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設計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是高中美術教育發展的一方沃土。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藝術教育的內涵十分豐富,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付出艱辛的努力,去掌握其中的奧秘。我們只有將新理念、新思維、新方法投入當代美術教育,深入挖掘藝術教育的本質,才能將高中美術教學這一領域進行新的開拓。
  關鍵詞:高中美術;美術鑒賞;藝術教育
  
  審美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美術鑒賞課是引導學生開展審美活動的課程,在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健全學生人格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正如羅克韋爾·肯特曾說:“藝術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們更深刻地懂得生活,進而更加熱愛生活?!弊鳛楦咧忻佬g教師,如何上好美術鑒賞課是新時代美術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現就在教學中的幾點淺薄的看法和同行們交流。
  一、高中美術教學的現狀
  1、學生方面
  高中生課業多、時間緊、壓力大,普遍對美術課存在片面的認識,認為不高考的學科不重要,所以學生上美術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能充分發揮,有的學生片面的認為美術課就是繪畫課,應該畫畫,鑒賞課是沒有必要的,有的學生本身就對美術缺乏感覺,把美術課當作休閑課、放松課,這些因素都將導致課堂的教學效率低下。
  2、教師方面
  大多數教師采取傳統的美術教學方法,簡單的向學生照本宣科式朗讀課本的內容,教法單一陳舊,缺少思考創新,使得課堂氣氛沉悶枯燥乏味,再者美術周課時少,老師和學生接觸也少,師生缺少交流和溝通,單一的教學法使學生對老師不但沒建立好感,甚至產生反感,這樣的課堂教學如剃頭挑子——一頭熱,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美術鑒賞課有效教學的開展
  課堂教學的“有效”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教師幫助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獲得了預期的進步和發展,努力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提高美術鑒賞課教學的有效性。
  (1)更新觀念、突破傳統、靈活應用教材
  我們許多老師喜歡一成不變的照搬教材原有配備的《教參》內容,照本宣科來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看似完成了任務,但實際這樣的教學如一潭死水,學生并不完全接受,這是一種沒有針對學生實際進行的教學設計。因美術學科是非高考學科,它是一個藝術課程,不參加任何的測試,所以課堂的教學更應該培養學生對藝術本身的熱愛,使其從中感受到藝術帶來的快樂。由此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鑒賞的角度和深度作精心的設計,對教材內容作靈活的變動,即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多一些,較枯燥的內容少一些。如《新的實驗》一課,學生對現代實驗性藝術的創作非常的感興趣,經過補充,特別增設現代實驗性藝術創作一課,以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加深理解現代實驗性藝術探索的角度,方法和價值。再如《各異的風土人情》中的教學,在完成了教學目標的同時,多增設了剪紙實踐課,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使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獨特形式語言與表現手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研究策略,提高興趣
  首先教師在課前應充分備好課,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要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對什么更感興趣?,F在的學生比較自信,自我表現欲望較強烈,所以我在上《美術家眼中的自己》一課時,出示了自己的自畫像,(自畫像比較有個性特色),激起了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此時讓學生畫自畫像,體驗自畫像創作過程的樂趣,并加深課堂知識的理解。
  其次在課堂上應做到對課堂的把握,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熱愛美術的熱情。如欣賞《新的實驗》一課時,介紹杰克遜·波洛克的“滴淌畫”《第五號 1948》,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想知道世界上最貴的畫售價是多少?是誰的作品?”在學生好奇中打開網絡鏈接,“開開眼界,猜一猜世界上最貴的畫”。介紹實驗性藝術相關內容之后提出,你們想不想也作一幅“世界上最貴的畫”?拿出準備好的顏料和紙張及用具,此時學生早已躍躍欲試。
  再次要與學生多進行交流,探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欣賞枯燥的內容時,可以插入一些畫家的小故事活躍課堂氣氛,如梵高為什么會割下自己的耳朵?天才畫家為什么英年早逝?
  (3)利用現代媒體教學,營造課堂氣氛
  現代多媒體應用越來越普遍,由于多媒體采用圖像、影視、動畫、聲音相結合,圖文并茂,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有明顯的效果,如講解《進入歷史》欣賞“故宮”時采用多媒體教學,播放故宮的視頻資料,使學生對故宮有更直觀的了解,也擺脫了單純文字介紹的枯燥乏味;講授《戰爭與和平》,關于對戰爭的反思,通過展示多幅戰爭幻燈片,學生看到人民家園的破壞、生命的垂危等的慘痛畫面,課堂一片沉寂,教師抓住機會德育滲透:“國家發展誠可貴,世界和平價更高”。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痛,并反思戰爭導致一個結果——毀滅、破壞和持久的苦難,有了情感的鋪墊再欣賞相關作品,學生更能體會作品的內涵。
  三、教師應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
  俗話說:“教給學生一杯水,老師應有一桶水”美術鑒賞在具體要求上比欣賞更高一些,教師不僅讓學生欣賞古今中外的美術作品,更要運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等各方面的認知,獲得審美享受,并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對學生要求的提高也是對老師要求的提高,老師自身藝術素養的提高可以通過學習美術理論、美學等方面的著作提高美術學科的認識,如閱讀《教育探索》、《美術課程標準解讀》等,另一方面應從多種渠道獲得美術信息,利用互聯網或訂閱相關的美術刊物,如《美術報》、《中國美術教育》等,關注當代美術的發展動向,了解當代美術的特征,思考其原因,學會鑒賞評論并積極思考交流。
  總結:
  總之,教學的過程是漫長的,作為一名教者,應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才能與時具進;研究新策略提高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利用多媒體營造課堂氣氛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同時要不斷的充實自身,提高個人的藝術素養與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和感染學生,為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戴少宏.農村高中美術鑒賞課內容拓展的實踐[J].美術大觀.2010(05)
  [2]蔡戰霞.淺析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 2010(02)
  [3]陸云.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3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