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陛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迎來了更高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逐漸成為小學作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為此,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旨在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
引言:
作文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有效的作文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還對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真實的表達內心的情感,從而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導致作文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只有及時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忽視作文教學的重要性
作文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作文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它與語言教學與閱讀教學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三者共同構建了語文課堂教學體系。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多種因素導致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不被重視,造成作文教學沒有實際用處等類似錯誤觀點的出現,寫作課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教學內容瓜分。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地位的不重視,是導致作文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差、寫作知識水平薄弱、對閱讀的分析理解能力較差的根本原因之一。
2、忽視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
小學生正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的對外界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應該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逐漸培養他們對寫作教學的喜愛,促使學生真正愛上寫作。所以,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寫作技巧的講授,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導致學生只是為了完成寫作任務而寫作,并沒有真正愛上寫作,長此以往,學生不僅無法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而且還會產生厭煩的情緒。此外,在教學過程中,也會出現具有真實性的作文內容不被認可、一味地宣傳文采好而內容空泛的范文的現象,這也容易打擊學生對于寫作的積極性。
3、教學模式趨于形式化
目前,許多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依然沒有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固定的寫作內容和陳舊的寫作方式嚴重阻礙了小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模式趨于形式化,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寫作水平。在實際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會按照固定的格式和內容要求學生進行寫作,導致學生的思想受到了限制,無法激發對寫作的興趣。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通常都會對學生進行大量的寫作訓練,忽視了寫作質量的提高,這種只關注數量、卻忽視質量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創設真實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對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行培養時,要注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多用、善用情境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喜好開展多媒體教學。例如在對“過年”這一話題進行寫作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表演在過年時進行的活動或者儀式,更多地把生活細節寫到作文內容中去,體現作文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體功能展示與過年相關的視頻等影像資料,在展示相關內容時也可以對不同地區過年的習俗和風土人情進行展示,這樣既給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想象的基礎,又為他們提供了一定的寫作內容,不會因自身知識積累和閱讀量的匱乏導致沒有東西可寫;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見識。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狼牙山五壯士》的電影片段,然后為學生布置作業,寫一篇關于電影的觀后感,讓學生從真實的電影環節中感受五壯士的英勇精神。
2、加強與閱讀教學的聯系,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閱讀與寫作是兩種聯系最為緊密的語文教學內容。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最為有效、影響最深遠的便是增強閱讀量,閱讀也有助于加強學生對于語言運用能力的積累。在小學語文的日常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的閱讀教學,開展針對性強的閱讀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對相關閱讀文章進行講解時,教師著重講解文章的寫作目的、寫作技巧和對于情感的表達能力,可以嘗試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了解學生對于文章的具體感受和認知程度,在提升學生的閱讀量的基礎上,改善學生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也在學習優秀文章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進行關于“父愛”的寫作練習中,教師可以以《背影》為基礎展開教學,讓學生在其中尋找寫作的靈感,促使學生在文章中體會父愛的偉大,那么,再進行寫作時,就容易多了。
3、有效采用情感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情感教學是新課改提出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情感是寫作的核心,如果一篇作文沒有情感,那么就像是一個人沒有靈魂。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當局限于課堂中,而是應當開放思維,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素材,產生靈感,確保學生能夠獲得豐富的感情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多寫日記,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爬山虎,通過對爬山虎的觀察促使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感情共鳴,教師再為學生布置寫作任務,寫一篇關于“爬山虎”的作文,角度任選,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情感,又滿足了學生學習的需要,何樂而不為呢?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作文教學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必經之路,廣大教師應該重視作文教學的重要地位,積極發揮作文教學的優勢,不斷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和效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有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才能適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因此,教師要以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為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作能力,進而構建寫作教學的高效課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2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