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對小學教育教學的啟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34-01
眾所周知,我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崇尚道德的國家。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我國的道德歷史文化悠久。在古代時期我國就非常重視教育,而且也非常重視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但是進人現代化社會以后,我國的小學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很多教師只是針對性的給學生進行應試教學,采取的教學方式也比較傳統,沒有很好的跟我國的道德教育結合在一起,導致了目前很多小學生的智育和德育發展嚴重失衡。
一、目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的現狀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改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其中較為明顯的是重知識輕德育。小學教育在我國教學系統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也正是如此,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將理論知識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而忽視了品德、體育、美術、音樂等學科的教育,在教學中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滲透更是少之甚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單純的知識積累,缺少其他的認知和能力,這種學習現狀對學生現在的成長和以后的發展都造成了較為嚴重的阻礙。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化,小學教育教學要求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還要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通過道德規范,通過德育智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用正確的眼光看待事物,避免學生出現素質滑坡的現象。當前我國素質教育深入人心,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對素質教育的踐行力度還存在一定的缺陷,這也成為了阻礙小學生健康成長和以后成才的主要因素,應該受到一線教師和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將素質教育真正的重視起來,促進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傳統文化對小學教育教學的啟示
教育與國家的傳統文化是分不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沉淀和見證,而教育是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的一種重要方式。人類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逐漸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無一不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對我國教育事業的影響更為深遠,為此筆者將對傳統文化對小學教育教學的啟示進行重點闡述。
1.突破教學禁錮,創新教師的教學方法。
教育教學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發展的重點,很多的歷史典故和傳統文化都記錄了學習的重要性,古有孫敬、蘇秦懸梁刺股,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些都告訴我們想要功成名就,就要腳踏實地,踏實好學。同時在實際的學習中還要學會大膽挑戰,敢于創新,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這就要求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教師既要擁有嚴謹的教學態度,又要突破傳統教學的禁錮,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有趣味性的,差異性的,能夠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方法,打破學生固有的思維定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用科學的、創新的眼光看待知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為小學教育教學增加更多的樂趣。例如: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采用游戲教學法。通過趣味游戲的設計,將教學內容滲透到游戲中,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既體驗到課堂學習的快樂,又能夠從中獲得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另外,在《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案例教學法或者生活實踐法,讓學生在實際的體驗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這與傳統的講授制相比效率和質量都要有所提升。
2.重視道德教育,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道德規范不是與生俱來的,其是隨著人類的成長逐漸建立起來的,可以說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應該遵循的道德規范就越多,自身的道德素養也應該越高。因此,在小學教育教學中不能將道德教育與科學教育分離開來,要用辯證統一的眼光看待這兩種教育形式,這樣才能夠引領學生健康地成長。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中,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人文教育,也就是對人的思想道德品質進行教育,這種思想在孔子的“舍生取義”中就是很好的詮釋。當前我國教育教學仍以學校教育為主,小學是教育教學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道德教育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要把握好這一階段,在各學科教學中將道德教育滲透進去,與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精華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以免出現道德素質滑坡的現象。在實際的教學中學校要將德育教育重視起來,可以將德育教育納入到學校的管理機制和量化考評中去,以此來提高全校師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并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通過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幫助學生解決可能存在的道德問題和心理問題,為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有利的環境。
3.提高職業素養,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從古語“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些都可以看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小學教學中,學生的穩定性不高,學習意志力不堅韌,更需要教師的指引。因此,教師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尤為關鍵,對此學校應該采取積極的策略,規范學校的教師隊伍,為學校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教師人才。第一,在教師招聘上嚴把質量關,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優化教師的年齡結構;第二,在學校內部為教師組織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升的培訓,讓教師的思想和教學方法與時俱進;第三,改善教師福利,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建立獎勵機制,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提供服務。
綜上所述,我國傳統文化對小學教育教學具有深遠的影響,在小學階段可以樹立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要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認真的教學,結合我國的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學識;同時,通過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可以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播和發揚,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中,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帶動我國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潘文.《成都師范學院學報》,成都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出版,2006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