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情境教學提升閱讀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教學是體現新時代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對課文閱讀的興趣,如巧用圖片再現情境,巧用影像展現情境,善用表演體會情境,妙用音樂渲染情境,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閱讀興趣
所謂情境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將語言文字和課文內容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熬场笔侵冈诮虒W的內容中創設出具體而又生動的場景?!扒椤笔侵赣蓜撛O出的場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好的情境教學能讓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是激發學生積極進取的好方法,它不僅改變了平鋪直敘的刻板說教方式,使課堂節奏跌宕起伏、錯落有致,也能在學生心中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一、巧用圖片再現情境
小學語文的課文中,有著許多畫面生動、色彩鮮艷的插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進行實物再現,創設出教材中所描繪的情景,讓學生在課堂中再現情境,從而啟發情感,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筆者在課前創設了群鳥生活的情境,先給學生展示“群鳥齊飛”的圖片,講到天空是“鳥類的世界”時,就播放影片,讓學生們看一看,讓他們知道原來天空中有各種各樣的鳥類在自由自在地飛翔。再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這鳥的天堂的,從而體會動物界有趣的規律。這時,學生的學習欲望強烈,教師只要稍加點撥,學生便能領悟文章所要表達的含意。又如教學《爬山虎的腳》一課時,筆者借助投影儀把課文插圖擴大展示出來,讓學生觀察爬山虎攀爬時的特點,觀察爬山虎的腳能觸墻或不能觸墻的變化。通過畫面展示,不僅使學生在面對鮮明而又生動的視覺表象時,情感受到觸動,而且能讓他們對難以理解的爬山虎攀爬的過程及精神有新的體會和感受。在此基礎上,筆者又加以引導學生體會句子中更深層次的情感表達,學生很快就能理解句子的表意是在贊美爬山虎的攀爬精神,實質上表達了作者對爬山虎的熱愛及贊美之情。于是,這篇課文的重、難點便可輕易突破,學生與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強烈的共鳴。
二、巧用影像展現情境
影像教學是創設情境中最直觀、最簡便而最具有成效的方法之一。學生通過看喜歡的錄像短片,對課文的內容理解更深刻、細致。例如:在教學《兩只小獅子》一課時,盡管文中對小獅子一系列練習捕食的行為動作已經描繪得很生動、細致,但單靠教師單方面的言語講解,部分學生還是難以理解。那么,學生在學習中就會感到乏味,不愿再深入閱讀并理解文意了,這樣便無法突破學生理解小獅子應該要勤學苦練的學習難點。倘若教師能利用多媒體搜集一段影像,把小獅子撕、抓、滾、爬等栩栩如生的錄像片呈現在學生面前,課堂的效果就會大不相同。此時,學生會感到課文十分有趣,從而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感知能力,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巧用課堂上所需的影像為學生展現課文情境,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語言文字,又能巧妙地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三、善用表演體會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愛唱、愛跳,喜歡表演,也喜歡看表演。讓學生對童話故事進行扮演,不但可讓課文中的角色真實地展現在大家眼前,同時必然讓學生對課文中的角色產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增強學生的內心體驗。筆者在教《巨人的花園》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學生熱情高漲,都興致勃勃地進入自己的角色朗讀巨人與小男孩的對話,讀得十分投入。接著讓學生戴上頭飾,加上動作和表情來讀,學生們紛紛找出描寫巨人和小男孩的語言及表情的句子,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的理解。整節課以指導學生表演為主,在自主嘗試和積極創新的學習氛圍里,通過體驗課文情境,演示課文情節,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在中年級學生中,很多學生往往對說話訓練不感興趣,不愿意多說。筆者就在課前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學生,把故事排成練話的小品供大家觀看。這一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家都躍躍欲試。利用這一契機,筆者接著出示了自學要求,讓學生展開四人小組討論,再以表演的形式把說話訓練落實到表演中,如此一來,原本沉悶的課堂氣氛就變得活躍起來了。
四、妙用音樂渲染情境
動聽的音樂、優美的旋律是十分容易打動學生幼小的心靈的。因此,在教學情景之中妙用音樂渲染情境,可激發出學生的情感,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中的內容。如在古詩教學中,可先讓學生聽一段古典音樂,讓學生進入一種學習的意境當中。音樂結束后,教師可與學生共同探討,從而理解詩句的意思,再配樂進行朗讀。授課結束后再聽音樂,讓學生在理解詩文意思后,進行有感情地背誦古詩,仿佛自己就是一位詩人在吟詩作畫。又如教學《游山西村》這首古詩,伴隨優美、自然風光無限好的輕音樂,深受學生的喜愛。在教這篇課文前,先播放錄音,讓學生在熟悉而動聽的溪流聲中開始學習,使學生對小村莊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感,再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小村莊是一個十分熱鬧、充滿人情味的好地方,使其對小山村產生喜愛之情,最后再伴隨流水聲去背誦詩文,讓學生在欣賞曲調、旋律之美的同時,更進一步體會村莊的美麗及人民的熱情。學生便會在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時對文中句子的寓意有更深入的理解。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開啟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讓學生成為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并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來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通過各種新穎有趣的教學情境,來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情感認知能力,真正實現“情境叩開學生心門”的閱讀教學,讓學生較為全面、深刻地掌握教材。
參考文獻
[1]張火旺.創設閱讀情境 激發學習興趣[J].學苑教育,2013(12).
[2]翟曉婷.巧設情景,激發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1).
[3]盧俊.語文教學情境創設的兩種不和諧現象[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