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提升小學生閱讀興趣與能力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边@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然而,就目前小學生閱讀現狀而言,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較低等。對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采取有效策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從而使學生快快樂樂地暢游書海,品味書香?;诖?,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切入,就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與能力這一話題進行了如下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閱讀小組;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185-01
閱讀能力是小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力之一。只有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后,他們才能從字里行間充分地體會到作者的真情實感,也才能從一字一句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1]。相反,如果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閱讀能力較低,他們就難以快快樂樂地玩味文字,高高興興地品味書香。有鑒于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優化教學手段,革新教學方法,把新理念融化到閱讀教學中,從而點燃學生閱讀興趣,進而使學生閱讀能力得以提高。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的話題進行以下三方面的探析。
一、組建“閱讀興趣”小組,點燃學生自主閱讀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句流傳千古,歷久彌新的至理名言不僅展示了學習的三種境界,還點明了“樂之”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而興趣又是學生得以達到樂之境界的前提與關鍵。因此,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主動地采取有效策略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須知,組建閱讀興趣小組不僅能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閱讀氛圍,還能使學生們在小組內部相互交流閱讀心得,共同探究閱讀問題,從而使學生閱讀興趣得以最大限度激發。
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乞巧》的時候,首先,教師以學生的性格特點、探究能力、閱讀能力為依據,以趣味、合作、共享為理念,對學生進行分組。其次,教師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這首古詩進行探討。在“抬頭望月”組中,有的學生說“詩歌前兩句包含了牛郎織女的傳說,這個傳說寄托了人們美好愿望?!边€有的學生說:“詩歌的后兩句沒有把人們的愿望具體地描寫出來,而是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字里行間表現了人們在過乞巧節時的喜悅心情?!逼渌〗M也都就《乞巧》的內容進行了探究,這種方法充分點燃了學生閱讀《乞巧》的興趣。
二、巧借“讀書筆記”東風,培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俗話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弊x書筆記如同閱讀教學中的東風。缺乏了讀書筆記的閱讀教學,是枯燥乏味的,也是低效低質的。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當主動地引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2],這不僅能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心靈溝通,還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如教師教學《桂林山水》時,首先,教師讓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閱讀,并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其次,學生一邊認真地閱讀,一邊做讀書筆記。再次,教師讓學生展示《桂林山水》的讀書筆記,有的學生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筆記,有的學生以旅游路線的形式進行筆記??傊x書筆記的方法促進學生良好讀書習慣養成。
三、發揮“思維導圖”優勢,提升學生有效閱讀能力
思維導圖是一種讓思維開花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與閱讀教學和諧共生,不僅能活躍學生的閱讀思維,還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故而,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從而助力學生閱讀能力的飛躍。
如教師在教學《草原》時,首先,教師讓學生以思維導圖對《草原》的結構進行整理。其次,有的學生以草原美為中心詞,向周圍劃分出“風景美,人情美”的分支,并把“空氣、平地、小丘”放到風景美中。還有的學生以人情美為關鍵詞,劃分出“迎客、相見、款待、聯歡”等分支。總之,這樣的方法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提高。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組建“閱讀興趣”小組、巧借“讀書筆記”東風、發揮“思維導圖”優勢的方式,對缺乏新意的閱讀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從而使學生盡情地暢游書海,快樂閱讀,品味書香。
【參考文獻】
[1]王小健.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
[2]張冬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