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由于新課改的逐步實施,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不斷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數學是初中課程教學的基本課程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新課改要求下,初中數學教學,要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57-01
初中數學在培養中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常被視為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但恰恰由于過度的重視,使得初中數學教學越來越深、越來越枯燥,不僅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反倒讓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在新的教學環境和背景下,初中數學在認識到課程重要性的基礎上,還需要創新教學。
一、初中數學創新教法必要性分析
所謂的創新課堂不僅僅是指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同時還包含著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教師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精神等等。眾所周知,數學的定律、知識被科學家研究定義后,就一直流傳至今,變化幾乎很少,但是創新的方法是可以隨機應變的,可以在創新中求得更大的發展。當今社會是日新月異的,無時無刻都在變化著,學生作為未來的主人,他們必須具備很強的適應能力、轉變能力、創新能力,否則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中就會被淘汰出局。培養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能力是受用終身的事情,是長久的,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構建創新課堂是非常必要以及重要的,這也是一種非常受廣大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
創新教學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是截然不同的。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扮演著唱獨角戲的演員角色,學生只是無互動權利的觀眾。教師只是一味自我的講述自己提前安排的內容,內容枯燥無味,形式單一,并不關心學生是否能夠理解。有的教師甚至多年來一直使用一種教學模式,致使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這與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這個社會對于培養人才的要求,作為教師,要跟著時代的步伐不斷前進,使自己的教學方式得到創新,構建創新課堂,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學生的心理,讓學生不知不覺愛上課堂。
二、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措施
1.使數學教學課堂開放與和諧并存。
開放性是創新教學課堂的特征,課堂應該讓學生扮演主角,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來展現自己的特長,積極踴躍地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教師只是配角,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輔助與引導,適當地引導學生,使得每個學生充分抓住課堂的每次機會,并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研究和創新思維能力。因此,教學目標不再是單一的教師制定,而是讓學生參入與教師共同制定,在課堂上給學生適當的權利,培養他們的獨立創新思維能力。想要有個創新、完美的教學課堂,教師與學生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思想,即課堂是師生共同的,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之間要加強溝通交流,教學課堂更加和諧。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釋放思維空間的前提,同時,開放、和諧的教學課堂是開拓學生數學思考空間的基礎條件。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課堂組織形式需創新,學生學習積極性待提高。
很多學校,墨守成規亙古不變地使用一套教學方案,一支粉筆,一張嘴巴,外加一塊黑板就是他們百用而不厭的秘密武器,對于創新總是畏手畏腳,因為害怕改革后影響到教學質量,進而影響到學生的成績。一旦學生成績下降,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工資薪水,以及教師職稱的評定,因為在大部分學校里,學生的成績與老師的薪資與職稱直接掛鉤。這種用學生成績來激勵教師的辦法恰恰束縛了老師變革教學方法的思維與手腳,使得他們不敢也不愿意創新。課堂組織形式長時間只有一種單一的形式,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在下面聽,老師布置任務,學生應付地服從任務。這種單一被動的組織形式嚴重阻礙了新時期教育的創新與發展,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勢在必行。與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相比,新的教學形式具有多樣性,例如開展小組合作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機會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教師可以按照班級的分數來劃分組數,一般組數的人員不能夠太多,要應用公平科學的方法來進行分組,這樣使每個組都有一定的競爭力。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覺意識和組織合作能力。比傳統方法更加能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創新培養學生的目的,提高學習的內涵式。
培養學生的目的第一方面是使他們的成績得到提高,進而有能力進入下一個階段繼續學習知識,這是培養學生的表面式的發展模式。第二方面是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如何能學好知識。能夠有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相對于第一方面,這種內涵式的方法更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新時期,培養學生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升學率,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的持續性發展。所以創新與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高效課堂的主要體現。
4.學生評價方式需創新,以人為本的促進學生發展。
所謂的真正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就是能夠使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屬于自己的發展。這種發展或許在傳統的教學中并不能算是提高或者進步。但是對于學生本身來講,這已經是他們取得的最大進步了。因為眾所周知,坐在一個課堂上課的學生,他們是來自不同的家庭,擁有不同的背景,受到的教育和學到的知識是截然不同的。更何況每個人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樣的。簡單來說他們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怎么可能在課堂上獲得同樣的進步呢。所以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我們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我們要用不同的標準來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評價考核,讓他們的努力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可,這樣才能慢慢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只有有了自信心,才能更加努力的學習與提高自己,進而對課堂學習產生興趣,最終使課堂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結語
在新課改下,要豐富初中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創新教學,就需要對傳統落后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不斷探索新的適合學生發展需求和教育目標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達到教與學互相促進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建民.淺談初中數學創新課堂的構建[J].
[2]李應元.試探初中數學探索性教學的思維訓練[J].
[3]姜慶軍.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創新教學策略的探究[J].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