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提升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是學生心智啟蒙階段,有趣的教學形式能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在小學數學中融入趣味性教學是新型教學理念的體現,能增加數學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落實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本文分析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應用途徑,讓小學數學老師有所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應用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36-01
前言
如今,新課標得到普及,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逐漸被邊緣化,課堂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趣味性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為其形成主觀學習意識奠定基礎。因此,小學數學趣味教學成為當前教師關注的重點內容。
一、趣味性教學對小學數學的意義
“寓教于樂”一直以來是教育界使用在小學生身上的教學方法,特別是新課標不斷普及的今天,更是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小學數學來說,運用趣味性方法教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好處:
首先,趣味性教學創新了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注重的是灌輸知識的方式,主要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述知識,學生在下面認真傾聽,這種灌輸模式不利于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但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趣味教學,能有效打破課堂灌輸知識模式,更注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1]。
其次,趣味性教學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小學生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群體,他們會對各種新奇好玩的事情充滿興趣,對于數學教學來說,老師應該抓住小學生這樣的特性。將趣味性教學融入常規數學教學中,讓數學學習充滿趣味性,能順利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他們自身數學學習系統。
再次,趣味性教學落實了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將趣味性數學教學引進小學數學教學中,能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目光和注意力,讓他們專注吸收課堂知識。同時,趣味性教學將數學具有一定深度的知識內容,以有趣好玩的形式表現出來,增加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順利完成課堂內容吸收,完成教學目的,落實數學教學效果。
二、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1.將游戲融入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最喜歡玩的莫過于游戲。老師認清這一點后,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根據知識特性,適當加入好玩的游戲,切實加強數學的趣味性,將“寓教于樂”貫徹到具體教學中,讓學生在玩樂過程中吸收到相關知識。例如,在課堂上讓學生們玩拼圖游戲,根據各種形狀特性將圖形進行拼接。在這個拼圖游戲過程中,小學生可以復習“認識圖形”章節內容,同時也能通過拼圖了解圖形的特性,完成“認識圖形”的延展性自主學習,從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小學數學課程中,能融入游戲的相關知識點還有很多,像“余數的除法”,在教授這節課的知識點時,老師可將課本中的游戲內容現實化,讓學生也用小木棍根據相關數字擺出圖形,看看能擺出幾個相同圖形以及會剩余多少根小木棍。這樣的小游戲,能讓學生學習到有余數的除法,并且自我進行延伸學習,了解到有關倍數的內容。將游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抓住了小學生好玩的天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將情景再現融入數學,增加知識靈活性。
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還包括情景再現,老師將課本上的內容通過建立相關情景,讓學生成為該情景中的參與者,能夠讓學生在情景中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培養學生相關數學思維,并培養其將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能力[2]。例如,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中有“認識人民幣”的課程,此時老師教會學生認識人民幣之后,建立相關情景,小賣部、賣報紙、售票窗口等都可以使用到人民幣,老師讓學生在該情景中扮演小賣部老板、報童、售票人員以及各位顧客,顧客通過手中的人民幣去小賣部、報刊亭、售票窗口買相關物品。在此過程中,小學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使教學任務得到落實。同時,這樣的情景教學也鍛煉了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力,讓他們也學會在生活中進行相關實踐。通過情景教學,增加了數學課堂的靈活性,有助于維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加學習效率。同時,將數學相關知識運用到相關現實生活情境中,還能提高學生將知識和生活相互聯系的能力,從而達到新課標要求。
3.提升老師趣味性教學觀念,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小學數學趣味教學內容對老師的能動性要求很高,老師只有從趣味性方面積極引導學生,加深和學生的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和力,并且喜歡上老師,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有趣,在稚嫩的意識領域中認可數學,提升對數學的興趣,從而達到數學趣味教學的目的。因此,要增加小學數學教學趣味性,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老師趣味性教學觀念。老師要認可趣味性教學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自身教學觀念,接受趣味性教學方式,改變課堂“灌輸”式教學模式,增加和學生的互動,調節課堂氣氛,并在具體實施中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性趣味創新,提升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方案。同時,老師從主觀上認可新型教學觀念,并通過行動表現出來,如將學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增加和學生的互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切,會增強數學學習興趣,提高主觀能動性,加快知識吸收速度,達到趣味教學的目的。
三、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中加入趣味性教學內容,能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他們構建數學學習系統奠定良好基礎,落實數學教學效果。要增加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老師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要轉變老師教學觀念,讓他們在意識中認可新型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姚桂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23):56-56.
[2]蘇麗娟.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50-1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