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中音樂鑒賞高效課堂教學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隨著教育改革趨于完善和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需要,從前只要求學生學好所謂主科已經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了。教育也不再是單純應付考試和升學的工具,學生也不再是流水線上的“填鴨”,而是提出了更加嚴格和具體的要求,音樂課因此也獲得了不同于往日的教學地位。與其他學科不同,音樂課側重于學生藝術敏感性和學生氣質、性格和情感方面的培養。得到了好的音樂教育,讓學生們懂得如何用音樂去表達情感,抒發內心,對學生的性格完善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高中音樂課急需創新和改革,改變固有的為所謂主科讓路的教學模式。對此,本文作者結合高中音樂實際教學經驗,深入探究了高中音樂鑒賞課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在新時期背景下,人才不再單純意味著考試名次靠前,聰明,學習成績好,而是要求具有社會競爭力,要求學校為國家和社會輸送能力強、心態好、三觀正、品德優的應用型全面發展人才。除要求學生個人自由全面的發展以外,更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滿足每個學生發展”的基本需求。而音樂課最能直觀地陶冶一個人的情操,提高一個人的藝術鑒賞水平,但是,長久以來,音樂課處在一個被動壓迫的局面下,而現在,我們急需一套新的教學體系,構建一個音樂鑒賞的高效課堂。
一、高效培養高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要課內外靈活運用
當今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樂教育更應該根據學生們的內心活動規律,使學生們能夠明晰各種音樂形式之間的差異性和普遍聯系,并且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徹底消化這些知識,形成自己的藝術素養。所以,如果只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們就會對音樂學習喪失興趣。而課本知識和課外知識的對比往往會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老師能做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那么他對教育所作出的貢獻將無法衡量。音樂課是一門藝術,故此,音樂教育不應該被任何條條框框束縛住,包括教材。但是,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沒有束縛不代表天馬行空,教學內容仍然要回歸到教材這個基礎上。例如,在中學音樂教科書中,有一首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營造的是一種寧靜、空靈、恬淡的氛圍;而經典歌劇選段《今夜無人入睡》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根據童話劇改編的歌劇《圖蘭朵》中最著名的一段詠嘆調,劇情背景是韃靼王子卡拉夫在要求公主圖蘭朵猜其身份。一靜一動兩種不同的情景會使同學們激發探尋二者背后不同背景的好奇心,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高效培養高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要與實踐結合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學生需求與教材之間存在的距離,并運用自身實際經驗適當地將各種元素更新補充到教材與教學活動中。為了使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師可以適當地組織音樂賞析活動,在賞析的過程中也應當注重音樂實踐活動發展,其中,最為便捷可行、收益最大的就是分聲部合唱練習。例如,在音樂教材中有一首《歌唱祖國》,無論從內容還是氣勢角度都特別適合進行分聲部合唱練習。具體教學步驟如下。首先是全班同學對歌曲的熟練,并在全班范圍內找到兩個領悟比較快的同學作為部長,引導帶領大家進行雙聲部合唱。在雙聲部配合逐漸默契以后,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四聲部合唱練習,其中包括兩個男生低音聲部和兩個女生高音聲部。全班幾十名同學既推動了集體活動的成功,又在一定范圍內使自己的個性得到舒展,并在實際踐行中給同學們灌輸了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在形成效率課堂的同時達到多個教學目的。
三、高效培養高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要使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習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老師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能夠傳輸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向同學們傳遞學習思想,教授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同學們終身學習、終身進步的思想是獲益無窮的。例如,在賞析民族樂器特點時,我組織了一些在課余時間曾經學習過民族樂器的同學們組織了一個小樂團,簡單進行彩排后利用新年聯歡會的契機進行展示。為了顧及同學們的興趣,我選取了一首比較流行的歌曲,許嵩的《廬州月》。雖然這是一首流行歌曲,但是其中包含著許多無需改編就能呈現的民族樂器曲調。例如前奏第一聲為古箏掃弦,然后二胡漸起,更有琵琶聲和笛子穿插在副歌部分,并在展示過后的音樂課上借此為大家傳授簡單的樂理知識。這樣,曾經學過樂器,但因為課業太忙而沒有時間陶冶情操的同學們會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對音樂的熱情,而沒有系統學過樂器的同學們會產生對音樂知識進行探究的欲望,從此逐漸形成對音樂的終身興趣。
四、豐富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視野,培養學生們國際化音樂鑒賞能力
同學們課業壓力大,一般沒有過多的時間自己選擇音樂去鑒賞,那么作為老師就要及時地幫助學生們選擇一些適合鑒賞的音樂,拓寬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視野。例如西方音樂中的歌劇。歌劇是一種經過西方社會數百年沉淀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其意義相當于我國的京劇,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較之其他戲劇不同的是,歌劇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等音樂元素。歌劇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形式,在不清楚臺上在演什么,為什么這樣演的情況之下進行歌劇的賞析無異于空中樓閣。就像我們請一個從來沒接觸過京劇的外國人去看戲一樣,只能欣賞到表層的扮相,動作。再繼續欣賞新鮮感和好奇就會消失,對這種藝術形式產生抵觸心理。所以,為了更好地欣賞歌劇,首先要了解歌劇背后的故事。歌劇是一門綜合藝術,與交響等純音樂不同的是,歌劇綜合了音樂、戲劇和舞蹈等各種藝術形式,但劇本,也就是故事情節是歌劇的根本,沒有劇本也就無從產生人物的感情,其他更無從談起。所以,了解故事情節是歌劇欣賞的第一要務。
例如,我在帶領同學們欣賞威爾第的歌劇《茶花女》時,發現讀過這部小說的同學們會比其他同學在賞析時更快進入狀態,有更多的體會。因為當他了解到這是一部講述一個淪落風塵但仍然對純潔生活懷有希望的妓女曲折不幸的悲劇時,那么在聽到劇中很經典的《飲酒歌》時,你聽到的就不會再是歡笑,而是茶花女薇奧列塔的無可奈何和上流社會紙醉金迷現象所掩蓋的空虛?!对鹿庾帏Q曲》,主要是為學生營造了一種寧靜、和諧的畫面,促使學生在安靜的氛圍中靜靜地享受月光的美好,促使學生積極地去探索《月光》背后歷史故事,從而有效達到中學音樂教學的目的。
將歌劇在高中音樂課堂中進行賞析滲透會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并且這還是在同學們緊張學習生活當中的一種放松方式。多進行歌劇滲透,同學們會對不同作曲家的歌劇寫作風格、對同一個作曲家不同作品的特色、不同流派的創作觀以及不同歌唱家、指揮家對作品的處理方式有所領會,同學們自然對歌劇這門藝術的魅力會有更深的感受,從而促進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的發展。
五、結語
音樂賞析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必要科目,同時也會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并且這還是在同學們緊張學習生活當中的一種放松方式。同時,我們不能以音樂是一門藝術就不講求課堂效率,任何的創新,任何的新教學模式都要以教材為基礎,飛機可以飛上天,但總歸要落地。關于高中音樂鑒賞高效課堂教學的探究,是每一位高中音樂老師都應該進行的思考。
參考文獻
[1]吳萍.淺談流行音樂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影響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5(20):209-210.
[2]王君生.新時期流行音樂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影響及對策探討[J].贏未來,2017:69.
[3]彭思靖.淺談流行音樂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影響及對策[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1):27,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