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國的數學教學一直是讓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成功教育學科,但這只是相對于其他國家的數學教學而言。我國數學的教學仍存在有不少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薄弱、數學思維能力有限、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等諸多問題。新課程改革的推動,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又做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0.040
初中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要求學生有較好的數學基礎以及較高的思維能力。由于學生自身條件各不相同,故而在初中數學課程的學習上,不同的學生對相同的教學內容會做出不同的反饋。如何使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就有待教師去思考。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學生的數學學科學習程度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說,一個良好的教學方法是學生學習數學取得成功的制勝法寶之一。我針對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做出如下探討。
一、從教師方面出發
教師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所起到的主導主用的大小、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初中數學學習成果。教師要想教好學生,就要先從自身出發,做好如下幾點:
(一)提高專業知識素養
牢固的專業知識是數學學科教學的重要基礎,教師的數學知識儲備量影響到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廣度及深度?!皩W無止境”,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永遠也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數學學科知識在不斷發展,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教師自己也要不斷發展。只有不斷地充實自我,腦子里面才會有東西傳授給學生。
(二)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
教師制定教學方案要結合實際,萬不可脫離學生,脫離教學對象。對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我覺得要做到以下幾點:
1.因材施教。初中屬于義務教育,初中學生來自不同的小學,之前接受的教育水平大不相同,所以學生所具備的數學知識水平也不盡相同。不同水平的學生組成一個新的班集體,給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較大的挑戰,要做到兼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就要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從而才能使班級整體水平提高,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2.關愛學生。數學是一門教學難度較大的學科,對于學不好數學的同學,教師常會采用上課罰站、罰抄試卷等手段來懲罰學生。然而這些做法并不能達到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效果,有的甚至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開始討厭數學教師,討厭數學,從而導致數學成績更加不盡如人意。教師在學習上耐心指導學生,生活上積極開導學生,與學生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一大因素。
3.善于使用現代教學設備。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諸多便利,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教學設施建設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及教學課件進行教學,大大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上帶有的函數模擬器對函數的變化進行模擬分析,讓學生對函數式有更加直觀、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良好的教學心態
有一個良好的教學心態是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對于教初中生的教師,尤其是教初中數學的教師而言,情緒起伏大是正常的現象。但是,一名合格的教師不能將這種情緒帶入課堂,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不至于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情緒帶來的波動而影響到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學心態還包括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哪位同學成績優異就偏向他,也不能因為哪位同學調皮搗蛋、成績糟糕就忽視他。教師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僅能得到學生的尊重與肯定,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有些初中數學教師不會營造課堂氛圍,常將課堂上的氛圍弄得死氣沉沉,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動力。若是學生發現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要耐心傾聽并做出調整,與學生形成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學會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提出問題。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做到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師生之間和諧平等。
二、從學生方面出發
初中生正處于叛逆的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學生逐步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時期,所以這一時期對初中生的教學顯得尤為關鍵。這一時期學生形成的學習習慣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未來他對學習的態度。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初中學生做出以下要求:
(一)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身處于核心地位。教師再強的教學能力,也比不上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要向學生灌輸“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钡乃枷?。培養自控能力是做到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要杜絕學生因不會做題而抄襲的現象,將學生的不獨立扼殺在搖籃里。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對數學及其他學科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鍛煉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的課程內容較為抽象、形式,邏輯性強,因此,在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水平及思維方式有較高的要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比如對幾何圖形的教學,我們可以利用實體的集合圖形進行演練操作,給學生帶來最直觀的感受。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敢于想象,不怕錯誤。進行推理練習,在推敲的過程中,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建立空間意識,讓學生在沒有實物的作為參考的情況下,也能在大腦中形成模型,從而不斷促進思維的發展。
(三)講前先做,講后再練,練后糾正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不同于語文、英語、政治、歷史等需要大力背誦的科目,數學更需要學生實際的練習。講前先做,相當于預習,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跟上教師上課節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講后再練,相當于復習,這是學習數學最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初中學習數學能否學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課后是否有練習糾正。課后練習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原理的運用,加強學生的記憶。在練習過后教師對學生錯題進行講解,是對學生對錯誤知識理解的糾正。通過練習講解這一步驟,能使學生所學得以鞏固,有利于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跟蹤修正。
由上可知,一個良好的教學方法既離不開教師,也需要學生的配合。初中數學教學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不僅是要做到知識的傳授,還要讓學生能夠用于實際,對實際生活產生作用,讓學生得到全方面的發展。這才是在新課程改革下,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做到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