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小學語文課堂是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和載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效率普遍偏低,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77-02
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與我們平時的教學活動是分不開的,上課是關鍵。上課目標明確,學生易于接受,復習起來也就比較容易,聽課收獲大,做作業就順利,就能很快掌握所學知識。教師要在課前深入研究教材,在上課的過程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使語文課堂內容豐富多彩,貼近生活,富有情趣,使學生樂學、善學,使學生獲得進步和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追求課堂教學的形式,脫離實際,忽視教學的實效性。
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有的學校也豐富了其教學形式,然而,只注重形式多樣化,效果卻不佳。一堂課結束,有的學生甚至連基本的識字任務無法完成,簡短的課文都不會讀。有的老師不因材施教,完全脫離了教材和實際情況,忽視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能力。這樣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更不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
2.師生之間缺少互動,缺乏情感交流。
課堂上時間有限,有的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講課速度較快,很多學生都沒有理解透徹,而師生之間互動又少,沒有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導致了很多學生跟不上進度。課堂上互動時間少,師生之間缺少交流的機會。這也是導致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以及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情境的創設需要語文老師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才能投其所好,營造出能吸引學生的教學情境。
2.改變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師要拋棄過去陳舊的教學觀念,改變以教師為主體得教學模式,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同時,要轉變教學方法,可以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點,設計不同的課堂情境,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是備課。
有道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大事,因此,不做預先的準備,肯定會收不到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的。老師進入課堂開展教學活動,一定要做到有準而來,只有有備,才能胸有成竹。也許能備好課,但不一定能上好課,但上好課,必定是先備好課的。因此,欲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首先要備好課。備好課,首先要鉆研教材,對課文的各個方面都要研究的仔細,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老師還有查閱與課文有聯系的相關的資料,理解教材的編寫目的,掌握課文的重點。其次,要研究教學方法,哪些內容是安排學生自學的,哪些內容是安排學生合作學習的,哪些內容是自己講解的。在此基礎上,老師要重視具體方法的設計,比如,合作學習是怎么開展的,是同桌合作,還是幾個人一起合作?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時候,問題是怎么引入的?講解的時候是如何設置教學情境問題,來抓住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有幾個重要的環節,比如導入階段,老師是怎么進行導入的?課堂中的過渡語言是怎么設計的?學生遇到某些問題的時候,老師又怎么點撥的?這些都要在備課中進行思考,力求每句話,每項活動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備課必須備學生,這是每個老師都知道的事,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是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還在培養之中,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要憑自己的喜好,有興趣的話,就多參與,沒有興趣的話就思想開小差。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穩住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備課的關鍵內容。
4.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能夠為學生高效的學習語文知識奠定基礎、保駕護航,同時,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也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而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多方面、多樣化的,在預習、聽課、復習、做作業、總結、記憶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學生有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讓其學習起來比較輕松,而且也能夠達到更理想的學習效果,這樣的課堂也是真正的高效課堂。一方面,這需要教師善于引導和督促學生,讓學生在預習、聽課、復習等各個環節都能夠有自己的方法,并通過總結和長期使用來形成好的習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需要教師能夠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質和自身的修養,言傳身教,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帶動學習,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引導和帶領下潛移默化的形成更多好的學習習慣,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5.發揮多媒體優勢,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以往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已不適合學生的發展,此時多媒體教學應運而生。它不僅能呈現單純的文字、數字等教學信息,還能輸出動畫、視頻、圖像和聲音,做到教學信息的圖、文、聲并茂,非常有利于語文教學的開展。因此,教師要重視多媒體教學,充分發揮其優勢,以靈活性、隨機性、立體化的方式把信息形象、生動、全方位地展現給學生,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結語
總之,有效性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知識掌握、能力提高、性情培養等作用十分明顯,怎樣讓語文教學更加的貼合實際需要,讓學生真正的學到知識,充分發揮短短的課堂40分鐘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是每位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丁立龍,李楠楠.淺談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141+146.
[2]焦正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優化方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143-1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6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