通英語中被翻譯成另外一種意思,被譯為客觀性。
EGP與ESP二者雖然都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之間也具有密切的關聯,一般來說ESP是EGP的高級階段,而EGP則是ESP的初級階段。二者作為英語教學的兩個重要分支,雖然在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圍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其他方面存在很多的共同點。二者都是以英語的詞匯、句型以及時態、語法等作為基礎和前提條件的,ESP可以說是EGP的一種延伸和擴展。EGP教學模式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不能因為ESP教學模式的出現就忽略EGP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高職高專作為培養英語人才的重要機構,不僅僅需要交給學生基礎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同時還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專業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綜合采用EGP和ESP相結合的英語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出專業的、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三、高職高專英語實施EGP+ESP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實行EGP+ESP教學模式一方面是因為高職高專學院的學生其英語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較低,無法直接適應ESP教學。高職高專的學生因為在入學前所接受的英語教學環境都是不同的,有的學生接受過專業的英語教學,有的學生則沒有進行過專業的英語教學,所以每個學生之間的英語學習水平和英語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對于一些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而言主要是他們的英語基礎知識不扎實,應該讓他們多鞏固一下英語知識,而對于那些英語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而言,最主要的是要提高他們的英語專業水平和使用技能,讓他們可以提前學到一些專業性的特殊用途的英語。所以在高職高專院校應該先對學生進行EGP英語教學,當學生打好英語基礎時再對學生開設ESP英語教學,進入較高等級的英語知識學習。
其次,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與其他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隨著我國加入世界WTO,社會上越來越需要精通各個領域的外語人才,國家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加大,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目的也越來越明確,如果高職高專院校進行英語教學只是開展EGP的英語教學模式,則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為EGP只是培養學生的基礎英語運用能力,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的人才,既需要學生具有英語基礎知識,可以進行日常的英語交流,同時也需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專業能力,讓學生在實際的英語實踐工作中可以熟練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即EGP與ESP相結合的英語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的,既可以使學生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有利于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語言+專業”的復合型的英語人才。
四、高職高專院校開展EGP+ESP英語教學模式的有效措施
高職高專院校開展英語教學,不僅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英語基礎知識的教育,同時還需要在英語教學中體現出英語教學的職業性和專業性,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高職高專院校開展EGP+ESP英語教學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有效措施來進行。 (一)轉變英語教學觀念
在以往的高校英語教學中,大多是重視對學生進行英語基礎知識的教育,學生只具備基礎的英語基礎知識,會運用英語知識進行簡單的交流。但是隨著我國與其他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逐漸擴大,高職高專院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不僅僅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同時還需要學生掌握各科專業的英語知識和使用技能,因此高職高專院校的英語老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對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改變,根據對學生實際英語學習情況的分析以及英語教學計劃慢慢的將ESP融入到EGP的教學中。
?。ǘ┎煌愋徒處熼g相互合作
在英語教學中,ESP和EGP是英語教學中的兩個不同的分支,高職高專采取ESP和EGP相結合的英語教學方式也可以采用EGP教師和ESP教師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兩種教學方式的老師可以互相學習,不僅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同時也可以提高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因為ESP和EGP的教學內容中存在有很多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所以在合作的過程中應該采取部分合作和全面合作的辦法。
首先在全面合作中,ESP和EGP的英語老師可以共同分析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并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共同備課,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對課堂活動進行合理的設計,最后因為EGP教師和ESP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進度有明確的規定,所以需要分別從ESP和EGP兩個方面來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其次在部分合作中,因為ESP是更為專業的英語教學,所以可以在對目標語言進行描述的過程中,或者是在推薦學習資料等方面給予EGP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ESP教師也可以為全體學生提供專業的英語知識講座。
?。ㄈ┰趯W校開展專場ESP學習
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因此需要考慮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同時還需要考慮英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的就業方向以及畢業后學生對英語的再學習,學生哪怕畢業之后參加工作也應該具備再學習英語的能力,所以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還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加入一些職場的ESP學習。這就要求高職高專院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應該對社會需求進行研究,根據不同專業制定出不同的EGP和ESP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并針對不同的職業需求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和教學資源,保證教學資源的實用性和實效性,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后在社會上滿足各種職業的需求,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崗位。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與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對各個領域專業英語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漸擴大。為了滿足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高職高專院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采用EGP和ESP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需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同時也需要根據社會不同職場的需求,為學生開展ESP教學,提高學生特殊專業的英語運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培養出適合社會工作崗位需要的“語言+專業”的高等技術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守仁. 高校大學英語外語教育發展報告(1979-2008)[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 2004,第二期
作者簡介:
管秀梅(1972—),女,山東高密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二語習得和應用語言學,英美文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6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