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實驗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熟悉生物材料的生理特性和充分的預實驗對正式實驗的成功起關鍵作用。
  【關鍵詞】預實驗;插條生根;生物的生理特性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56-02
  2018學年第一學期(秋冬季),按照正常的教學進度,下半學期,高二年級學生剛好學習到高中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調節》,本章第二節實驗《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宜濃度》。為了讓實驗取得更好的效果,節省學生的時間,實驗員先進行了一些不同材料的預實驗。
  第一次預實驗
  實驗材料:荔枝。我們學校所在的地區是荔枝盛產地,學生家里基本家家戶戶都種了荔枝果樹,于是學生就提供了一些荔枝枝條作為實驗材料。取生長情況相似的枝條,分成四組進行實驗,結果不管是對照組還是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過的實驗組,枝條都很快干枯,實驗宣告失敗。
  第二次預實驗
  實驗材料:太陽花。經過第一次實驗失敗,我們查閱了一些關于植物的插條的資料。種子植物的生根能力大于裸子植物,草本植物又大于灌木植物,灌木植物又大于喬木植物。于是,我們選擇了生命力比較頑強的太陽花,太陽花是馬齒莧科馬齒莧屬1年生肉質草本植物。結果實驗比較成功,確實驗證了生長素類似物確實一促進插條生根的作用。
 ?。▓D片)
  第三次預實驗
  經過前兩次預實驗的對比,我們決定在全級學生的正式分組實驗中采用草本植物做材料,由于太陽花來源比較少,而紅薯苗來源豐富又經濟。于是進行了第三次預實驗。實驗結果還是很成功,紅薯苗的生長情況達到預期的結果。
 ?。▓D片)
  正式實驗
  高二全年級十三個班,每個班分成九個小組,其中第一小組做對照組,其余8個小組做實驗組。學生還設計了實驗表格:
  由于預實驗做得很充分,正式實驗也設計得很合理,結果共十三個班的實驗都做得非常成功。
 ?。▓D片)
  歸納起來,我們正式實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一、實驗材料和了解實驗材料。我們充分了解了相關的生物的生長特點和生長環境等,然后結合本地的氣候條件進行實驗,達到了“天和、地利”,保證了實驗的成功。紅薯原產在熱帶,性喜高溫,對低溫反應敏感,最忌霜凍。生長期至少要求120天無霜凍期,生長期內的氣溫不低于21℃攝氏度,否則紅薯栽培就難以獲得較高的產量。
  無論是氣溫或土溫,對甘薯生長都有重大影響,適宜的生長期愈長對甘薯生長愈有利。在15-30℃間,溫度愈高生長愈快,又以25℃為最適溫度;超過35℃生長減慢;低于15℃生長停滯;10℃以下,則會導致植株受凍害而死亡。甘薯對天氣溫度的要求具體如下:
  1.在育苗初期,溫度要達到20-30℃,以助薯塊發芽。
  2.薯塊生根發芽后,將溫度降到22-24℃,則莖葉生長強壯,塊根也不會因高溫而腐爛。
  3.栽插時,溫度以20℃左右為宜。
  4.栽插后,藤蔓生長期內溫度在20-38℃之間較為合適。
  地溫與紅薯發根關系:一般地溫在12℃以上才可以扦插。如果地溫在10℃以下,經扦插后3—4天,薯葉就會變黃枯死。紅薯在生長期內較適宜的地溫在15-35℃,38℃以上生長很慢,15℃以下停止生長,24℃結薯最多。22-23℃塊根發育良好。
  二、預實驗的重要性。這次的預實驗進行了三次嘗試,讓我們摸索清楚了實驗的條件和可行性,避免了因設計不周而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為正式實驗的成功做了充分的準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2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