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時效性的具體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成為小學語文學科的重中之重。小學作文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不容易掌握的,這是因為小學生在作文中對情感詞語的理解與教師是不同的。那么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才能促使作文教學最終取得成效。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并充分利用偶發事件,從作文教學的時效性上讓學生迸發出思路火花,進而打開寫作思路。
關鍵詞:小學作文 時效性 方法
從教學的最初意義來看,它的精髓在于將相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讓學生領悟其中的意義,進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對于小學語文老師來說,作文教學無疑需要進行教學模式上的更大創新,從而將抽象枯燥的作文寫作變得生動有趣,最終提升作文教學質量,激活小學作文教學濃厚的氛圍。本文從小學作文的角度出發,對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時效性的方法和途徑進行探討,對于進一步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概述
小學語文是基礎性學科,小學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作文對小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語言的組織能力的改善和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提高小學語文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對于讓小學生學會作文、熱愛寫作;學會細心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和表達感情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時效性的具體策略
?。ㄒ唬┮龑W生寫出真情實感
從理論上來講,每個小學生的內心情感世界都是非常豐富的,只不過受到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往往在實際中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常常覺得可寫的東西很多,可是下筆時又不知從何寫起,不知如何恰當地將自己的內心感受表達出來。由此看來,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從這個方面入手,通過巧妙的語言方式,如趣味性小故事、鋪墊式引出等,引導學生嘗試將內心想法表達出來,將心中所想用語言表達出來。剛開始,學生可能表達得不清晰,語言運用可能也會不到位;但長此以往,學生的表達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對語言的潤色能力也自然會得到提高。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觀察事物,觀察周圍的生活,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作文的寫作點。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將自己所觀察到與發現的東西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不僅學會了觀察生活,記錄生活,同時也能將其用語言表達出來,進而也就能夠將其記錄在作文上。通過對生活的真實體驗與感受,加上教師的引導作用,這樣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時就能較為自然地流露出真情實感。相對來說,小學生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并不困難,而最主要的是讓學生將真情實感變成文字。例如,教師在一次作文教學中讓學生描述聲音,并對描述形式進行了特殊的規定。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具有聲音的圖片或影像資料,為了激發學生流露真情實感,教師本次選用的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和可以接觸到的聲音。引導學生依據各自聽到的聲音對具有聲音的畫面進行描述,并允許學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這樣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能夠進一步打開學生的思路。
?。ǘ┮龑W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
很多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這一點毋庸置疑。為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語文教師在日常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應反復提醒學生注重寫作素材的積累。寫作素材的積累有很多途徑,其中最重要的途徑便是通過閱讀獲得。語文教師首先應鼓勵學生積極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并將閱讀過程中看到的好詞好句記錄在寫作素材本上,時不時拿出來翻閱。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積累到許多的寫作素材,從而能夠將這些素材運用于具體的寫作當中。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應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寫日記,通過寫日記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并通過長期堅持寫日記使學生積累到更多好的寫作素材。最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產生良好感悟時,及時用筆記錄下來,形成寫作素材。通過長期的寫作素材積累,就能避免學生出現寫作時無話可說的尷尬,讓學生在心中形成一個“大容器”,在這個“大容器”里充盈著豐富的寫作素材,當學生進行作文時,隨時都可以從中提取出自己想要的素材。一旦學生真正養成長期堅持積累寫作素材的良好習慣,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他們的寫作水平將會在無形中不斷提升。
(三)懂得點亮學生的生活
作文教學其實就是對生活的一種感悟與情感表達。從這個方面來看,作文寫作更應該貼近生活。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實際出發,對學生加以引導,引導他們關注生活并熱愛它,這樣學生動起筆來才會與實際生活貼得更近。有效的作文教學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點亮學生的生活。有些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總是將學生一味地限制于教室中,很顯然,這種閉門造車的作文創作方式,不僅很難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文字,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適時帶領學生走到戶外,引導學生親近自然,從而真實地進行生活體驗與感受生活,這樣作文教學就從多個方面將學生的寫作思路打開了,同時也為學生寫作提供了很多素材。
(四)讓學生學會堅持養成習慣
從實際情況來看,提高作文寫作能力并非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作文寫作源于生活,這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積累,堅持觀察、體驗生活,并及時將自己的一些感受記錄在本子上。進行小學作文教學中,還應多鼓勵學生在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基礎上,要多寫。要提升作文能力,只有多寫,才能逐步將積累的知識轉變成自己的作文文字,這樣日積月累,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才會不斷提高。
結語
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時效性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在具體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不斷反思不足,總結有益經驗,積極采取有效策略,不斷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時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6(08):72-73.
[2]吳蓮華.翻轉課堂,活化作文——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苑教育,2018(17).
[3]沈娜.淺談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時效性的方法和途徑[J].學周刊,2012(10):1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