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事故致因理論的礦山安全風險管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國家對非煤礦山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構建的不斷推進,做好礦山安全風險管控成為了雙重預防機制構建的重中之重。本文從事故致因理論的角度,對礦山風險和事故的預測預防、加強安全管理、有效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分級管控做了探索,最終目的是要達到“風險預控、關口前移”,有效遏制事故發生。
  關鍵詞:事故致因理論;雙重預防機制;安全風險管控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9)04-0082-02
  Mine Safety Risk Control Based on Accident Causation Theory
  JIA Yong
  (Security Department of Panzhihua Steel Group Mining Co., Ltd.,Panzhihua Sichuan 61706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the classification control of safety risks and the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dden dangers in non-coal mines, i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do wel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mine safety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ccident cause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mine risk and accident, strengthening safety management, effectively carrying out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risk grading control.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achieve "risk pre-control, advance of the gateway" and effectively curb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Keywords: accident causation theory;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safety risk control
  2017年7月26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發文要求在全國114個非煤礦山獨立生產系統陸續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試點。主要任務是“全面辨識安全風險并建立安全風險清單,制定并嚴格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措施,建立安全風險公告制度,繪制安全風險四色分布圖,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閉環管理,實現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是雙重預防機制的核心和基礎,為后續隱患排查治理提供精準有效的指向,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做好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才能對癥下藥、精準施策,盡快達到減少事故數量、頻次和減輕危害后果的目的。事故致因理論是從大量典型事故所提煉出的事故機理和事故模型,反映了事故發生的規律性,能夠為事故的預測預防、改進安全管理工作,從理論上提供科學的、完整的依據。
  1 常見的事故致因理論
 ?、傧到y安全理論。該理論應用現代系統論的觀點考查事故的原因,提出了“沒有事物是絕對安全的”“危險只能控制不能根除”“事故是必然的,降低事故必須從減少和嚴控未遂事件開始”等理念,特別強調管理延伸到全生命周期。
 ?、谀芰恳馔忉尫爬碚?。該理論認為事故是由于不正?;虿黄谕哪芰恳馔忉尫旁斐傻模帘文芰靠梢苑乐故鹿拾l生。因此,可利用各種屏蔽來防止意外的能量轉移,從而防止事故的發生。
  ③海因里希因果連鎖理論(又稱多米諾理論)。該理論把傷害事故的發生發展過程描述為具有一定因果關系事件的連鎖:不良環境或先天遺傳造成人的缺點—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導致事故發生—造成人員傷亡,中斷事故連鎖的進程,便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
 ?、苘壽E交叉理論,即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在同一時間和地點發生會造成事故,避免事故的要點是要避免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同時發生。
 ?、菔鹿暑l發傾向理論。該理論認為少數人具有容易發生事故的穩定的個人內在傾向,是所謂的事故頻發傾向者,他們的存在是工業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2 事故致因理論對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啟示
 ?、亠L險評估必須全面。系統安全理論特別強調安全管理必須延伸到全生命周期,只有做到全系統、全流程、全員以及全方位,控制措施才會有效。
  ②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要并重。軌跡理論和系統理論提示人們必須考慮如何通過改善物的系統的可靠性來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同理,也不能忽視最容易引起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為。
  ③要及時更新知識。系統安全理論說明任何事物中都潛伏著危險因素,人不能完全認識危險源和危險。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現,又會產生新的危險源。要及時更新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重大隱患判定標準,開展安全培訓和排查,提高事故隱患排查的準確性。
  ④必須分清主次抓住要害。事故頻發傾向理論說明了安全管理必須分出重點,只有控制住了重要危險源,有針對性地管控重點易發事故的人,才能把事故發生概率降到最低[1]。  ?、萋鋵嵄举|化安全。能量意外釋放理論指出,事故是由于不正常或不期望的能量意外釋放造成的。因此,加強安全防護和勞動防護,合理安排勞動組織,精心策劃勞動力搭配,可以避免事故發生。
  3 風險分級管控具體做法
  3.1 堅持問題導向
 ?、俳栴}清單。定期開展較大危險因素辨識,根據日常檢查結果和安全評價中介機構出具的不符合項,建立較大危險因素和問題清單。
 ?、陂_展安全合規性評價。緊密跟蹤安全法規、標準,企業規章制度、礦山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判定標準等,動態開展安全合規性評價,逐條對照梳理存在的問題并形成問題清單。
 ?、圩龊檬鹿史治?。對照本單位和礦山行業事故統計分析結果,對本單位工作進行查漏補缺,確定重點管控方向。
  3.2 堅持對表檢查
  ①科學制定檢查表。安全檢查表法是系統安全工程的一種最基礎、最簡便、廣泛應用的方法,要根據問題清單和法規規程科學制定檢查表,并明確檢查方法、檢查頻度。
  ②明確檢查重點。對非煤礦山而言,應將地下礦山、高邊坡、尾礦庫、排土場、爆破、危險廢物和放射源、消防、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危險性較高的采選排工藝設備和檢修、有限空間作業和有毒有害介質作業、職業健康以及相關方管理等作為重點進行監管[2]。
  3.3 堅持責任清單
 ?、俾鋵嵢珕T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清單明確到人,形成全面覆蓋、無縫銜接、責任到人的局面。
 ?、趯訉訅簩嵃踩熑?。通過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狀等手段,督促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防范措施落實。
 ?、劢⒘炕己藱C制。逐級量化隱患排查和反違章檢查頻次、考核指標,實現隱患排查由簡單排查向追根溯源式整改轉變,反違章從單一考核向連帶考核轉變。
  3.4 堅持過程督導
 ?、侔踩L險管控要做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非煤礦山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目的是要做到關口前移、預防為主,要不斷強化過程管控,將風險和事故消滅在發生之前。
  ②強化執行力。按照全流程、全要素和全崗位覆蓋原則,重點加強基層的剛性執行。
 ?、蹚娀讲榧皶r糾偏。提高督查效能,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聯合檢查、交叉檢查、專項檢查,不斷豐富督查方式。
  3.5 堅持科學管理
 ?、偻晟瓢踩畔⒒ㄔO。建設礦山安全信息化管理平臺和重大風險現場監測監控系統,如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尾礦庫在線監測系統、高邊坡在線監測系統等,實現實時動態管控。
 ?、谕晟瓢踩菐?。加強與外部專業機構的交流合作,借力內部專家和外部專業機構、專業人員,進一步提高礦山安全風險研判能力。
  4 結語
  非煤礦山點多面廣,安全管理難度大。隨著礦山逐年老化和開采條件惡化,對礦山的安全生產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礦山安全管理體系逐步施行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QES管理體系等多種體系,這些管理體系中都包含安全風險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內容,但最終國家通過摸索和總結,把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兩項工作單獨提出來做為非煤礦山雙重預防機制進行構建,足以體現國家精準施策的決心。同時也說明了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在礦山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作為礦山安全管理者,更應結合理論和實際認真加以分析和運用,堅持“風險預控、關口前移”的原則,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
  參考文獻:
  [1]盧建軍.礦山事故致因理論探討[J].礦業快報,2007(10):50-52.
  [2]于慧爽,徐宗武.非煤礦山行業中的事故致因理論分析[J].山東化工,2017(11):172-1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7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