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用理念做學校發展的指明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學校概況及歷史沿革
  北京市門頭溝大峪第一小學始建于1914年,2014年學校正式遷入上園路9號新校址,并舉行百年校慶。學校占地面積34畝,建筑面積13391平方米。擁有26個普通教室,18個專用教室。食堂和風雨操場各一個。
  學校小學部共有25個教學班,學生共計999人,小學教師76人,其中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骨干教師3人,區級骨干教師25人。附屬幼兒園現有教職工35人。
  初建階段:學校前身是宛平縣第六區大峪村小學,1914年2月成立,是門頭溝區境內的第一所完全義務學校。1963年因原京西礦區黑山小學更名為大峪第二小學,為此,學校更名為大峪第一小學。
  發展階段:進入到80年代后,學校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時期:1984年學校老舊校舍進行改造,建起了全區第一個校園教學樓;1990年,平整操場并鋪設柏油瀝青,裝修教學樓,更換暖氣設備;1993年,在學校門口又建起了一座綜合樓……
  2014年在學校建校百年之際遷入新址,2015年附屬幼兒園正式開園,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向文化育人不斷邁進。
  學校辦學理念體系建設
  核心價值觀:和則日新  是指在教育環境內部實現人與自身、人與環境的和諧,以及各種教育因素、教育資源的和諧,憑借和諧的內在能量實現受教育者與教育者的不斷進步,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在不斷的教育實踐中,使“和則日新”成為學校辦學特色。
  育人目標:
  小學:身心和 學思和 志趣和 日日新
  幼兒園:美言行 健身心 樂成長
  辦學目標:實施“和則日新”教育,創辦家長學生都滿意的優質學校。
  校訓:知行合一 篤行于小
  教風:治學修德  攜手共進
  學風:書山有路勤為徑
  ?;眨骸逗椭 ?
  校歌:《和之聲》
  教師誓詞:《和之諾》
  學校在辦學理念的引領下,通過打造環境文化、團隊文化、課程文化、學生文化,促進師生共同發展,使學校逐步走上文化發展之路。
  學校辦學實踐體系建設
  打造“育和之家”的環境文化  學校圍繞“和則日新”的辦學理念,把環境文化建設的總主題定為: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育和家園。
  一是室外建設緊扣理念。室外建“一軸”“四園”。
  一軸:大門口到領操臺,形成中軸線,由一門、一石、一卷、一臺組成。大門:以“dy”字母為造型,體現一小人永遠向上的工作激情;中軸路上鋪著刻有中國傳統文化名言警句的地磚;校訓石刻有“知行合一 篤行于小”的校訓;書卷背景墻刻有《弟子規》的總序;領操臺是一艘揚帆起航的大船,喻示孩子們將從這里起航。
  在中軸線兩側分布:樹德園、和雅園、求知園、篤行園。
  樓宇命名:尚學樓、同心樓、篤藝樓、行健樓。
  二是室內文化注重實效。圍繞辦學理念,廊道文化分樓分層體現不同的主題, 給孩子留有大量的展示空間。普通教室內設有儲物柜和書架,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專用教室按照學科特點進行建設,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空間。
  三是園所文化一脈相承。幼兒園大門由字母“dy”組成,室內文化小、中、大班分別采用粉色、綠色、藍色體現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六個專用教室各具特色,設計理念與風格與小學一脈相承,為小幼銜接奠定了基礎。
  宜古宜今,注重實效的環境文化建設,營造了“育和之家”的和諧氛圍。
  打造“修德修能”團隊文化  學校圍繞“和則日新”的辦學理念,促進“修德修能”教師文化的形成。
  一是師德教育,修養提升。學校定期開展師德大討論活動,教師圍繞自己的日常工作,反思問題,提出整改的措施。開展師德演講,進行自我教育。在學生中開展“我最喜歡的老師”繪畫評選活動,學校進行總結,不斷提升教師職業修養。
  二是組織保障,專業提升。具體措施是崗位競聘常態化,教師發展制度化,研訓一體多元化,干部管理精細化。
  三是多彩活動,凝聚團隊。學校以活動促團隊文化建設,“三八節”“清明”“七一”“新年聯歡會”,力爭年年有新意,支部每月以“溫馨的祝福,永恒的記憶”為主題給教職工慶祝生日;學期中開展“輕松一刻”和趣味運動會等活動給教師減壓。
  競聘、學習、研究、培訓、多彩活動,實現了教師個人發展與團隊發展的和諧統一,促進了“修德修能”教師文化的初步形成。
  建設“定峰為始 日高日新”的課程文化  學校課程建設以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為引領,打造“定峰為始 日高日新”課程文化。
  一是整體構建定峰課程體系。學?!岸ǚ逭n程體系”的構建源于校園與定都峰直對,依托課程體系打造“定峰為始 日高日新”的課程文化?!岸ǚ鍨槭肌保侯A示人生就像登山,小學教育要從最基礎開始,讓每一個學生邁好人生的第一步;“日高日新”:體現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狀態,好比登山一樣,每登高一步,就有進步和變化?!岸ǚ鍨槭?日高日新”的課程文化,體現了學校教育始終讓學生在層層遞進的課程之峰中獲得最好的發展。
  定峰課程分為:源課程、合課程、新課程。源課程指基礎類課程,合課程指實踐類課程,新課程指發展類課程。豐富的課程設置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機會,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此外,學校根據學科、課型等特點,采取長短課結合的方式,增強課程的適切性和可行性。
  二是開展課程創新實驗研究。首先是“源課程”校本化實施,具體有三個途徑。
  途徑一:教材梳理研究。學校組織教師研讀課程標準,研讀教材,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對小學階段語文、數學、英語的教材知識進行分類梳理,形成語文、數學知識梳理校本培訓教材。教材梳理研究,打通了教師研究教材和使用教材的通道。   途徑二:教學方式變革。課程建設的核心是課堂教學,學校采取教學模式探索奠基、教學方式變革提升的工作思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途徑三:課程整合化實施。為了增強課程的綜合性,學校引領教師在梳理課程整合點的基礎上,開展課程整合實踐研究。采取同學科內部整合、不同學科之間整合、多學科之間融合的方式,提升了教學實效。
  其次是“合課程”創造性實施。學校為了拓寬綜合實踐活動途徑,逐步建立了15個校級課程基地,并編制了《大峪一小綜合實踐課程基地活動手冊》,活動中有主題,成系列,見成果。
  在此基礎上,學校結合學科10%的實踐活動要求,充分利用市、區、校三級課程資源基地,開設“塑心、善學、明志”三類9門主題實踐活動課程。
  在實踐方式上,采取校內單學科實施、校外多學科整合的形式。
  在實施策略上,采取“確定主題——實踐研究——交流分享——提升能力”的策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學校組織學生走進詹天佑紀念館、抗日戰爭紀念館、自然博物館、葡山公園開展多彩實踐活動。電影周、課本劇、閱讀分享、知識競賽……學生在參與中成長。
  通過為學生開展豐富的體驗、合作、探究類學習活動,學生在實踐中獲真知、表真情、樂成長。
  最后是“新課程”特色化實施。新課程指的是發展性課程,包括校本課程和社團活動。
  新課程的設置圍繞育人目標,經歷了“全面建立——調研瘦身——形成精品”三個階段,提高課程的實效性。從原有的47門,削減到現在的34門。在實施的過程中,通過變換選課方式、校本課程開放日、匯報交流等形式,為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和展示的機會,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
  此外,學校建立了22個精品社團,為培養拔尖人才奠定了基礎。
  通過發展性課程的特色化實施,使課內與課外相結合,促進了學生健康、自主、多元的發展,激發了教師的潛能,調動了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師生、家長在課程中和諧發展。
  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使“定峰為始 日高日新”的課程文化逐步形成。
  實現“啟和之行”的育人文化  學校以育人目標為引領,通過開展多彩的教育活動,培養身心和、學思和、志趣和、日日新的少年,打造啟和之行的學生文化。
  一是隊伍建設重基礎,育人目標有保障。
  學校建立了“紫禁杯”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制定了《大峪一小學生養成教育指導手冊》《大峪一小新生入學手冊》《初學弟子規德育校本教材》和《好習慣 好孩子》讀本。每月一期班主任論壇,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提升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每學年都組織紫禁杯班主任與青年教師結對幫扶。
  通過開展班會評優、演講比賽、案例評比、班級文化創設大賽、主題活動設計大賽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水平。高宏梅、李成艷等教師在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熊建麗老師獲得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一等獎,艾彥華老師被評為北京市學生最喜愛的老師。
  二是養成教育精細新,良好習慣促成長。首先,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就文雅少年。
  聚焦課間,知禮通達。以落實“慢步輕聲”這項工作為例。學校采取以執行細則規范、以“三個一”抓開端、以個性鈴聲提示,以宣傳片示范,以執勤進行監督,以活動進行推進,以表揚進行激勵的方法,常抓不懈,促進學生舉止文雅。新校園啟用后,學校建立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手對手接送制度。
  聚焦課堂,溫和知禮。結合學校實際,分年級制定出課堂常規培養細則和課堂常規評價表,探索出了“診斷明問題——研討找原因——整改尋方法——提升見成效”的四環節課堂習慣管理模式,使習慣培養真正落實到每一天。
  聚焦家庭,教子有方。學校建立班、校兩級家長教師協會,建立家長志愿者工作室、和之家講堂,實現了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的有效銜接。
  其次課外活動課程多,培養特長鑄夢想。學校課外活動,采取普惠與培養特長相結合、校內教師與校外教師授課相結合的方式開展?,F在全校課外活動課程共計52門。
  普及課程全參與。一年級開設田徑、京劇、圍棋;二年級開設足球、京劇、圍棋;三年級開設足球;四年級開設籃球、DI;五年級開設籃球;六年級開設籃球、話劇。特色校本課程建設,使學校找到了培養學生興趣的途徑。
  社團活動雙向選。周五學校安排的是社團活動,采取學生自主選擇和教師考察相結合的辦法確定上課人選,孩子們更是喜歡。
  精品課程重選拔。要培養特長生,給不同的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就需要學校不斷拓寬資源渠道,于是學校積極與體育局、少年宮洽談,聘請專業技能過硬的師資,成立精品社團?,F在學校有舞蹈、合唱、太平鼓、乒乓球、籃球、足球、京劇、柔道等社團,學校定期聘請家長進行參觀。學校的藝術教育多次在市區獲獎。
  最后是主題活動重實踐,知行之間樂無限。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孩子們在知行之間分享快樂,健康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實現了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化發展的和諧統一。
  學校在和則日新的理念引領下,通過打造環境文化、團隊文化、課程文化、育人文化,使教師的發展意識不斷增強,“精誠團結、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學校精神,成為教職工共同的價值追求?!爸泻弦?,篤行于小”的校訓,成為學生共同的價值取向,使學校穩步走上文化發展之路。
 ?。ㄗ髡邌挝唬罕本┦虚T頭溝大峪第一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76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