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乳腺癌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觀察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乳腺癌護理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優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率為,明顯比常規組的護理滿意度高,P<0.05。結論:在對乳腺癌患者實施護理時,運用綜合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不好的情緒,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乳腺癌;應用效果
乳腺癌是一種高發性的婦科腫瘤疾病,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整體上升,伴隨著各種疾病也呈現高發狀態,而女性乳腺癌也是高發疾病中的一種。目前,一般采取手術治療聯合化療方式對乳腺病施以治療,但因乳腺癌手術根治術一般需切除患者的胸大肌、結締組織、乳腺、腋窩淋巴結、胸大肌等組織,將患者的女性特征大范圍切除,患者于術后往往因無法接受而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生活質量差,且這種心理因素又會反過來影響患者的治療療效。因此,本研究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實施于乳腺癌患者術后的護理工作中,研究其能否改善患者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常規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常規組: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35.14±3.21)歲;乳腺癌病發于左側26例,病發于右側14例;癌癥類型:髓樣癌10例,小葉癌18例,浸潤性癌12例。觀察組:年齡25-57歲,平均年齡(35.54±3.02)歲;乳腺癌病發于左側24例,病發于右側16例;癌癥類型:髓樣癌12例,小葉癌15例,浸潤性癌15例。兩組患者于疾病類型、年齡、及患側等基本性資料相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較。
1.2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具體如下:(1)常規性護理:患者術后清醒后,護理人員輕輕將患者退回病房,引導患者平臥于床,擺放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避免發生嘔吐物誤吸情況,確保患者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包括血壓、心電圖、尿常規等,給予吸氧處理;嚴密觀察患者有無異常情況發生,若有,立即報告主治醫生,并協助主治醫生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待患者血壓恢復平穩后,引導患者半臥位,抬高患者患側的肢體,固定,確保引流管可通暢引流;預防術后并發癥發生。(2)切口護理:對手術創面給予加壓包方法妥善處理,合理綁帶的松緊度,預防出現積液聚積情況,定期進行換藥,換藥時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1]。
觀察組:患者實施上述常規護理后,再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飲食護理:術后,合理的飲食結構可加快疾病的痊愈,因此,護理人員應全面掌握患者的身體狀況及飲食愛好,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盡可能選取多元性、均衡性的食物類型,多給予患者使用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加快機體營養吸收,促進身體早日康復。(2)心理護理:因乳腺癌根治術會將患者的女性特征切除,嚴重創傷到女性的心理健康,因此,護理人員應時刻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給予患者適當的關心,采用通俗易懂的話語為患者講解乳腺癌的危害性及切除乳腺組織的必要性,為患者摒棄因切除乳腺組織的壓力、不良情緒,幫助患者調整心態早日出院。(3)康復護理:術后,為盡快回恢復患側肢體能力,醫護人員在患者結束手術次日,指根據患者身體情況進行肘關節運動,前臂伸展運動等康復訓練,術后一周,開始進行肩關節功能康復訓練,訓練過程需遵循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原則,做好機體康復鍛煉。
1.3護理效果判定
?。?)焦慮(SDS)、抑郁(SAS)評分:采取SDS自評量表、SAS自評量表對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價;(2)護理滿意度:采取調查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問卷共100分,特滿意分值:96-100分;滿意分值:86-95分;一般分值:76-85分;不滿意分值:76分及以下,護理滿意度=特滿意率+滿意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x±s)表示計量資料,以t值檢驗,(%)表示計量資料,以X2檢驗,當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的SAS、SD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顯著比常規組的高,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中,特滿意35例,滿意3例,一般2例,不滿意0例,護理滿意率為95.00%;常規組中,特滿意27例,滿意4例,一般3例,不滿意6例,護理滿意率為77.50%,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率顯著比常規組的高,兩組比較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
3討論
乳腺癌屬于一種婦科惡性腫瘤,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因治療乳腺癌采取手術根治術為主,一般會將患者的患側組織進行切除,影響患者的女性特征的美麗,同時,術后會伴隨多種并發癥的發生,患者極易出現心理壓力,形成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疾病恢復。因此,在乳腺癌患者術后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一方面,切口護理、飲食護理、康復護理等護理干預能快速恢復患者的生理問題,另一方面,細心的心理護理,能讓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坦然的面對自身缺陷,以積極的狀態配合醫師進行治療,確保自身疾病早日康復。同時,綜合性護理干預,也能引導護理人員注重護理工作的細節,避免盲目干預,有效題設鞥患者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優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常規組,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率為95.00%,顯著優于常規組的護理滿意率77.50%,組間對比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這證明了,綜合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患者的護理工作中的護理療效的確比常規 護理顯著。
綜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患者術后護理工作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其不良情緒,使其疾病快速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于華.綜合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疼痛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4):273-2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9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