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聽賞”再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中學段學生主要以音樂鑒賞為主,音樂是聽賞的藝術,怎樣聽懂音樂顯得十分必要,在我的音樂教學實踐過程中,關于“聽賞”方面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探析:從興趣入手,充分聆聽;教授聆聽音樂的方法,結合音樂要素聆聽;結合“玩節奏”或“哼唱”,深入體會音樂特點,以期在提高高中生音樂課鑒賞效果方面做積極的努力。
關鍵詞:音樂鑒賞;聽賞;再探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鑒賞是以音響、聆聽、體驗、審美為手段,可以觸及人的心靈,使學生精神愉悅,獲得美的享受。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讓學生有效聽賞顯得尤為重要,現結合本人教學實踐,對音樂鑒賞中的“聽賞”,分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從興趣入手,充分聆聽
高中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聆聽音樂作品,培養學生表達情感和感受音樂的興趣,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內在潛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聆聽音樂的習慣。在欣賞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音樂欣賞的興趣,顯得十分重要。我認為,首先,需要營造和創設愉快的音樂情境,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比如:在欣賞中外藝術歌曲時,導入時,我采用欣賞王菲演唱的歌曲《明月幾時有》,學生喜歡流行音樂,這引起學生極大興趣,營造聽賞音樂的氛圍,為下面欣賞藝術歌曲奠定了好的開端。其次,從興趣入手,還體現在音樂材料的選擇上,要盡可能選擇緊跟時代的音樂素材,跟學生生活十分貼近的音樂材料能引起他們極大的欣賞興趣,再結合教師有效的引導,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欣賞效果。比如:在欣賞“通俗音樂”這節課時,關于通俗音樂與時代的結合,我選擇了王若琳演唱的《夜上海》(上世紀20-30年代歌曲)和當代影視歌曲《涼涼》,通過對比聽賞,學生能深刻感受到時間對通俗音樂的深刻,在音樂風格包括音響、音效、配器、畫面感等方面的顯著差別,又通過分組討論理解了音樂風格與時代的關系,這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分析音樂的興趣,收效極佳。再次,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還體現在教師對教材的靈活運用上。在教學中我發現,許多音樂資料已遠遠不能滿足當下學生的聽賞需求,這需要變通教材,不斷充實更適合的音樂材料,靈活運用教材,在保留經典音樂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音樂鑒賞需求。比如:運用和參考教材中的單元和章節主題,但音樂材料有必要靈活運用和選擇。
二、重視聆聽環節,結合音樂要素聆聽
學生需要通過聆聽音樂來感受、體驗音樂的美,獲得美的享受和熏陶,這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欣賞體驗,并讓學生積極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是最本源的,也是最必要的欣賞環節。其次才是依據音樂的特點來分析音樂。音樂與生活密不可分,比如作曲家運用音樂要素來表達情感。比如:音樂要素中的速度,速度的變化和內心的情緒密切相關,較快的速度往往與緊張、較積極的情緒相聯系;旋律的上行與內心情緒的期待和興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音色的漸強減弱對聽賞者的內心期待效果是不同的,等等。在這些聽覺認知上的常識,教師需要通過形象而簡潔的舉例,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音樂本身塑造音樂形象的魅力。比如:在講到音樂表現要素的“力度”時,讓學生聽賞了海頓的交響曲《驚愕》片段,讓學生自己思考是什么讓你“嚇了一跳”。學生在聽賞音樂后積極主動思考“驚愕”的原因,學生思考瞬間后,立馬給出最積極的回應,這是很美妙的過程。接著簡要介紹海頓創作《驚愕》的動機,以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學生們需要美,追求美,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純真的心靈。
三、結合“模仿節奏”、“哼唱”、演奏等,深入體會音樂
在音樂鑒賞課中,感受與體驗音樂之美,不只是通過聆聽音樂來實現,同樣需要通過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來實現的,教師要有意識、主動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參與音樂鑒賞,調動學生聽、看、輕聲哼唱、打節奏等來感受音樂,體驗音樂的美,而且通過聆聽所獲得的音樂感受,也必須要有表達。
首先,可以通過模仿節奏的方式來深入體會音樂。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是音樂的脈搏,節奏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節奏的疏密往往與情緒的緊張度有密切關系,我們可以在聆聽中模仿節奏,幫助把音樂感受才可能得到強化和內化。比如:在欣賞《音樂的喜劇美》時,對比欣賞音樂《豬八戒背媳婦》和歌曲《忐忑》時,我讓學生充分感受了兩首音樂的節奏,并試著跟著音樂把節奏打出來。經過實踐學生們發現《豬八戒背媳婦》音樂情緒愜意,節奏律動愜意自在;神曲《忐忑》的節奏十分緊湊,節奏頻率太緊密,與音樂情緒的忐忑契合度很高,最后得出結論:音樂的情緒和節奏緊密聯系,密不可分。這樣,學生通過體驗模仿節奏,獲得了寶貴的收獲,這遠比老師灌輸的收效好很多。如:我跟學生介紹“節奏”時,用杯子作為樂器玩了一段節奏,之后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不用杯子),把節奏打出來,經過學生的探索和鍛煉,除了模仿出了節奏,還對音色有許多創新,只要能敲響的物品都可以作為樂器來玩節奏,在玩節奏中體會音樂的律動,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其次,可以通過“哼唱”的方式,自我感受音樂的韻律美,在音樂里暢游一遍。也可以適當教授學生正確的歌唱觀念和歌唱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表達音樂的美,這需要一個學期一步步地落實??梢圆捎美首x,每個字都要飽滿,有韻律美,不追求音量,追求聲音通暢舒服。之后開口唱時,貼著胸口處輕聲向下嘆,氣息流動起來。每節課可抽出3-5分鐘來感受,老師要有靈敏的耳朵,注意學生學唱的過程中的問題,及時調整、修正。這些歌唱觀念要在教學中逐步來鞏固和落實,可以每節課用3-5分鐘時間來練唱,積累一個學期會有很好的收效。
四、結語
總之,高中音樂鑒賞中的“聽賞”有許多的智慧,需要多思考,多花心思,以讓學生喜愛音樂課,使學生在音樂課上有高效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孟丹.從音樂欣賞想到的[J].音樂舞蹈通訊,1983,02.
[2] 唐永春.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節奏感的訓練[J].新校園(學習版),2012,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