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戶外運動事故的致因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結合事故致因理論對近年來我國戶外運動事故報告中信息詳細的253例死亡事故進行分析,發現造成我國戶外運動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包括參與者和組織者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裝備因素、組織機構因素、環境因素、制度因素。了解戶外運動事故致因,對于指導人們正確參與戶外活動,促進戶外運動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健康中國 事故致因理論 戶外運動事故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a)-0236-03
Abstract: Using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accident cause theory to analyze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253 fatal accidents in the report of China's mountaineering outdoor sports accidents from 2009 to 2016, we found that the main causes of outdoor sports death accidents in China are human factors and physical factors. Human factors include the factors of participants and organizers. The factors of the material include: equipment factors, organization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Key Words: Health China; Accident cause theory; Outdoor sports accident
近年來由于全民健身熱潮和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人們的體育健身需求也不斷增長,而兼具運動和休閑功能的戶外運動也深受人們的追捧。2016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文件中要求,把發展戶外運動作為完善健身休閑服務體系的重點之一,隨后國家體育總局聯合8部委印發《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可見在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以及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國民健康需求提高的當下,戶外運動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據中國登山協會統計,我國戶外人口已達1.3億,并逐年增加[1]。隨著參與戶外人數的增加,也產生了諸多的安全問題。2009—2016年我國戶外運動共發生死亡事故287起,死亡374人。戶外運動事故數和死亡人數連年增加(見圖1)。戶外運動事故頻發,屢屢被新聞報道成為熱點,這不僅讓參與者身心受害,也對社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對戶外運動事故進行分析,找出造成事故的原因,可指導人們安全的參加戶外活動,對促進戶外運動的健康發展,提高人們身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
1 理論分析
事故致因理論是研究分析導致事故發生原因因素的科學理論。其中海因里希(W.H.Heinrich)的事故因果連鎖論最具代表性,它最先提出了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導致傷亡事故發生的兩個直接因素[3]。將事故因果連鎖論運用于戶外運動事故中,來全面、深入地分析戶外運動事故成因,了解導致事故發生的各種因素,為規避這些風險,安全的參與戶外活動提供理論依據。對各類型戶外運動事故從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兩個方面來分析,通過歸納總結將戶外運動事故的致因因素分為兩類,即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可進一步分為參與者因素和組織者因素,物的因素可進一步分為裝備因素、環境因素、組織因素和管理因素等。根據事故報告分析和文獻梳理可以得出,參與者缺乏戶外運動經驗不了解戶外安全知識、組織機構不合格和活動組織形式不合理等組織因素是造成事故的深層原因。因此,本文將戶外運動事故的可控致因素整理歸納后分為六類,即參與者因素、組織者因素、環境因素、組織機構因素、裝備因素和管理因素(見表1)。
2 戶外運動事故的致因
2.1 參與者因素
2.1.1 戶外活動經驗不足,安全知識不了解
因缺乏戶外活動的經驗和不了解戶外安全知識而導致的事故有81起。一方面因缺乏戶外運動經驗,遇到危險就不知所措,沒能及時有效地處理,導致事故更加的嚴重。另一方面不重視安全沒能發現活動時的潛在風險點,不明甚至隱瞞不適宜戶外活動的疾病,以及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強行進行戶外活動,或是在一些危險地帶,缺乏路繩和一些警示標志等保護措施而引起事故,往往一個很小的風險點由于未受到重視,而釀成嚴重的死亡事故。
2.1.2 不聽指揮擅自行動,思想上麻痹大意
因不聽領隊指揮擅自行動而導致事故14起,戶外活動中領隊是絕對的權威,參與者在活動中盲目自信,不聽從領隊的指揮擅自行動和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沒能按照活動方案進行活動,這樣更加容易遭受危險。
2.1.3 戶外專項技能不足,技能操作不規范 戶外技能是戶外活動中主要的安全保障。因戶外技能不足和操作不規范而導致的事故24起,缺少相關戶外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培訓,沒有規范正確的技術操作以及裝備的不規范使用,穿戴錯誤,操作不當等,都將會導致嚴重事故的發生。
2.1.4 對活動場地不了解,違規的戶外活動
對活動地點不了解和違規因素而導致的事故共46起,一些無人區、保護區都會禁止在此進行戶外活動,同時這里風景秀麗最能吸引參與者們到訪,這些地方比較偏遠環境惡劣,人跡罕至,往往也潛藏著很大的風險,是最容易發生事故的危險地帶,而且發生事故后很難得到救援,一旦發生事故就會是人員傷亡的重大事故。
2.2 組織者因素
因組織者因素而導致事故13起,包括無領隊,領隊不足,組織者或領隊能力不足,對活動的安全問題把控不嚴,責任心不強對參與者沒有有效的領導,缺少活動的詳細策劃和應急預案,領隊的管理能力不足,戶外經驗不足甚至沒有組織活動的資質,必備的戶外技能以及應急救援能力不足,技能操作不規范以及缺乏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甚至沒能選擇合適的活動路線,活動的組織者對活動的參與者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溝通,對參與者管理不夠等。
2.3 裝備因素
戶外活動的裝備是活動安全的重要保障,因裝備而導致的事故21起,裝備因素包括使用了假冒偽劣不合格沒有經過認證的專業裝備,功能不全老化的裝備。裝備一旦出現問題造成的后果是嚴重的,也將會造成重大事故。
2.4 組織機構因素
活動的組織機構需要對活動負全部的責任,發生事故中無組織機構的活動195起,占比77.1%。占比很高,無組織機構的活動最容易發生事故。無組織機構的活動包括個人行動、親友結伴、網絡相約這些屬于自發性戶外活動,一方面它們沒有一個明確的組織機構來組織活動和承擔相應的責任。另外一方面活動的組織機構沒有組織相關活動的資質或是根本就沒有組織戶外活動的資格,以及缺少專業的領隊和其他相關工作人員,對活動的安全問題管理不到位,缺少活動的詳細策劃和應急預案,這些都會對活動的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
2.5 環境因素
在惡劣天氣、復雜的地形、易發生地質災害的環境活動容易發生山洪暴發、迷路、冰崩、落石、泥石流等事故。復雜的地形也會加大戶外活動的難度,高海拔、原始森林、沼澤、懸崖、地洞等復雜的地形往往是戶外事故多發的地方,根據事故報告統計河南嵩山、陜西秦嶺鰲太線、四川四姑娘山、北京箭扣長城為事故發生數前四位的目的地,這幾個事故多發的地方地形就很復雜、地勢險峻、天氣多變,容易發生事故。此外野生動物的襲擊、誤食有毒野味也會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這些野外環境中的一些不確定因素也會給戶外活動帶來很大威脅。
2.6 制度因素
2.6.1 法律法規不健全
法律法規的不健全,規章制度、行業條例的不完善,導致了戶外運動的不健康發展。相關法規中缺少對自發性戶外活動的管理,這類戶外活動基本上處于無序化的發展狀態。也缺少對違規戶外活動的管理與處罰,使得一些人進行違規的戶外活動,從而造成了事故。
2.6.2 管理不規范
對戶外俱樂部或一些戶外組織的管理不規范,目前,不管是民間自發組織還是商業化運作的俱樂部,均缺乏省市體育局等對口部門的統一管理, 俱樂部的鑒定和審核沒有相應標準, 行業規范還未能很好地得到普及應用,市場呈現一定程度的無序混亂狀況[2]。另外對相關從業人才的管理不嚴格,很多俱樂部缺少相關資質的領隊。俱樂部的大部分領隊是由經驗豐富的老驢充當,他們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技術操作不規范、領隊組隊不科學、線路設計不合理、危險救助不及時、對活動人員不能進行有效管理等都是活動的主要風險點。
2.6.3 事故應急救援體系不健全
發生事故中救援不足造成事故惡化14起,可見我國戶外事故的應急機制和救援體系還不夠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體系不健全,戶外救援力量短缺,目前大部分的救援力量是由民間組織發起的,而民間的救援組織力量小,人員少,裝備短缺,往往對事故不能進行快速有效的救援。
2.6.4 戶外安全知識普及和安全教育力度不夠
目前每年舉辦的戶外安全教育培訓班,戶外安全宣講針對的人員少,范圍小,不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大范圍效果。而參加戶外活動的人數逐年增加,戶外安全教育的發展速度跟不上人數增加的速度。
3 結語
一起事故的發生有很多因素引起,既有參與者本身的原因,也有場地設施裝備因素、組織因素、環境因素、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眾多因素的交叉在一起,而導致了一場事故的發生,所以要從多方面入手來避免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戶外運動調查小組.中國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報告(2009-2016)[R].北京:中國登山協會,2017.
[2] 劉蘇.我國戶外運動法律規制模式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45(4):33-38.
[3] 陳全.事故致因因素和危險源理論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9(10):67-71.
[4] 鄭向敏,吳倩倩.我國戶外運動安全事故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3):47-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