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效課堂模式下的班主任既要做好班級的常規管理工作,更要經常觀察,不斷思考,協助科任老師做好高效課堂的實施工作,發揮班主任的新職能,豐富班級工作的內涵,擴展班級工作的外延,體現班級管理的新特點,做到班級管理工作小組化,科學的組建學習小組;班級管理規范化,通過不斷的訓練、評價、整改、使學生的行為習慣逐漸養成;班級管理人性化,推進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和諧共處,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樹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高效課堂;師德;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61-02
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學校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新課改開展以來,很多地方都在研究高效課堂模式,也取得了很多成績。其實一個學校要追求高效課堂,就必須在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管理這兩方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那么班主任在高效課堂模式下究竟應怎么做呢?
一、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注重服務意識
班主任的服務和管理對象是學生,高中生已經趨于成年,更加強調個性和自我,不易被說服,但容易被環境影響和帶動。而教師是除了父母以外的主要榜樣和管理者,班主任要抓住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端正自己的言行,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的表現時刻被學生關注和效仿,如果班主任心口不一、言而無信,會在學生中失去威信和尊重,自然不利于工作的開展。筆者在多年的班級管理中,一向注重為人師表,教會學生自尊自愛,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用事實感動和感染學生。例如,班級的各項規定,我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都帶頭做好,學生早操、早晚自習我都堅持提前到位,及時跟進班級各項活動和管理,用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榜樣,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班主任服務意識的樹立,要在傳統方式的基礎上融入創新思路,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是要通過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及思想工作奠定班主任工作的思想基礎。只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對學生進行體貼細致的教育,才能夠實行對學生的服務工作。其次是要在管理過程中確立明確目標。目標的確立對于班主任老師與學生而言都是一種精神激勵,目標明確才能夠進一步確立實現的措施。目標管理同時是過程管理,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通過對問題的科學分析進行解決,保障班級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最后是通過具體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質量,如協調好班集體與班級學生之間的關系,貼近班級實際情況,防止措施的空泛。
二、規范化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與教育藝術應當成為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功。筆者是這樣做的,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充分利用班會課學習《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班規,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年級特點有針對性的重點學。要求老師和學生一起學,時刻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上課鈴一響,筆者會準時出現在教室門口,碰見同學也會主動打招呼等。用自己的人格、身教來影響學生。一位著名教育家說過,“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少年兒童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蔽覀円獣r時注意自己的言行示范作用,力求通過自己的完善,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班主任必須從居高臨下的態勢中走出來,與學生平等相處,合作互助,成為平等中的“首席”,成為一個引路人。只有這樣,師生之間心靈才得以通、才能相近、相親,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敞開心靈的窗戶,激發溝通的火花。
三、開展豐富的學生活動
班級本身就是一個集體,而這個集體又是由很多單位構成的。而班級想要具有凝聚力,必然要組織一些活動,通過讓所有人都加入到互動中去,將單獨的個體組成一個整體,增加學生在班級中的向心力、凝聚力。一個沒有共同的目標、缺乏集體凝聚力的班級,也不會有好的學風和班風。因此,增強班集體凝聚力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之一。引導學生參加或開展各項集體活動則是增強集體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徑。同時,集體的氛圍也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從而在全班中形成互幫互助和比趕超的氛圍,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和班風。
四、加強協調和溝通工作
首先,班主任要注意協調學生與其他任課教師的關系。高考是學生綜合分數的結果,班主任應該支持和配合其他學科教師的工作,為任課教師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積極同任課教師溝通,合理處理學生與任課教師的矛盾,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正面、科學的引導和處理,發揮各個學科的合力作用。
其次,班主任要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因為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是家庭,班主任要通過與家長的交流,加深對學生的了解,雙方及時反饋發現的問題。班主任要充當好家長、學校、學生之間的橋梁,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再次,班主任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個別談話和指導,深入開展德育教育,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疏導,對學生中存在的錯誤行為和現象及時了解,尋找正確的辦法解決,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人格品質。
五、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
新課標重點提出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班主任應該想方設法地給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機會。
班主任在班級經營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發掘他們的優點和特長,從而有重點地發掘學生的創新點。班主任要多組織班級辯論賽、班級運動會、班級發明等活動,讓學生成為活動的設計、參與主體,學生在活動中主體地位的確立,可以讓他們樹立起主人翁意識,每個人都為活動的順利舉行和完成積極地獻計獻策,每個人都積極地參與創新。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其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創新能力都可以得到鍛煉,學生從中學習到書本以外的知識的同時,創新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此外,班主任要多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和書本,多接觸社會和自然,在生活中去觀察和發現未知事物,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找到創新點和創新靈感來源。對于學生迸發出來的新觀點和新想法,班主任要加以鼓勵,不能因為這些與常規認識不符就武斷地否定,也不要把書本當做權威,而是要鼓勵學生創新,保護學生的創新精神。
結束語
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社會在變,教育也要隨之發生變化。在基礎教育改革的今天,在高效課堂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還有待我們大家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班主任工作又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就在于你我不斷的創新。
參考文獻
[1]林華民.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M].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07.
[2]那明珠.營造班級文化促進學生發展[J].遼寧教育,2011(Z2).
[3]向幫華.類型驅動:新課改背景下班主任學習型組織構建策略[J].教育探索,2013(9).
[4]宋玉曙.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健全的學生人格——班主任工作體會[J].成功(教育版),201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