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學一直是各階段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難點,作文表達不僅可以綜合性的反映出學生的語文基本功,還可以體現出學生的書面表達與思維拓展能力。因此身處教學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們就如何在實際教學中提高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實踐總結,本文就為著力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06-01
前言
初中階段的語文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寫作應用能力,以及擴展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這一階段的良好訓練可以為學生之后的語文作文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鼓勵學生從自己身邊觀察到的事物著手,激發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與創作熱情,盡而提升自身對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能力。但是不可否認在實際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并未取得相應的理想狀態。究其原因離不開老師與學生這一兩大主體,如老師的指導方式與內容陳舊單一,學生基礎詞匯量的匱乏寫作缺乏個性等都是主要的制約因素。為此強化研究新時期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勢在必行。
一、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1.學生學習興趣激發與生活觀察培養欠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做好的老師,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于最終實際的教學效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老師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深入挖掘學生的寫作記錄興趣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切入點,但是在普遍性的初中作文教學中相關語文老師并沒有充分利用這一點,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陳舊的教學指導與學生的實際需求背道而馳,內容的限制,字數的限制,表達思想的限制種種的限制極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另一方面而言,物質決定意識,人類任何思想想法想象力的產生都是基于對生活以及自身接觸事物的仔細觀察研究基礎上產生,學生學會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反思記錄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最基本方式之一,也正是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上是學生寫作深刻抒發表達自己真實思想感情,升華主題的有效突破提升。但是現階段就學生學習興趣激發與生活觀察培養這兩方面老師的教育引導是遠遠不夠的,從而制約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2.作文訓練急功近利只注重技能訓練。
我們都知道在初中階段的語文作文教學中都是結合課本安排,每一單元開展一次相關的作文訓練,這種循規蹈矩的訓練方式由于欠缺循序漸進的系統性安排,而顯得缺乏計劃性。另一方面老師對學生寫作的引導僅僅局限在相應單元寫作技巧的單純講述,以及指導學生自己購買大量的作文書進行相關的模仿學習。長此以往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單一訓練下,學生的寫作思維容易被局限或是大量的依賴作文書。這種機械化的技能訓練不但使學生失去寫作的興趣,而且對寫作水平的提高并無實際幫助。學生難以對自己的真情實感展開細致入微恰當的描述,只是為了寫作而寫作。這種尷尬境地真實讓人貽笑大方。
二、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的策略建議
1.教師給予學生有效的寫作指導。
有效的作文教學指導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寫作思路,同時更實現學生寫作水平的整體性提高,以作文的擬題為例。一個好的題目就足以抓主讀者的閱讀興趣,也是一篇好文章成功的一半,所以題目的擬定一定要經過字字斟酌,反映作文主旨情況下,更有一定的深意,為整篇文章的展開定下理想的基調。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擬題能力建議學生在日常的閱讀中將那些優秀的作文題目記錄分析并借鑒。作文題目擬定之后進入寫作環節,作文的起始部分也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例如直接開門見山的點出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亦或是采用結構優美的文字段落為接下來文章的展開埋下一定的伏筆,這完全取決于寫作者自己對文章的構思。針對不同的文種采用相應的策略,寫作的過程精簡凝練語言優美,句式豐富的情況下描述作者的真實情感,內容充實完善,前后呼應結構合理更容易獲得讀者的欣賞青睞。
2.鼓勵學生多方法積累寫作所需的素材。
寫作的訓練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疊,更不是毫無意義的流水賬記錄,它是文字語言與技巧、情感、內容的綜合性結合與運用。能夠寫出一篇好的文章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做到的。前期的積累與大量的練習寫作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就其中的素材積累而言包括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詩詞,也可以是各位大家先賢說過的名言警句,亦或是那些生動優美的句式表達等等,只有是自己覺得好的詞語句子都可以摘抄記錄隨時積累。哲學上說的量變必然導致質變,作文寫作中前期的素材積累就是一個積極儲備量變的準備過程,將這些素材內容在學生之后的寫作中恰當的引用添加,會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抹亮色,不僅使自己的作文內容更為的充實有效,同時也是一種潛移默化提供自己寫作水平的理想方法。
3.鼓勵學生寫作展開豐富的想象。
作文寫作本身就是一個學生思維創造并呈現的過程,只是在實際教學中囿于條條框框的限制,影響了學生豐富想象力的深入挖掘與表現。為了徹底打破這一局限性,建議老師盡可能的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較少的設置框架,為學生真實情感的表達,真實想法的暢所欲言提供開放的空間,這樣呈現出的文章才是有溫度的有人情味的是坦誠相見的。另外建議老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也應該給予個性化的評價與批改,這也是一種有效鼓勵學生放飛想象力的有效手段,避免千篇一律模式化的評價,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在提出當前初中階段作文教學中存在問題基礎上,并結合自身的實際經驗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希望為改善提升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幫助,實現這一困境的有效突破。
參考文獻
[1]再可呢·賈那布爾.初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2).
[2]王曉敏.新課改背景下關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7(48):78-7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