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音樂教育中雙線教學的融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整改,促使音樂教育也在不斷推進,而學前音樂教育相比較其他科目而言具有著特殊性,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相對應的教學方法設計當中,有效融合雙線教學進行開展學前音樂教育,以此來充分激發幼兒針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完成教學目標。本文主要針對學前音樂教育中雙線教學的融入方法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音樂教育;雙線教學;融入方法
根據當前我國的教育現狀來看,學前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正在受到家長和相關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在學前教育中,音樂作為構成學前教育其中的一部分,學前音樂教學的目標正在隨著當前社會發展不斷轉變。而雙線教學是屬于一項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要想有效融合于學前音樂教育中,應當先根據幼兒的個性特征和培養目標進行分析,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前音樂教育效果。
一、雙線教學的主要內涵
雙線教學是屬于一項新型的授課模式,主要是由明線和暗線兩種形式組建而成,然后在根據學前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進行有效結合,進而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當中。其中明線所代表的是興趣線,主要是指在學前音樂教學過程當中,為了能夠有效的完成教學活動目標,這就需要學前音樂教師能夠創設多種幼兒所感興趣的活動進行相互連接,科學、合理的規劃整體教學課程。而在明線當中還包含暗線,主要是把幼兒的情感、認知以及能力等多個方面的發展目標逐漸融入到興趣線當中,促使在學前音樂教育當中,能夠充分激發幼兒針對音樂的興趣和情感,從而有效培養幼兒的音樂認知能力,最終實現教學目標的層層遞進[1]。在學前音樂教育中,逐漸融入雙線教學能夠通過逐漸引導幼兒主動感受,全方面觀察幼兒的發展趨勢,促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二、學前音樂教育的主要作用
?。ㄒ唬┯兄谟變盒纬闪己玫牡赖缕焚|
在學前音樂教育當中,教師可以把德育和音樂教育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在品德教育的活動當中,有效融合帶有豐富寓意的歌曲,科學、合理的運用音樂手段,進而實現思想品德理論教育。例如歌曲《我的好媽媽》,這是在學前音樂教育中最為常見的歌曲,在整體的歌詞意識理解當中,能夠明確表達出對親情的贊頌以及對父母的敬仰,幼兒就可以通過這一類音樂歌曲進行培養自身的道德素養,從而在感知歌詞含義的同時,又了解到了道德素養,感受到了傳統美德[2]。
?。ǘ┯兄诖龠M幼兒身體健康、協調發展
音樂相比較其他類別的傳播方式而言,具有著較強的感染力,促使幼兒能夠在良好的音樂氛圍當中提升自身鑒賞水準,而且在學前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還應當選擇適合幼兒發展的音樂作品,確保幼兒能夠合理的接受,從而有效促進幼兒的協調發展。那么在學前音樂教育中,教師應當盡可能的給幼兒選擇一些旋律優美且歡快的歌曲,在促進幼兒神經系統發育的同時,還要和幼兒之間進行互動教學,讓幼兒能夠根據音樂的旋律進行舞動,從而有效提升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確保幼兒能夠全方面的進行發展。
?。ㄈ┯兄谔嵘變旱膶徝狼槿?
針對當前的學前音樂教育而言,不僅是屬于音樂教育,其實更是審美教育,那么在當前的學前音樂教育當中,教師應當給幼兒選取一些帶有審美趣味的作品,促使幼兒能夠從中深刻的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例如,在《春天在哪里》這一首歌曲當中,幼兒就能夠從歌曲當中充分認識到在大自然當中的物種,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絢麗多姿,獲取到對自然環境的審美體驗。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幼兒進行學習一些課外的知識點,不斷擴大幼兒的認知范圍,加大幼兒針對美的判斷,以此來有效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3]。
三、學前音樂教育中雙線教學的融入方法
以下幾點是針對當前我國學前音樂教育中雙線教學的融入方法和途徑,展開較為深入的分析:
?。ㄒ唬┰趯W前音樂教育課程中融入雙線教學
在學前音樂教育當中運用雙線教學的時候,還需要有效結合明線和暗線兩個部分,進而確保學前音樂教育的教學目標能夠順利實現。在學前音樂教育課程安排當中,首先,則是需要能夠把音樂活動的內容有效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促使幼兒能夠通過參與教學活動的形式,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從而不斷陶冶幼兒情操,提升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其次,教師還需要高度重視和幼兒之間的音樂交流,確保在交流的過程當中,針對幼兒的音樂態度和思想觀念進行有效培養,最終實現音樂活動和課堂活動相結合的狀態,加大幼兒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最后,應當在學前音樂教育過程當中,應當充分展現幼兒的主體位置,有效激發幼兒的興趣,以此來有效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欣賞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
在學前音樂教育中雙線教學模式的融入,還需要高度重視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統一,確保幼兒在校期間的學前音樂教育課程設置都和音樂有關,如: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幼兒參與音樂表演等活動,逐漸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當中感受到音樂的美,以此來不斷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讓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幼兒的日常生活相聯系,促使幼兒的生活音樂化,最終實現教學目標[4]。
?。ǘ┰趯W前音樂教育內容中融入雙線教學
根據當前我國學前音樂教育內容的現狀來看,主要包含歌曲教授和音樂欣賞兩種形式。而在學前音樂教育內容中逐漸融入雙線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有效的把音樂活動和音樂知識的傳授有效相結合,所以,針對這一階段的音樂教學,則是需要教師能夠全方面考慮幼兒的接受能力在進行開展教學。首先,在進行給幼兒教授歌曲的時候,針對教授歌曲的選擇,需要先盡可能的考慮幼兒的心理特征,確保選取的歌曲內容和歌詞簡單易懂,并且具有著較強的趣味性特點,只有教師選擇這樣的教授歌曲才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如《親親一家人》這一首歌曲,教師就可以讓幼兒使用自己的手指進行替代人物,以此形式加深針對歌詞內容的記憶;其次,當幼兒在進行欣賞音樂的時候,歌曲應當盡可能的選擇和幼兒的日常生活和動物身體有關的歌曲,有助于幼兒針對歌曲、歌詞的了解,與此同時,還可以在進行演繹歌曲的時候,逐漸加入肢體動作,以此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學前音樂教育內容當中之所以需要融合雙線教學模式,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動作才是幼兒進行表達情感方式最為直接的方式,所以,當幼兒在感受到音樂節奏的時候,就會很自覺的跟隨音樂節奏進行舞動自己的身體,從而和音樂旋律相結合,從中感受到音樂的美感。例如當幼兒在學習《三只小熊》這一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幼兒進行扮演其中的角色,在一邊唱和一邊做動作的過程當中演繹整首歌曲,運用這種形式不僅能加大音樂活動的趣味性特點,還會有效促進幼兒全方面發展。
?。ㄈ┰趯W前音樂教育活動中融入雙線教學
對于正在處于學前音樂教學的幼兒而言,由于自身年齡較小且接受能力較差,所以不能夠在學前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充分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在進行接受學前音樂教育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無意識的進行模仿,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學前音樂教學活動當中融入雙線教學模式,從而科學、合理的設計音樂活動。那么在實際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娛樂音樂活動方式進行開展教學,因為游戲娛樂具有著自發性和假想性等特點,能夠讓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音樂知識,不僅能充分激發幼兒針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加大幼兒的自發性關注意識,還能有效促進幼兒和教師之間的距離,進而實現學前音樂教育的目標。而且在學前音樂教育活動當中,有效融入游戲娛樂音樂活動方式還能有效整改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給整體的教學增添趣味性特點,讓幼兒更好的進行接受教育,有效提升學前音樂教學的教學效果[5]。
四、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是學前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已經成為了培養幼兒藝術審美的重要途徑。那么由于學前音樂教育相比較其他科目而言,具有著特殊性特點,所以在學前音樂教學中合理融入雙線教學模式,不僅能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促進幼兒審美觀的形成,從而逐漸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進行感知音樂和體驗音樂,進一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鴿.論學前音樂教育中雙線教學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7,17:190.
[2] 陳少生.雙線教學在學前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6,27: 180+182.
[3] 肖玉.學前音樂教育中雙線教學的應用探析[J].音樂大觀,2014,08.
[4] 邵玉果.雙線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運用[J].學前教育(幼教版),2011: 23-24.
[5] 盛麗.論學前音樂教育中雙線教學的應用嘗試[J].赤子,2017,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