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急救在救援生活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醫療急救體系的建設工作是保證社會各領域人士得到基礎性醫療衛生服務的關鍵,本文首先對醫療急救在救援生活中應用存在的不足進行了研究總結,從職業通道建設規范性不足、醫療指導制度不完善和救援力量調配機制不成熟幾個方面,對醫療急救在救援生活中應用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了調查分析,并結合該領域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了醫療急救體系建設優化策略的制定,對提升醫療急救體系建設和救援的綜合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醫療急救;救援;生活;應用;
救援活動的體現醫療工作價值的關鍵性活動,只有保證急病和受傷患者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才可以充分顯現醫療服務和救援的實效。對醫療急救體系進行優化設計,是提升現代救援能力和醫療衛生服務價值的基礎,因此,針對當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的不足之處進行研究,并制定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的優化策略,是目前很多救援隊伍和醫療衛生服務人員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醫療急救在救援生活中應用存在的不足
?。ㄒ唬┞殬I通道建設缺乏規范性
救援活動的開展對于客觀環境的需求較高,只有保證職業通道等基礎性救援輔助性措施具備足夠的規范性,才可以有效的適應醫療救援活動的開展要求。礦山急救工作對于急救體系的規范性重視程度較高,只有保證救援隊伍的職業通道具備足夠的規范性,才能為醫療急救體系的優化應用提供支持。職業通道的建設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醫療急救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但是,很多醫療急救團隊的工作人員對于職業環境凈化的重視程度不足,并沒有將職業發展體系建設的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導致很多職業發展平臺在建設的過程中,無法實現與崗位等級設計理念的融合,難以將激勵機制更加成熟的應用于職業通道建設工作之中,降低了醫療急救工作領域的職業通道建設質量。一些醫療救護領域的工作人員在進行職業救護措施研究的過程中,對于職業發展階梯的價值認識不夠完整,缺乏對職業發展道路的價值是分析,這就使得一些醫療救援隊伍的成員難以按照職業通道建設的先進理念進行本行業激勵機制的有效建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職業通道的設計合理性。一些醫療救援體系的建設工作對于救援人員得到經濟利益訴求研究不夠完整,導致很大一部分救護指戰員只能按照崗位激勵的方式進行引導,無法憑借職業通道的合理設計實現醫療救援體系的成熟化設計。
?。ǘ┽t療指導制度尚不完善
救援活動的開展對于業務執行規范性的重視程度較高,必須保證對醫療指導制度進行有效創新,才可以為醫療救援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利支持。目前,一些醫療急救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缺乏對礦山救援需求的考察,對于醫療救護機制的價值認識不夠完整,并沒有將風險因素的負面影響進行全面研究,這就使得很多醫療指導制度的建設工作無法實現與風險控制需求的對接,難以在醫療急救和應急救援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ㄈ┚仍α空{配機制尚不成熟
目前,一些醫療急救救援隊伍的成員缺乏對調配機制作用的完整認識,并沒有將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策略進行明確化處置,造成很大一部分救援力量管理控制體系的建設工作難以實現與醫療急救體系建設需求的對接,難以為救援力量價值的完整變現提供支持。
二、提升生活領域醫療急救質量的具體措施
?。ㄒ唬┨嵘殬I通道建設規范化程度
首先,要結合礦山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對醫療服務的價值進行判斷,并作為醫療工作者職業通道建設的主要參考依據。醫療急救和應急救援隊伍必須充分認識到職業通道建設對于優化醫療救護體系建設質量的重要意義,并提升醫療急救人員職業通道建設等級,使相關業務可以更好的憑借職業通道建設工作的客觀需要加以操作,為職業發展策略的有效構建提供支持。在進行職業發展階梯設計的過程中,所有的工作人員必須按照職業通道的相關要求進行自身業務的規劃設計,以此保證更多的職業發展通道建設策略可以在醫療應急救援平臺得到合理建設的情況下實現優化。職業通道的建設工作還需要強化對醫療急救工作特殊性的關注,使醫療工作者可以始終堅持高尚的行業信念,避免在經濟利益激勵之下產生享樂主義思想,維護職業通道的積極影響。
(二)完善醫療指導制度
首先,要將生活中的急救常識作為制度設計的主要因素,根據礦山救援工作開展過程中的客觀環境和資源整合需求,對醫療指導制度進行細化設計,使急病和受傷患者可以在專業醫療人士尚未到達的情況下得到救治,提升制度實踐價值。醫療應急救援隊伍必須認識到制度資源建設和執行的多方面價值,使更多的醫療指導體系建設工作可以更加成熟的實現與急救工作客觀需求的對接,為醫療管理業務價值的完整變現創造足夠有利的條件。在進行醫療指導機制建設條件研究的過程中,所有的醫療指導制度建設人員都需要強化對醫療救護指戰員培訓機制的重視,為制度的嚴格執行創造基礎條件。
?。ㄈ┨岣呔仍α空{配成熟度
要結合日常生活之中關于急救服務的實際需求,對救援力量的調配策略進行設計,使救援力量的調配可以更加成熟的實現與醫療急救服務體系的對接。醫療應急救援隊伍必須加強對救援力量作用的關注,使更多救援活動可以憑借緊急控制措施實現與醫療救援活動的完整對應,以便醫療救援體系能夠在急救工作的質量得到充分實現的情況下,實現與醫療救援工作需求的完整對接,更好的實現醫療急救管理體系的價值。醫療急救工作人員還必須根據醫療技術的發展狀態進行救援力量調配管理模式的研究,以便更多的醫療救援資源可以實現成熟合理的調配,更好的開發醫療急救資源的價值。
結論:醫療急救體系的建設質量是影響社會各領域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關鍵因素,而職業通道建設和醫療指導制度建設等多方面的原因,都會成為影響醫療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水平的關鍵因素。因此,對具體的醫療急救平臺進行優化建設和應急救援進行對接,并制定與實際問題相對應的醫療急救體系,對提升醫療應急救援平臺的綜合性建設質量,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霞,鄭建中,趙震寰,董鈺柱,董魁,李建濤,張鵬. 某省部分地區醫療急救體系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J]. 中國醫院,2014,18(05):31-33.
[2]周綠林,許興龍,吳福榮. 縣(市)級院前醫療急救能力評價及提升對策[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31(11):821-823.
[3]鄒萍萍,龔純貴,鄒建鋒,潘秀英,李捷瑋. 我國院前急救體系面臨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 衛生軟科學,2013,27(10):616-618.
[4]郭飛飛. 美國急救醫療法律責任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中國衛生法制,2017,25(01):15-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