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構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新思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課程,也是學生在高中課程學習中的重要一環。中文是我們的國語,而高中語文就好比是小學、初中學習的延伸,讓學生更加能夠在今后生活中應用好這門語言。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學生,在邁向大學校門前,也要在高考中經歷這門課程的檢驗。因此,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實效,讓學生真正掌握和應用知識,才是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思路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41-01
  語文學科知識教學具有工具性、知識性的特點,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從而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奠定良好基礎。長久以來,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導致高中語文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主要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隨著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化,針對高中語文學科知識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促使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得以創新,以及教學觀念得以轉變。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針對高中語文學科知識教學,要側重于教學內容的人文性,以及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但是,如何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也是教師所面臨的重要教學問題。因此,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將新課程改革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學中,積極探索構建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新思路。
  一、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語言知識是語文學科知識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因此,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是教學階段的重要部分。而語文口語表達能力主要包含課文朗讀、文章演講、日常交際等諸多方面。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教育教學階段,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針對學生培養語文口語表達能力,語文教師要注重從語文課文朗讀為出發點,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課文朗讀習慣,而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大聲朗讀,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語文課文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課文朗讀的興趣。針對學生培養演講能力,語文教師可以開展主題演講教學活動,學生可以自己搜集和整理演講資料,并且,將自己的演講文章,在學生面前大聲的朗讀出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針對學生培養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社交角色扮演活動,鼓勵學生進行不同角色的扮演,以及針對所扮演的角色設計口語對話,這種形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還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基本保障。還可以組織學生在班上進行演講活動、辯論賽等。這種演講訓練可以形成一定的機制,每周或者每兩周進行一次,讓全班學生輪流進行。內容可以是講寓言故事,或者自己經歷的、看到的、聽到的事,或者對自己看過的某一本書、某一個電視、電影進行介紹,又或者對某個社會現象進行評論和批判。在這個活動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主持能力。老師作為指導者,讓學生自告奮勇報名當主持人或者輪流當主持人,主持和演講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的訓練都是極其有效的。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口語表達能力,不僅能夠優化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學習和理解,還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社會交際能力等。
  二、培養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
  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寫作”是語文知識的最終表達形式。所以,語文教師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寫作表達能力,通過開展教學活動,來訓練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但是,教學訓練活動,不是簡單的培養學生的作文表達能力,要注重從諸多方面來訓練學生的作文寫作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針對文章進行續寫,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鍛煉學生表述自身想法的教學目的。或者,教師在講解完成宋詞之后,教師可以詳細講解詞牌中的平仄特點,要求學生根據平仄特點來仿寫,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寫作文筆。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階段,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新穎教學方式和寫作要求具有濃厚興趣,而這種興趣也通過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得以表達。而在這個階段中,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在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至于措施,高中學生已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可從辦班上的墻報、手抄報等開始著手,進而鼓勵學生向一些報刊投稿。搜集信息、抓住機會組織學生參加作文大賽等。獲獎、發表對提高學生作文積極性,鼓舞更多的學生對寫作有更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能上班上墻報的當然是好作品,能上手抄報與更多讀者見面對學生來說也是不小的鼓勵,當然要是能在作文刊物或社會報刊發表文學小作品,發表作品讓學生嘗到甜頭,對其他學生帶來的鼓舞和榜樣的作用是莫大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最好也能積極動起筆來,發表文學作品,把樣刊給學生們傳閱,讓學生仰慕、對老師敬佩,課余抽空與部分有文學愛好的學生進行交流。全班寫作氛圍的形成,效果可想而知,必將帶來個體的成長和整體的進步。
  三、培養學生的表演理解能力
  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教材中含有較多場景化的語文文章,例如,表達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荊軻刺秦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廉頗藺相如列傳》等語文文章。因此,語文教師在語文學科知識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和理解這些文章的內涵,基于此,語文教師要積極開展角色扮演教學活動,要求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感受文章內容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從而更好的理解文章內涵。學生在進行文章角色扮演時,要先對文章有個了解,通過人物角色帶入,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并且,這種角色扮演形式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的興趣,從而更好的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并不是完全依賴于原文章內容,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角色扮演創新。例如,學生在進行《孔雀東南飛》角色扮演時,可以在扮演的過程中融入劉蘭芝與焦母對話、與兄長對話、與媒人對話等。這類表演鍛煉,還可以試著讓學生結合課文自己寫劇本,在課堂上表揚小短劇。重現課文中某一個片段、某一場景,既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又訓練了表演能力,還給枯燥的課堂教學帶來趣味性,讓學生更熱愛語文學習,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在高中語文學科知識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的表演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注重圍繞學生開展語文知識講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能夠充分投入到語文學科知識教學過程中,繼而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知識教學理念,以及創新語文學科教學方式,注重選擇合適的知識講解手段,來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進行語文學科知識的探究學習。
  參考文獻
  [1]陶昭榮.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7.
  [2]周小蕓.基于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7.
  [3]鄂冠中.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的幾組矛盾——源自課堂教學一線的教學反思[J].中學語文,2008(12).
  [4]蔣新紅,李志宇.淺談語文課堂教學的科學優化[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0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