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學生DIY英語學習視頻的能力培養內涵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行業英語》課程改革,要求學生DIY英語學習視頻,通過任務型教學案例的探索和實踐,分析其中蘊含的能力培養內涵。
【關鍵詞】高職英語 DIY視頻 能力培養 內涵
【基金項目】2016年教育部職業院校外語教指委第一期“高職外語教學改革課題”重點課題《任務型、行業性、立體化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和教材建設》研究成果(GZWYJXGG-020)。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107-02
前言
本教學案例所涉及的課程是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高職高專一年級的公共英語(行業英語類),教學對象是機械工程學院不同專業的學生,既有普高也有單招的學生,要求每個學生在完成規定時數的課堂學習并參加課程考試之外,還必須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項朗讀任務和一項視頻拍攝任務,學生需上交MP3和視頻文件。小組由學生自由組合,每組人數5—8人。
下面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此項任務型教學案例的能力培養內涵:任務的能力目標、任務解析、任務管理策略、常見問題分析及其總結。
任務的能力目標
一、能力目標
體現我院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方針,即公共基礎課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依據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基本要求》和我院公共英語課的課程目標,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和用英語語言進行業務交際的能力。
幫助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法,能夠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輔助英語學習,促進自主學習和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綜合素質
在技術手段方面,優化整合資源的配置,學會各種軟件的使用方法;在組織能力方面,學會合理分配任務;在團隊合作方面,充分發揮集體主義精神,學會揚長避短;在職業素養方面,培養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等。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如視頻拍攝中各種鏡頭的運用和個性化的表現手法;要求學生原創英語文稿,培養運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了解英漢差異,強化語言的審美和欣賞能力,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懷。
在任務完成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發現學生的其它才能,如表演潛質,領導才能,以及優良的意志品質等。
任務解析
一、朗讀任務。
任務性質:任務性質是warm-up。
任務要求:每個小組上交一個MP3音頻文件。要求從所學《機械英語綜合教程》中選擇一個情景對話,選擇本小組中讀音最好的兩位同學朗讀,小組成員將朗讀內容錄制成MP3音頻文件,交給教師。要求錄音的效果、流利性、語音語調等,教師檢查合格算任務完成,如教師檢查不合格,則需加以改進并重新錄制直至合格。
任務目的:可以增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了解,包括學習基礎、性格等方面,哪個讀音好,哪個愿意為大家服務,具有奉獻精神,哪個的設備資源和技術較好,手機錄音的效果怎樣,哪個有音頻處理方面的特長,哪個愿意學習和掌握音頻處理的方法等,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縮短小組成員之間的磨合時間,漸入佳境,為后續完成視頻拍攝任務奠定基礎。
二、視頻拍攝任務。
任務性質:綜合任務。
任務要求:每個小組上交一個視頻文件。要求小組成員經過集體討論,從所學教材中選擇一個專題(見表1:公共基礎課程(大學英語)為專業服務教學內容設計表),由小組成員自編情景對話并表演,再錄制成視頻,視頻需要配英文字幕。編寫情景對話、朗讀、表演、后期制作幾個環節,小組成員需要全體參加并有明確分工。視頻文件交給教師,教師檢查合格算任務完成,如教師檢查不合格,則需加以改進并重新拍攝制作直至合格。完成視頻拍攝任務可以適當吸納外援。
任務目的:情景對話的編寫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設計語言運用的情境,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需求,多元化的題材和表現方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語言能力的正遷移,更重要的是可以考查和檢驗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從客觀上記錄了學習的過程,留下珍貴的資料,影像資料的特有屬性是可以反復觀看,形象生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英語學習,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視頻制作軟件可以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幫助學生修改不足的地方,只要他們愿意,就可以做得更好,極大地調動了他們課外學習的熱情,促進了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任務管理策略
一、循序漸進
教師將任務分解成一個一個小環節,規定時間段和時間節點,分階段檢查不同環節的任務完成情況,逐步推進,直至任務完成。如:視頻任務可以分解為如下幾個環節:
確定專題→→編寫對話→→演練、拍攝→→制作→→交稿、修改→→定稿
每一個環節確定責任人,要求學生簽名確認,完工的時間由承擔該項工作的同學自行確定,教師屆時檢查。一個環節完工以后經教師檢查通過,再進行下一個環節。以此類推,直至最后。
就每一個環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教師要及時督促學生重視。如“編寫對話”是完成任務最關鍵的一環,要先確定初稿的時間,反復強調要學生預留修改稿件的時間;又如后期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是制作,要及時了解每一個小組的同學使用視頻制作軟件的情況。
實踐證明,循序漸進的任務管理策略要求學生思路清晰,責任明確,學會合理分配任務,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謹守時的職業素養,改正懶散拖延的毛病。明確工作重點和難點,可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有條不紊地完成任務。
二、作品展評
每項任務完成之后,教師會隨堂組織一個作品展評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為每個MP3文件或視頻文件打分。從專業的角度考慮,教師對分數擁有最后決定權,亦即教師對任務完成情況擁有最后的評價權利,此條需要獲得學生的理解和同意,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學生對此持有異議。 作品展評提供橫向交流和信息分享的平臺,學生有機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也可以從優秀的朗讀作品和視頻作品中吸收靈感,拓展眼界,有利于培養他們開明、包容的品質,學會尊重別人的勞動,并且客觀公正地評價。
作品展評還可以讓學生們了解到合作良好的小組的任務完成情況,起到鼓勵和督促的作用。實踐證明,朗讀任務表現出色的小組在后續的視頻拍攝中的表現是更上層樓,經過朗讀任務的磨合之后,每個小組的同學都不同程度地積累了一些團隊合作的經驗,到拍攝視頻的時候,學生沒有因為任務要求提高而表現出畏難情緒,相反,完成任務的熱情不減反增,任務完成的質量從總體上看也有所提高。
教師為作品展評設計了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抽簽環節。具體步驟是在展評之前,由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到講臺前抽簽決定作品播放的先后順序。賽前抽簽會產生一種儀式感,有利于調節現場的氛圍。學生在抽簽的過程中,往往童心大發,躍躍欲試,心情十分輕松愉快,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參與意識。每個學期的作品展評課都取得了超過預期的效果,深受學生歡迎。
三、精益求精
作品展評之后,有學生覺得自己小組的作品經過修改后還可以做得更好,教師鼓勵和提倡這種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如果經過修改的作品確實有明顯進步,教師可以重新評價,提高小組的最后得分。
常見問題分析
朗讀任務中,有些學生英語基礎較好,不存在朗讀障礙,心理有一定優勢,刻意表現流暢,所以語速較快,忽略節奏。如果朗讀對話的雙方能力差異較大,基礎好的一方不去照顧搭檔的感受,合作效果就會不盡人意。教師應該以此為契機,培養學生謙遜、樂于助人的品德,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英語朗讀的方法和技巧,提出朗讀審美的三個層次,學會享受朗讀的過程:
1)準確無誤:有兩層含義:一是會不會,指能力方面;二是對不對,指細心嚴謹方面。
2)熟練流暢。
3)節奏韻律。
視頻拍攝任務中出現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視頻的風格問題,高職高專學生性格活潑,喜歡標新立異,不少小組的同學不約而同地采用了搞怪的表達方式,教師要在充分理解學生的基礎上,倡導他們追求實事求是、樸素大方的學術風格,培養學生的學術品味和修養。
另外,音頻錄制和視頻拍攝都存在一定的技術效果問題,不同小組的同學完成任務的態度差異較大。
總結
事實證明這是一項成功的嘗試,不同專業、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勝任朗讀任務和視頻拍攝任務,其中不乏精美的學生作品。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錄音、錄像以及合成制作軟件的普及,網絡學習環境相當成熟,為學生完成任務提供便利的條件,具有可操作性。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認知特點,如樂于動手,感性活潑。契合了該年齡段學生(90后)的心理特點,如勇于探究,精力充沛,表現欲強等。
另外,學習過程的個性化,且新穎原創,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上進心和創造力;分享交流的平臺具有競爭性,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督促學生做到最好,增大了學習內容的彈性,可以滿足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習要求,同時可以放大學生在其中表現出的優點和長處。教師需要合理引導,紓解壓力,享受過程,正面鼓勵,充分肯定學生的勞動,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了不同于傳統英語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可以促進自主學習和可持續性學習。
在完成朗讀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上交的MP3音頻文件都是經過了反復錄制,直到自己滿意為止,促進了課后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英語朗讀能力,客觀上延長了學習的時間,拓展了課堂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完成視頻拍攝任務后,學生的成就感很強烈,能自發總結個中得失,對團隊合作的珍貴體驗津津樂道。
作者簡介:
盛楠(1968年9月-),副教授,英語語言學碩士,主要研究應用語言學和翻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