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學時效性不同于一般行業中的時效性,它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規定時間區間內通過課堂教學所達成的教學效果。探討美術課堂的教學時效性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時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51-01
美術是人類發展過程中進行思想交流、信息傳遞的重要方式。小學美術教學對于孩子們的智力開發、個性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美術教育工作者肩負的重要責任,對孩子們未來擁有高尚的品德情操,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
一、對小學美術教學現狀的思考
1.美術課堂上灌輸仍然占主導地位。
教室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是師生互動、思考碰撞、交流的平臺。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知識教學。老師的“灌輸”使學生只停留在聽課的水平,很少參與課堂的教學。而教室的現實已成為老師的主陣地。它原本是一個活潑的班級,但它只向學生提出知識、技能和經驗的現成結論。大多數學生沒有經歷過知識的再發現和再創造,并在一定程度上封閉了學生自主創新的空間,使教室變得寂靜無味。
2.忽視藝術技巧教學。
我們的許多教師對新課程有片面的理解,認為藝術學科需要重視藝術文化的研究。因此,知識和技能并不重要。他們甚至認為,在美術課上教授學生的技能,是回到以前的傳統教學。有些美術課堂的交流形式單調、單一的方向,使得美術教學成為一個單向、封閉、枯燥的信息傳遞系統。這種缺陷的教學帶來了學生參與不足的嚴重弊端,限制了學生探索和激發創造性思維的環境。
3.美術作為副科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
在低年級,學生喜歡畫畫,尤其是在幼兒園。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畫畫。然而,在小學高年級,繪畫的熱情逐漸減弱。繪畫變得困難,而且總是抱怨沒有東西可以畫。他們中的一些人害怕繪畫,害怕想象。缺乏學習動力;有的害怕現實生活,害怕表現不夠,不敢畫畫;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把藝術作業當作一種“任務”,急匆匆畫完,而個別學生甚至不想完成美術作業。
因此,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提高這種錯誤的教學定型觀念,實現創新意識,從而促進小學美術素質教育的深入,成為美術教學關注的焦點。
二、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措施
1.通過優美的環境布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我們對某事有強烈的興趣時,我們必然會激發出深入探究的熱情和愿望。這種熱情和愿望對我們的學習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這種成功不僅意味著一定程度的學習成績,也反映了對學習的興趣和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意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投入到學習中是非?,F實和重要的。作為一種在啟蒙智慧、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美學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藝術教學,應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老師能認真地組織教學,學生就能輕松地融入教學情境,學生就能按照教學內容進行學習。教學內容讓孩子先觀察,再描繪,再創造,讓孩子有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把握困難和簡單的部分。放手,有些事情可以做得很好,可以有創新。例如,在“色泥”課上,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水果的造型特征,然后引導他們模仿蘋果、香蕉、梨、葡萄,并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掌握水果的模仿方法。學生們可以成功地復制蘋果、香蕉、梨、葡萄等,這樣他們就可以用所學的技巧來表達他們想要展示的東西。
2.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每個班級的教學都不應該是一樣的,這樣學生就不會產生聽力疲勞。因此,教師必須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課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有些情況可以創造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可以分組,讓學生互相競爭,并動員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1)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過去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經常將美術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分開,導致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價值沒有感覺,也沒有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在小學美術課上,我們可以嘗試添加生活元素,實行一種生活方式的教學方法,即學生的真實生活與美術教材的內容緊密相連。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興趣和魅力,讓學生對藝術的內容有強烈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好朋友”時,我讓學生帶一些和好朋友一起拍的照片,給學生講一些和好朋友一起玩樂的有趣故事,然后運用他們掌握的藝術和繪畫方法重組。這個時刻的情況被定義和藝術地重組,以顯示好朋友之間的親密,和諧和幸福。這樣,通過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實現了藝術教學的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朋友之間的親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創新課堂情境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方法,運用音樂、影視、圖片等材料,營造輕松、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豐富和深化教學內容,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熱情.使學生積極探索知識。因此,從學生在課堂教學的角度,發現并挖掘學生對內容的興趣,結合現實生活,使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手工課上,我首先要求學生準備用過的一次性紙杯、角料、一次性筷子、剪刀、水粉筆、雙面膠,讓學生有一種好奇心。我用ppt來演奏不同形狀的紙杯和不同顏色的紙杯,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并自己理解“紙杯”,比如:看看紙杯的哪個部分?做這些紙杯的目的是什么?生活中哪些工藝與紙杯有關?根據學生的回答和教學進度,我隨時給出答案,并對答案進行動態調整。展示了高密度、快節奏和可調節控制的多媒體在課堂上的優點,它們不能被其他學習工具所取代。
3.注意美術活動的表現評估。
為了更好地實現美術教育大綱中的目標,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我評價。事實上,自我評價的過程也是學生重新安排和反思自己繪畫意圖的過程。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任何有價值的想法都是他們重新創作的靈感來源。即使學生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很幼稚,不專業,甚至不公平,只要能發現自己的缺點,發現自己的亮點,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就行。在目前的課程條件下,許多美術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美術活動的評價,這有利于檢驗我們教學的有效性,也是我們對教學工作的自我評價。小學生由于個性的不同,不同學生的作業呈現不同的面貌,評價方法自然要豐富多彩。如果學生畫得很好,老師可以用激勵的詞表揚學生,也可以用無聲的鼓勵,如贊許的眼神和微微點頭來表達贊同。如果學生畫得不夠好,老師可以直接要求他們修改,也可以激勵他們發現問題并進行修改。當發現學生的作品很有創意時,老師也可以動員其他學生為之鼓掌,等等。根據每個班級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態度等,老師寫了一些相應的正面評價,如:“你的畫色彩鮮艷,形象突出,”、“可以注意觀察和生動有趣的繪畫”、“你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是個好孩子努力學習”等。這種評價,我相信學生會比較容易接受。
參考文獻
[1]耿麗麗.如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時效性.《藝術研究》,2012年第02期.
[2]駱藝揚.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